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襄陽烈士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襄陽烈士塔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襄陽烈士塔

建造時間;1951年2月

底寬;11米

碑高;28米

襄陽烈士塔,襄陽市烈士陵園標誌性建築,位於羊祜山,襄陽人熟稱烈士塔,占地面積1100餘畝,始建於1951年,1975年重建,是為紀念解放襄樊戰役中犧牲的革命烈士及第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為襄陽的解放事業獻身的革命烈士而興建的。革命烈士公墓安葬有在襄樊戰役中犧牲的革命烈士103名及大革命時期革命犧牲的部分老前輩的遺骨,烈士骨灰堂安放有五十多位在不同時期為襄陽的解放和建設事業犧牲的革命烈士。[1]

發展歷史

新中國成立之初,襄陽地委和專署為了紀念在解放襄陽中犧牲的革命烈士,決定集中掩埋186位襄樊戰役中獻出生命的烈士,修建烈士陵園和「革命烈士紀念塔」。第一次修建1951年2月19日,襄陽地委和專署聯合發出通知,成立了以襄陽地區專員余益庵為主任的烈士陵園修建委員會,正式開始烈士陵園的籌建。在選址中,考慮羊祜山因紀念西晉鎮守襄陽名將羊祜而得名,一直是襄陽人心中的崇敬之地,而且環境幽靜、離城區不遠便於祭掃等因素,於是定址襄陽西南城郊羊祜山。整個烈士陵園設計規劃有紀念塔牌樓紀念堂、上山路,經費總預算為30萬斤小麥(每斤小麥折合人民幣8.5分)。因為依當時的條件,紀念塔、牌樓和上山的路只能用磚頭修建,所以為此專門修建窯廠,窯廠的建設費用是3.9萬斤小麥,再加上人工都是來自駐軍、學校、工廠、機關幹部、近郊的農民義務工等,第一次修建烈士陵園應算作是半自給自足建設。

最初建成的革命烈士紀念塔,塔基只有百餘平方米,呈上尖、下大的方錐體,頂端有一地球儀,上有一隻象徵和平的和平鴿,塔身有餘益庵等領導人的題詞。通往山頂紀念塔的山路長200米,寬1.3米。整個紀念場地顯得非常狹小和擁擠。

第二次重建

70年代初期,在當時政治環境下,烈士陵園成了全市人民群眾和青少年進行階級教育、路線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和必要基地。僅1972年清明節期間就接待了20多萬人次。1951年修建的烈士塔,設計和建築材料都受到很大制約,再加上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整個塔身嚴重風化破裂。革命烈士紀念塔破爛不堪的狀況,顯然與當時重要的政治教育場所的嚴肅性極不相符。當時的市革委會向湖北省革委會呈交《關於急需維修革命烈士紀念塔的請示報告》得到批准。

1975年11月,烈士塔重建工程開工。當時的施工主要面臨三大難題:一是投資不足,按預算需要20多萬元,而省財政只撥付了9.2萬元,資金缺口較大;二是當時沒有大型機械,施工材料上山難;三是山頂沒水源,攪拌水泥砂漿等都無法進行。為了保證工程進度,襄陽地區革委會和襄樊市革委會同時發出指令,缺口資金由市財政撥付,主要用於購買工程施工材料。並號召當時的市直機關、學校、街道和駐樊的中央大型企業出人、出力、出車,參加材料的運輸和搬運。據不完全統計,當時的義務勞動先後動員了8萬人次,出動的運輸車輛達到300多輛,搬運了紅磚29萬塊、水泥90噸和無法統計數量的砂石土料。為了解決山頂沒水源的問題,當時的工程指揮部開動腦筋,利用水泵分級抽排原理,沿着山腳到山頂,將3座揚程為35米的泵站串聯起來。這樣順利地把山下的水抽送到了山上。在那樣的艱苦條件下,通過全市人民的齊心努力,新的烈士紀念塔建成了。

新塔以徐州淮海戰役紀念塔為樣本,整個塔身用花崗岩建成,呈碑形,高28米;塔身正面由原來的正北調整為東北,朝向城區;塔下方基座刻有碑文,底寬11米,兩側為浮雕;塔身有著名書法家王樹人書寫的魏碑「革命烈士紀念塔」7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革命烈士公墓也用花崗岩重新進行了改建,建成後的公墓長10米,寬6.8米,高1.6米。對掃墓場地也進行了擴建,擴建後的掃墓場地長60米,寬30米,計1800平方米。上山路也擴寬到14米,有598個梯級,梯級中有平台,兩邊有欄杆。建成後的革命烈士紀念塔大氣莊嚴肅穆

第三次改造

隨着襄陽經濟快速發展,襄陽城市面貌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整個烈士陵園的基礎設施建設與人們需求和周圍環境顯得越來越不協調。1998年以來市政府又將烈士陵園基礎設施改造納入市區重點建設項目,並分期實施。

1998年1月,經市委、市政府批准動工興建烈士陵園廣場,整個廣場投資564.46萬元,占地17.54畝,烈士陵園廣場的建成提升了烈士紀念塔的外部環境。2001年市委、市政府投資650多萬元,在烈士塔的旁邊,建成了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的革命烈士紀念館

2011年4月,市委、市政府投資1000萬元(其中政府籌資500萬元、社會融資500萬元)對烈士塔主道台階、護坡等進行改造,改造後的烈士塔梯道總長400餘米,寬14米(含兩側護欄),28個平台,643個梯道。梯道用山東產青石,兩側護欄為蒙古黑花崗岩。改造後的烈士塔梯道寬敞莊重古樸典雅面貌煥然一新

六十年來,襄陽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慰藉着為襄陽的解放和社會主義事業獻出珍貴生命的革命先烈,他們在羊祜山上為烈士們築起永遠的豐碑,也在自己的心中築起了弘揚先烈精神、建設美好家園的永遠的豐碑。

旅遊信息

從火車站坐14路、514路公交車到「烈士陵園」站下車即到

相關視頻

襄陽美麗烈士塔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