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褐菖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褐菖鮋
he chang you

中文學名:褐菖鮋

拉丁學名:Sebastiscus marmoratus

門:脊索動物門

綱:硬骨魚綱

目:鮋形目

科:鮋科

屬:菖鮋屬

褐菖鮋(學名:Sebastiscus marmoratus)是鮋科、菖鮋屬魚類。體中長,側扁,長橢圓形。頭中大,側扁。眼中大,上側位,眼球高達頭背緣;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頜等長,上頜骨延伸至眼眶後緣下方。鼻棘1個,小而尖銳,位於前鼻孔內側。淚骨中大且方形,上緣具關節突尖銳。眶前骨具5輻射狀感覺孔。前鰓蓋骨5棘;鰓蓋骨具2叉向棱,後端各具1棘。額骨光滑,眶上棱高凸,鼓棘1個。眼間距具額棱1對,後端具1額棘。頂骨光滑。眼後至側線前端具蝶耳棘1個、翼耳棘1個、後顳顬棘上下各具1棘,肩胛棘1個。眼間距凹入,無頂枕窩。前鼻孔後緣具皮瓣。體具櫛鱗;胸部及腹部具小圓鱗;吻部、上下頷、前鰓蓋骨後緣、頭部腹側及鰓蓋條部無鱗。背鰭起始於鰓蓋骨上棘前上方,硬棘與鰭條有鰭膜相連;臀鰭起始於背鰭軟條部前端下方,鰭長度較背鰭軟條短;胸鰭寬大;腹鰭胸位;尾鰭圓形。體褐色或褐紅色,體側背鰭基部處上通常具5白斑,側線下方散布雲紋斑紋。各鰭部褐紅色,鰭條散布白色斑點。[1]

形態特徵

成魚

背鰭Ⅻ-11~13;臀鰭Ⅲ-5;胸鰭17~19;腹鰭Ⅰ-5;尾鰭17~23。側線鱗。鰓耙7~9+12~16。椎骨25。幽門盲囊9~10。 體長為體高2.8~3.7倍;為體寬4.6~5.3倍;為頭長2.3~2.8倍;為腹鰭起點至臀鰭2.9倍。頭長為吻長3.2~4.4倍;為眼徑3.2~4.4倍;為眼間隔7~8倍;為上頜長2.1倍;為眼後頭長1.8倍;為尾柄長3.8倍;為尾柄高4.5倍;為背鰭第一鰭棘4.2倍、第二鰭棘3倍、第三鰭棘2.5倍、第四鰭棘2.2倍、第五鰭棘2.2倍、第六鰭棘3倍、第八鰭棘2.8倍、最後鰭棘4.4倍、倒數第二鰭棘4.0倍、最長鰭條2.8倍;為臀鰭第一鰭棘4.9倍、第二鰭棘2.6倍、第三鰭棘2.3~2.5倍、最長鰭條2.1倍;為胸鰭長1.8倍、基底寬3.5倍;為腹鰭長2倍、鰭棘2.8倍。為尾鰭長1.8倍。顏角前段45度,後段25度。

體長150~300毫米。體中長,側扁,長橢圓形,背緣弧形,腹緣淺弧形。軀幹前半部稍高,腹鰭基部處體最高,軀幹長約等於尾長;尾柄低長,很側扁,尾柄長約為尾柄高1.3~1.5倍。頭中大,側扁,吻背緣稍陡斜,眼後背緣稍低斜,腹緣淺弧形;吻稍長,圓鈍,吻長略大於眼徑。鼻孔2個,靠近,約等大,前鼻孔距眼近於距吻端,後鼻孔位於眼稍前方。眼中大,圓形,上側位,眼球高達頭背緣,距吻端約為眼後頭長3/5。口中大,端位,頭長約為口裂長3倍,呈30度斜裂。上下頜約等長。上頜前端凹入,上頜骨伸達瞳孔後緣下方,後端略寬大截形。下頜前端下方無明顯骨突。上下唇頗肥厚。上下頜、犁骨及齶骨均具細牙,犁骨牙群左右相連,呈"人"字形。舌端尖細,游離。鰓孔寬大,前下端伸達眼下方;上端無卷孔;第四鰓弓後無裂孔。鰓蓋膜左右分離,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7,前3條基部不擴大,第四條擴大不明顯,後3條基部平扁擴大。鰓耙粗短,排列稀疏。假鰓發達。

