裨治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裨治文(1801年4月22日-1861年11月2日),又名高理文、貝滿,原名伊利亞·科爾曼·布里奇曼(Elijah Coleman Bridgman),美部會傳教士,響應新教第一位來華傳教士英國人馬禮遜(R.Morrison)的呼籲,而來華的第一位美國傳教士。
在君士坦丁時代[1]之前,羅馬還不是基督教中心。更古老、更廣大的基督教地區在北非和近東的大城市,如亞歷山大港[2]和安條克。
簡介
1830年2月25日,他從波士頓來到廣州。當時中國尚不可能公開傳教,他主要是向馬禮遜學習漢語,以及進行其他一些準備工作。擔任英文《中國叢報》的編輯,向西方介紹中國的文化、歷史、語言、風俗,豐富了美國人對中國的認識,奠定了美國漢學的根基。並利用其所長參與1844年《望廈條約》、1858年《天津條約》的工作。在華最著名作品為介紹美國的《大美聯邦志略》。
裨治文是最早關注中國鴉片貿易問題的西方傳教士之一,對鴉片的流弊表示了極大的憤慨。1832年3月,他在《傳教士先驅》發表文章抨擊鴉片貿易對中國的危害,將鴉片描述為「折磨中國社會最大的罪惡之源」,並對中國毒品嚴重泛濫進行了深度描寫。這是美國傳教士首次公開地在西方雜誌上評論在華鴉片貿易問題,也是第一次使美國公眾震驚地了解西方商人在中國的鴉片走私活動 。
1841年獲紐約大學的神學博士的學位。1847年以後,他移居上海,參加《聖經》的翻譯工作。直到1861年在上海去世。完成的裨治文文理譯本(Bridgman Version)將「God」翻譯為「神」而不是「上帝」。一般認為,這個譯本比以前的其他譯本譯筆忠實,切近原文。
1854年5月,隨美國駐華公使麥蓮從上海進入太平天國轄區考察,回上海後發表《調查報告》,否定太平天國。
在上海期間,在翻譯聖經之餘,他和妻子裨愛利莎還創辦了上海第一所女校裨文女塾(1850年,在老西門外,後來的裨文女中)。裨治文逝世後,其遺孀裨愛利莎於1864年在北京創辦了貝滿女塾。
視頻
裨治文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世界歷史偉人第十七位~君士坦丁大帝,搜狐,2017-03-30
- ↑ 【古希臘列國志】亞歷山大帝國(二十一):繼業者5,搜狐,202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