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行業壟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業壟斷是指政府或政府的行業主管部門為保護某特定行業的企業及其經濟利益而實施的排斥、限制或妨礙其他行業參與競爭的行為。行業壟斷是客觀存在的。然而,行業壟斷雖然與地區壟斷有相似之處,但行業壟斷畢竟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如果將其歸入地區壟斷之列,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均會顯得牽強。[1]

為什麼互聯網行業會壟斷

互聯網行業有個特點: 頭部聚集效應。也就是巨頭壟斷性。美國的微軟谷歌蘋果,facebook等,中國的騰訊,阿里,美團滴滴,字節跳動等,都是在自己的領域幾乎百分百壟斷了市場的。

還有一些傳統行業也會這樣,譬如農業的種子行業,譬如銀行等金融行業。實際就算不考慮國家強制因素(譬如煙草),也有很多行業在市場競爭因素下走向了壟斷。

對等的,也有一些行業非常分散。雖然也有一些巨頭,但是巨頭的份額甚至不到總量的1%,這種市場就是分散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餐飲行業,由廣泛分布的各種小店組成了龐大的總體市場,即使巨頭(譬如海底撈,kfc等)的營業額在其中占比也非常少。[2]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是行業本身的特性決定的

譬如餐飲行業,為什麼巨頭無法壟斷?因為根本沒有一家公司能經營好這麼龐大複雜的市場。其實早年的計劃經濟大鍋飯糧票年代,你就可以把他看做是巨頭(國家)壟斷經營。結果呢?物資奇缺,吃飯最多就是保證吃飽,根本不可能多姿多彩。所以餐飲行業的複雜性決定了他很難被壟斷經營,這個行業就適合目前這種分散式結構。

而軟件行業恰好相反。軟件行業最大的成本和難度就是研發,研發成本非常之高。譬如華為鴻蒙系統研發核心團隊至少有上千人,海思的芯片研發團隊聽說有7千人左右。這麼多高素質人才的集聚和管理,高成本運行,不是哪個公司都能養得起的,所以玩家本來就不多。

軟件行業還有另一個特點,就是產品一旦研發出來,複製成本幾乎為0,所以這意味着一旦一家公司完成了研發積累,就可以快速鋪開吃遍全部市場,而其他公司就要受雙重擠壓,突圍難度非常大。

最後,軟件行業還有一個特點更加加劇了行業集聚效應,那就是用戶集聚效應。譬如騰訊微信,為什麼其他通訊軟件很難打敗微信?因為微信的用戶一旦鋪開,每個人都很難改用其他軟件了,就算你改用,你的朋友、親戚、同事、同學也很難都改用。就算你們都改用另一個,那也不過是另一個「微信」而已。除非你們用不同的類似於微信的軟件,他們之間還能互聯互通。

但這個太難了,一旦突圍的top軟件公司都會儘量不兼容其他家,來建立自己的護城河。譬如最近安卓更改apk到aab,譬如小天才兒童智能手錶只能和自己的一碰加好友,不能和其他品牌碰(小孩子圈子裡小天才比蘋果華為這些牛多了),譬如蘋果的充電線接口總是奇奇怪怪……

軟件行業本身的特徵就決定了,他確實適合壟斷經營。所以一個賽道一旦出現,就會很多人去做,然後有公司脫穎而出,迅速做大搶奪更多客戶,攤薄成本降價打擊其他競爭對手,用優勢數據提升估值再融資,在資本加持下快速擴張。最終快速實現壟斷。現在的互聯網巨頭都是經歷這樣的成長路徑過來的。

所以大家看到了,為什麼互聯網行業都是壟斷巨頭,因為從市場經濟效率為先的角度講,就該是這樣,這樣才是最優解。

但是壟斷會帶來很多問題,所以政府要強行反壟斷。但這是政治學和社會學的事,是另一個故事了。

中國十大壟斷行業

中國移動

中國移動(國有完全壟斷企業)作為全球最賺錢的電信公司,絕對不是國人的驕傲,因為移動的錢不是賺的,是從國人身上一刀一刀割的。

從北美的洛杉磯打到中國上海,每60秒鐘大約三美分,而從中國北京打到50公里外的廊坊,每60秒鐘需要九毛錢。

從美國東海岸紐約漫遊到西海岸舊金山,漫遊費是0,而從中國上海漫遊到三十公里外的崑山,漫遊費是一分鐘一塊三。

堂堂十三億人口的全球第一人口大國,因為行政壟斷僅僅只有兩家移動公司,而另一家聯通還是移動的同胞兄弟。

所以移動公司只要緊緊握住"國有壟斷"這把鋒利的砍刀,無論我們多麼憤慨和無奈,也只能是壟斷公司刀下待宰的羔羊。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國有完全壟斷企業)

中國石油終於超過了豐田汽車,榮贗亞洲最賺錢公司桂冠。

可是恐怕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認為中石油可以和豐田相提並論。

當豐田製造的汽車跑遍了中國大街小巷的時候,中石油在日本連一滴汽油也賣不出去。

但是,這並不妨礙中石油可以在國內呼風喚雨,橫行霸道。

中石油從大慶開採石油,每桶成本不到10美元。

中石化從波斯灣進口的石油每桶大約六十美元,可是中石油竟然能夠把從大慶開採的石油賣到和波斯灣進口的石油一樣的價格。

每升五塊錢的汽油甚至比美國加了資源稅和燃油稅的價格都高。

看看一天天往上暴漲的油價,再看看中石油半年賺了一千億的銀子,除了苦笑和憤怒,我們也只能乖乖的給人家掏錢。

誰叫人家是國有的呢?    