鼻棘1個,小而尖,位於前鼻孔里側。前頜骨突高凸。眼前吻側具1眶前骨,眼下方具第一和第二眶下骨,眼後方具第三和第四眶下骨,第五眶下骨消失。眶前骨中大,方形,長略大於寬;上緣關節突尖凸,下緣前葉尖突,中葉不明顯,後葉具三角形尖棘。第一眶下骨長方形,長略小於寬2倍,略小於眶前骨長,約等於第二眶下骨長1/2,表面光滑無棘。第二眶下骨後部有1狹長骨突,骨突長為寬4倍,後端截形,伸達前鰓蓋骨前緣,表面光滑無棘。第三眶下骨短小,下端連於第二眶下骨。第四眶下骨長約為第三眶下骨2倍,下端連於第二眶下骨。眶前骨具5輻射狀感覺達第二眶下骨前部,向上穿過第三和第四眶下骨。前鰓蓋骨具5棘,輻射狀排列;上棘短小,無副棘;第二棘略尖小;第三棘約與第一棘等大;第四棘頗小;第五棘微小。鰓蓋骨具2叉向棱,後端各有1棘。下鰓蓋骨和間鰓蓋骨無棘。顱骨棘尖銳,向後下。側篩骨光滑,具1眼前棘。額骨光滑;眶上棱高凸,具1眼上棘和2眼後棘;鼓棘較大,1個,位於眼後棘後方,蝶耳棘上方;眼間具額棱1對,中部靠近,前後叉開,後端具1額棘。額棱遠低於眶上棱。頂骨光滑,左右相連;頂棱高銳,略高於眶上棱,後端具1頂棘;頸棱位於頂棱後方,略短,後端具1頸棘。眼後至側線前端具蝶耳棘1個,微小;翼耳棘1個,低長,尖銳;後顳顬棘上下各1個,尖小;肩胛棘1個,尖小。具1肱棘。前鼻孔具短管,後緣具皮瓣。眼間隔凹入,無頂枕窩。體被櫛鱗,胸部和腹部具小圓鱗;頭部具小櫛鱗;吻部、上下頜、前鰓蓋骨後緣,頭部腹側和鰓蓋條部無鱗;頰部、眼間隔、眼後、鰓蓋大部,頭背後部具細鱗;背鰭和尾鰭具圓鱗和櫛鱗;臀鰭和腹鰭具圓鱗;胸鰭具櫛鱗。側線上側位,斜直,後部平直,行於尾柄中央。側線鱗黏液管位於鱗片中部,管長為管寬2倍余。體側鱗片略呈方形,前側角略呈直角形,前緣截形,波曲,後緣圓形。中心點後位;前區長約為後區長3倍,後區寬約為後區長3.5倍;前輻射溝9~11條,後輻射溝約40條;環片數多,排列緊密;後環片近基底幾橫行,分化為塊狀,三角形突起,最後1~2行形成小棘。

背鰭起點位於鰓蓋骨上棘前上方;鰭棘部長略小於鰭條部2倍,中間有1淺缺刻;鰭條後端不伸達尾鰭基底,最後鰭條膜連於尾柄;第一鰭棘最短,小於眼徑;第二至第六鰭棘最長,約為第一鰭棘長2倍,向後漸短小;最後鰭棘約與其前棘等長,約為第一鰭棘1.5倍;鰭棘膜凹入,鰭條部上緣斜直。臀鰭起點位於背鰭前端鰭條下方,鰭長約為背鰭鰭條部3/5;第一鰭棘較短小;第二鰭棘粗長,約為第一鰭棘2倍;第三鰭棘細長,短於第二鰭棘;第一和第二鰭條最長,約為背鰭最長鰭棘1.3倍。胸鰭寬短,尖圓,下側位,具1不分枝、8分枝、10不分枝鰭條,鰭條後端伸越肛門。腹鰭中大,胸位,後緣與胸鰭後緣齊平,鰭棘細長,為第一鰭條長4/5,第二鰭條最長,約為頭長1/2,第五鰭條鰭膜連於體壁。尾鰭後緣截形或微圓凸,長約為頭長3/5。體腔大,腹膜白色。胃囊狀。腸盤曲2次。幽門盲囊9~10,盲管狀,幾伸達胃後端。鰾長圓形,後部略尖圓,長約為寬2倍,分2室,前室長約為後室2倍。鰾背面前部有短小韌帶突起3對,第一對尖小,第二和第三對短鈍;鰾外肌帶寬長,縱行於背側,伸達鰾後1/3處,後端無韌帶突起。

體褐紅色,體側有5~6條較明顯褐色橫紋,第一至第五橫紋在側線下方分散成雲狀或網狀。眼背後方具2狹小橫紋,眼下方具1橫紋,眼後下方具3條輻射狀條紋。鰓蓋上部具1大斑。上頜骨具1條紋,背鰭具斑點和斑塊。胸鰭具斑塊和1至數行斑點。尾鰭具斑塊和斑點。 腹鰭和臀鰭灰暗或淡色。

生活習性

褐菖鮋具定居生活習性,在岩礁洞內出來覓食後,會回到原洞穴內,水平活動範圍在1000~2000米以內,多數在1000米以內。棲息水深自低潮帶至80米。春、夏季分散在岩礁和島嶼四周覓食,冬季游向深海區越冬。有明顯晝伏夜出行動習性,白天鑽洞穴性極強。體長10毫米的仔、稚魚有顯著集群現象,成長後便分散活動。為了便於覓食,往往1尾或幾尾占領一定區域,不許同類入侵,這種現象在夜間尤為明顯。

褐菖鮋為兇猛肉食性魚類。主要有多毛類、口足類、長尾類、短尾類、魚類(四線天竺鯛、帶魚、虎蚰、褐莒鈾)和頭足類等,其中以鞭腕蝦出現頻率最大。各類出現頻率依次為魚類、長尾類、短尾類、口足類、多毛類、頭足類。白天攝食量低,夜間攝食量高,尤其在18:00~21:00時和05:00~08:00時攝食最為積極。

分布範圍

分布於西太平洋中部和南部暖水海域,包括朝鮮、韓國、日本、菲律賓、澳大利亞及中國沿海等。在中國分布於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視頻

原生態魚缸 之 褐菖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