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衡龍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衡龍橋鎮

中文名 :衡龍橋鎮

所屬地區:長沙市益陽市

衡龍橋鎮位於長沙市的寧鄉縣和益陽市的交界處,東部為平原,西部為丘陵,各類土地資源豐富,是周邊地區的人流物流集聚中心。

衡龍橋鎮的總體目標是,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以生態環境保護為根本,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大力發展重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塑編包裝業,推進包括農業產業化在內的工業化進程和城鎮化進程;擴大城鎮規模,加強衡龍橋鎮區域中心鎮的職能;積極主動拓展衡龍橋鎮在交通運輸和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潛力,將衡龍橋鎮建設成為赫山區南部門戶城鎮以及工貿、農貿強鎮,成為赫山區的重裝備製造及高新技術產業中心,洞庭湖農產品貿易交流中心,長株潭的休閒旅遊及高端居住區。打入全省十強鎮。我們堅信,在衡龍橋鎮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這一目標為期不遠。 [1]

環境

衡龍橋鎮位於長沙市的寧鄉縣和益陽市的交界處,屬平原到丘陵的過渡地帶,東部為平原,西部為丘陵

土地

各類土地資源豐富。國土面積98.42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總面積為33866畝,其中水田32087畝,旱土1779畝。

交通

全鎮現有鎮級公路60餘公里,有長寧一級公路、長益高速、長石鐵路以及319國道成"川"字型橫貫其中,區位優勢明顯,是周邊地區的人流物流集聚中心,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工貿重鎮。

歷史典故

清乾隆以前,衡龍橋村與蓮花村之間的河上有一木橋。乾隆時,鄉紳夏左才等於橋西創修石橋,七墩六孔,一字平形,全花崗石結構,孔間以長條石5塊鋪面。

道光十九年(1839),鑑於河床東移,橋西淤淺,橋東為洪水所衝擊,鄉貢劉佐輝捐款延修。於橋東增修六墩六孔,橋面增鋪條石一塊。全橋有13墩、12孔,總長80.3米,面寬2米,高2.5米。橋面設扶手欄杆,東起5墩建有"化字塔",西起首墩建有碑文亭,中七墩壁刻有兵書、寶劍、騰龍等浮雕圖像,橋東左立禁碑,刻"憲禁止推車過橋,違者罰款兩串文"諸字。今欄、塔、碑亭已毀無存。

1991年,縣人民政府樹文物保護標誌於橋東左側。


視頻

湖南益陽赫山區衡龍橋鎮蓮花中學98屆同學聚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