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袁露丹散文三題(袁露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袁露丹散文三題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袁露丹散文三題》中國當代作家袁露丹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袁露丹散文三題

我最敬佩的人

迎着濛濛細雨,踏着泥濘小徑,側身穿過一片葦杆,眼前赫然是一望無際的翠綠竹林,薄暮冥冥中隱約有人影晃動。走近了先聽到的,是悠悠的山歌,伴着噼啪輕彈竹子的響聲,悅然成調,宛轉悠揚之中掩蓋不住一抹滄桑……

那便是老周,一身肥大的老土粗布衣裳,黑顏料染得很不均勻,足上蹬着一雙舊黃色膠鞋,常年的漂洗已經使它泛白了,已經沒了鞋帶,湊合着繫着兩根白色線繩,一隻鞋幫上還綴補着一塊米色補丁。「周三伯,您咋不上大院裡吃宴去?」「我個窮漢子怎麼敢上你們那打擾。再說了,我離不了這竹子啊…」說着,老周把手在衣服上蹭蹭,略帶尷尬的用手指了指林子深處,說:「屋裡坐坐去!」

老周引我到了一間小屋。屋外晾着各式竹製品,推開吱吱作響的老舊木門,房間很小,很乾淨。老周取出唯一一把凳子放在炕邊,點點頭示意我坐下,不一會,又取了一杯水遞給我。老周盤膝坐下,還沒聊上幾句就坐不住了,「丫頭,我上外邊砍些竹子去!」又自言自語地喃喃着:「這天天的,閒着都彆扭。」我毫不猶豫地跟上了。

背上竹簍,拿起鐮刀,踏着小徑,順着林子向深處走去,去尋林子裡最上等的竹子。老周一路走着,用手指輕彈身邊的竹子,便知竹子好壞,清脆悅耳的叮噹聲不斷,似是一曲動聽的歌。當有竹子發出沉重又不失清脆的聲響時,便聽「嘿!」地一聲,竹子應聲而倒。待到竹簍滿了,老周便回屋了。 老周以熟練的手法定型,固邊,編蔑,鎖口等等,一絲不苟,流暢自如。在微弱的燭光下,我才注意到老周手上纏得滿是白布條,隱約透出了斑斑殷紅的血跡……屋裡很靜,靜得只能聽見竹條上下舞動的風聲和窗外隨風搖曳的竹林……過了好一陣子,竹篾編好了,屋裡泛着一股淡淡的竹香。很久,老人只是雙手捧起竹篾,細細端詳着,嘴邊掛着痴痴的笑……

雨停了,斜陽透過竹林,照在老周屋上,風輕拂,竹葉輕擺……老周,一位普通匠人。一生專心把一件事做好,對得起這匆匆的時間;靜心去做工藝,對得起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

他,是我最敬佩的人。

【指導教師董春燕點評】

文章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山野氣息,源自小作者利用環境的渲染、變化的句式等方法,讓讀者有很強的情境代入感。透過對人物的細節描寫,「粗布衣裳」「黃色膠鞋上的米色補丁」「固邊、編篾、鎖扣」「白布條上透出的血跡」等細緻入微的人物描寫,將一個把畢生精力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業的匠人描寫的生動形象。透過這些細膩的筆觸,表現了「專心做好事,精心做工藝」的主題。   故里韻味    離開大山,久居北京,再沒了晨間帶露的青菜,點柴的大灶,飯點的炊煙。一年裡,還是留戀着故鄉的味道,我最鍾情的還是兩次入鍋的一道炒肉,有個名字——回鍋肉。

「丫頭,你也得學會這做法啊!以後你得自己做哩!」母親說着,把我推進了廚房,「喏,瞧着點!」母親取出一塊晾制近半年的臘肉,經時間醞釀,濃厚而醇香。以平底鍋把皮燙的焦香,放到竹籠里蒸上,小火慢蒸,肉中點點汁水蒸發凝成水珠,一滴一滴融到肉里去了。氤氳縹緲的氣霧飄了十來分鐘,母親打開竹籠,頓時香氣四溢,取出那塊豐盈欲滴的臘肉。帶皮燜蒸後肉汁水豐盈,並帶有獨特的焦香。刀鋒過處,張力十足油脂迎刃而開,綿密濃烈, 余香不絕。

