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魚總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蟾魚總目 |
蟾魚總目(Batrachoidomorpha)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 輻鰭亞綱的一個總目。體短粗,平扁或側扁,皮膚裸出,有小刺或小骨板;鰓孔小,位於胸鰭外側的腹面腹鰭胸位或喉位;均為底棲的肉食性魚類。
簡介
形態特徵:體短粗,平扁或側扁,皮膚裸出,有小刺或小骨板;鰓孔小,位於胸鰭外側的腹面腹鰭胸位或喉位;均為底棲的肉食性魚類。
主要目:本總目共有4個目,我國產3個目,即海蛾魚目、喉盤魚目和鮟鱇目。喉盤魚目現知我國僅產於台灣。
評價
蟾魚目
有1科19屬約64種。頭部及口緣常具許多觸鬚狀小皮瓣。上下頜及齶骨具彎曲犬牙或具絨毛狀牙。鰓孔狹,具3個全鰓。鰓蓋骨上有硬棘。體一般無鱗,個別種類具發光器。背鰭2個。胸鰭寬圓,有4~5鰭條基骨其末端擴大。有鰾。為熱帶、亞熱帶暖水性和暖溫性近岸底層小型魚類,主要產於美洲兩側。棲於沿岸淺水、河口或隨潮汐上溯江河。少數種類生活於淡水。活動遲緩,但在追捕食餌時能快速遊動。離水時能發聲,數小時不死。背鰭棘和鰓蓋棘可豎起,刺具毒液。肉味鮮美。有些種類的肝臟有毒。
海蛾魚目
僅1科1屬5種。我國有1屬3種。因似飛蛾而得名。體寬短,平扁;軀幹部圓盤狀,尾部細長或較短,微能活動。頭短。吻部突出,二鼻骨癒合突出,形成一具鋸齒的吻部。眼大,下側位;口小,下位,稍可伸出。無牙。鰓蓋各骨癒合成大型鰓板。鰓孔窄小,位於胸鰭基部前方。肛門位於體中部稍前方腹面。體無鱗,完全被骨板,軀幹部骨板密接,不能活動。背鰭1個;臀鰭短小,與背鰭相對,均位於尾部;胸鰭寬大,側位,翼狀,具指狀鰭條;腹鰭亞腹位,尾鰭後緣截形。廣布於西太平洋及印度洋熱帶、亞熱帶水域,為暖水性近海小型魚類。
喉盤魚目
包括2科36屬約114種。因喉部具吸盤而得名。口能伸縮,口裂伸達眼中部下方。唇厚,下唇有時分為對稱排列的皮褶。牙小,錐形,絨毛狀或三叉形。鰓孔大,前鰓蓋骨和方骨間具孔,前鰓蓋骨後部尖。體光滑無鱗。頭部粘液孔發達,側線孔不明顯。背鰭常位於尾部和尾鰭相連;臀鰭和背鰭同形,相對;均無鰭棘。胸部具一由匙骨和後匙骨支持的吸盤,圓形或橢圓形,由部分胸鰭和腹鰭組成,分前、後兩部,腹鰭位於吸盤後部的兩側。無鰾。為暖水性和溫水性近岸底層魚類。廣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熱帶和溫帶暖流地區。行動遲緩。生活力強,常離水不死。具保護色。
鮟鱇目
包括3亞目16科約64屬265種。第一背鰭棘游離呈引誘食餌之釣具。體平扁或側扁,粗短或延長。頭大,平扁或側扁。眼中大或較小,位於頭的背面或頭側。口寬大或小,通常上位。上頜由前頜骨組成,常可伸縮;下頜一般突出。假鰓有或無。鰓蓋骨細小。體無鱗,皮膚裸露或具硬棘,或被細小棘刺。背鰭由鰭棘部和鰭條部組成,鰭棘部常具1~3獨立鰭棘,位於頭的背側,第一鰭棘常形成瓣膜狀或球莖狀吻觸手;胸鰭具2~4長形鰭條基骨,下方最後一鰭條基骨末端頗擴大,形成假臂;腹鰭如存在,為喉位。鰾如存在,無鰾管。分布於三大洋熱帶及溫帶海區。為底層魚,大部分種類生活於大洋深處,一般均具瓣膜狀或球莖狀吻觸手,用以引誘食餌;或用假臂狀胸鰭在海底匍匐,爬近獵物捕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