中國工商(農業)銀行(國有壟斷企業)

服務是中國特色,收費和國際接軌;貸款利率是中國特色,存款利率和國際接軌;賠錢的時候,告訴國人說,自己是全民所有制企業,財政部就手忙腳亂拿着納稅人的銀子,給工商銀行動輒幾千億的壞帳買單;賺錢的時候,告訴國人說,自己是海外上市企業,然後將大把大把從國人腰包里搜刮來的銀子,奉獻給國外同行。

一汽集團(國有壟斷企業)

五十年前,一汽製造出第一輛解放卡車的時候,韓國人連手扶拖拉機也造不出來。

五十年後,當韓國人的現代占領了整個首都機場,一汽的紅旗還在頂着奧迪幾十年前那個老殼招搖撞騙。

二十年前,國家為了迅速提高國產汽車製造水平,本着"市場換技術"的戰略,為一汽引進了大眾和豐田等世界頂尖的汽車公司。

二十年後,大眾豐田叱咤風雲橫行中國,這個不爭氣的敗家子兒,不但什麼也沒學會,還把自己的老本給丟了。

甚至直到現在那個破破爛爛的紅旗竟然用的還是日產的發動機。

十年前的奇瑞和吉利還沒有出生,一汽的紅旗就是國人唯一的驕傲和希望。

十年後的今天,奇瑞和吉利奮發圖強茁壯成長。

一個月的產量比紅旗三年的產量加在一起都多。

而那個破破爛爛的紅旗,早已經成了國人的恥辱!更加讓人氣憤的是,一汽為了敷衍國人對於自己不爭的指責,把豐田皇冠的商標給拆了,告訴我們這是紅旗3

給馬自達6換一個外殼告訴我們這是奔騰:活脫脫一個敗家子兒加大騙子。

中國人保集團(國有壟斷企業)

人保公司一部普通五座汽車的強制險成本不到200元,一年的保費徵收大約要1,000元,人保交強險的毛利可以達到400;人保公司一份航空意外險成本不到一元,但是,旅客的購買成本是20元;考慮到一些發行費用,人保的意外險淨利可以達到700。

馬克思曾說過,"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挺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那麼資本家們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

"不知道這個口口聲聲代表國家利益和全民利益的人民保險公司,為什麼比"踐踏世間一切"的資本家還要心狠手辣?

國家郵政局(國家完全壟斷機構)

我曾經到郵局郵寄幾本書,郵局的工作人員仔細檢查我的書後,把一頁夾在書中的信紙給抽出來,告訴我這一頁紙不允許夾在書中,必須要通過信件才能寄出。

我問為什麼,人家說是規定。

我再問,人家連理我都不理我。

我還曾經到郵局寄過一些筆記本,當拜託工作人員用紙箱給我包裝時,工作人員告訴我,筆記本不能寄包裹,只能當信件寄。

我問為什麼,人家說是規定。

可憐我幾十本的筆記要按克數計費,而且每個"信件"還不能超過兩公斤。

每次和郵局打交道的過程,都讓人身心疲憊,不堪回首,惡劣的服務態度,匪夷所思的內部規定,僵硬扭曲的教條主義。

沒辦法,誰叫人家頭頂頂着"國家"兩個字呢。

華北高速公路(國有壟斷企業)=

海南的香蕉一毛五分錢一斤,爛在地里無人問津;北京的香蕉兩塊五一斤,昂貴的價格同樣無人問津;昂貴的高速公路收費,把海南和北京隔絕在兩個遙遠的星球。

事實上,目前全世界90%的收費公路都在我國境內,而且,收費金額高到讓人難以承受的地步。

從北京到上海的過路費大約六七百元,基本和一張機票相當。

要知道,就是在比我們富裕的多的美國,從紐約到華盛頓的過路費也不到區區十個美元,而且,美國的高路公路百分之九十都是完全免費。

沒辦法,此路是我開,此站是我載,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東風汽車(國有壟斷企業)

如果說,一汽集團在委身大眾的時候,還知道留下一個破破爛爛的紅旗敷衍眾口。

那麼東風在投靠日產的時候,基本已經徹底放棄了自己的責任。

他的老總理直氣壯地說,"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最終方向,就是融入全球的六加三等九大集團",在和日產全盤合資後,馬上就停產了東風小王子,解散了東風研究院,辭退了研究開發人員,心甘情願的做起了日產和標誌的傀儡,帶頭開始了對民族汽車工業的絞殺。

當東風卡車裝備的發動機已經全部變成了康明思和日產柴的時候,你還期望他能擁有一顆民族心嗎?        

國家電網

號稱中國第一資本集團,一個電工年薪就有上10萬,賺了多少錢了?電費就沒降過多少!  

中國各大學

國家每年投入多少錢?什麼重大成果都沒有。

自然壟斷行業的有自來水、電力、公交、煙草、石油、天然氣、電信、鐵路運輸、包括銀行等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