然後便是炒制了,只見油花濺起,鮮椒崩裂,火隨勢起。加入豆瓣,蔥段,青椒反覆翻炒,登時色調鮮明,飄香十里。盛到盤中,舀起一勺紅油,由下至上澆上,油光閃爍,整盤菜便晶瑩剔透,金燦燦的。

極致的味覺體驗便在此了,皮焦肉嫩,鮮美多汁,又不乏狂熱的香辣。這便是嘗遍天下美味,依然貪戀的味道——家的味道……

【指導教師董春燕點評】

一個有切身生活體驗的人,才能真正寫出生活的韻味。「濃厚而醇香」「張力十足的油脂」「紅油閃爍」等等細節,小作者利用多感官描寫,將那一道普通的家鄉回鍋肉鮮活的呈現在讀者面前,而在這背後所透露出的對故里親情,更是會引發讀者的強烈共鳴。鄉音裊裊,情韻悠悠。

外婆    歲月如歌,彈奏着一闕又一闕的樂章,或清悅,或激昂。人生如戲,演繹着一幕又一幕的故事,或精彩,或平淡。曲終人散,繁華落盡,驀然回首,幾多回味,幾分感觸……

小時候,和外婆一起去菜市場:「不吃這個,太貴了划不來!」;同外婆一起逛超市:「不需要這個,我用不上,還這麼貴!」;陪外婆一起去看衣服:「不要不要,超過一百了!」父母常常苦口婆心,卻也勸不動,我也常常在心裡彆扭,每次卻都會看見她雙手抱着那份廉價商品,看見一份滿足悄悄爬上她結霜的兩鬢。就是一個非常倔強有時有令人費解的老太太,對自己節儉到想一分錢掰成兩半來花,直到……外婆陪我去菜市場:「這個你愛吃啊,回去做給你吃哦!」外婆陪我逛超市:「這個挺好的,你拿着!」;外婆給我看衣服:「這件花裙子多漂亮啊,拿回去穿吧!」當我穿着花裙子轉着圈,跳來跳去的時候,只見外婆如碧波伴清澈的眼神,洋溢這淡淡的溫馨,嘴角微微上揚。

每當窗外下起淅淅瀝瀝的雨,你會撐起一把蔚藍的大傘,我鑽進去,挽着你的胳膊陪你在雨中漫步,每次總能看見你那邊是一大片陰沉沉的雨,而我這邊是一片蔚藍時,我便會稚氣地說:「外婆,傘歪了!」,你每一次只是報以一笑。到家,你的肩頭一半濕一半干,還會細心地擦去我手上的一些雨點。就這樣,每一次從雨里回來,你的肩頭都是一半濕的,一半乾的……

似水流年,當撐起的傘握在我的手中時,我扶着你,陪你看雨。突然聽見你沙啞着嗓子,用微顫的聲音說:「孩子,傘歪了……」恍惚間,憶起屬於你我的一切,憶起朦朧深刻的點點滴滴。

夕陽西下,地面為餘暉所炙,手捧熱茶,憶起那山長水遠的流年,憶起我童年時的你。

【指導教師董春燕點評】

這是一篇讓人動情的美文,動人之一:一個對自己如此節儉的外婆,對「我」卻那樣慷慨大方;動人之二:溫馨的笑意,雨中的呵護,那些隱藏在生活中的暖暖的細節是最溫情的畫面。蘊含在字裡行間的都是外婆對孩子殷殷的關懷與愛,這份愛跨越時空,悠遠綿長。[1]

作者簡介

袁露丹,北京師達中學初一10班學生,愛好讀書、寫作。多篇習作見刊於《新蕾》等報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