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蛹蟲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蛹蟲草

中文學名:蛹蟲草

拉丁學名:Cordyceps militaris

別稱:北冬蟲夏草,北蟲草,北蛹蟲草

綱:核菌綱

目:麥角菌目

科:麥角菌科

屬:蟲草屬

蛹蟲草為子囊菌門,肉座目,麥角菌科、蟲草屬的模式種。學名為Cordyceps militaris(L.ex Fr.) Link. 蛹蟲草,又叫北冬蟲夏草,北蟲草,簡稱蛹草,一般把活體蟲蛹培養的北蟲草稱為蛹蟲草,兩者是同種真菌,但在營養成分上含量相差較大。 [1] 蛹蟲草世界性分布,天然資源數量很少。1950年,德國科學家Cunningham觀察到被蛹蟲草寄生的昆蟲組織不易腐爛,進而從中分離出一種抗菌性物質,3'-脫氧腺苷,定名為蟲草素。蛹蟲草,多感染鱗翅目昆蟲的蛹,由子座(即草部分,又稱子實體)與菌核(即昆蟲的屍體部分)兩部分組成的複合體,簡單來說,就是蟲體與草的結合。 中醫認為,既能補肺陰,又能補腎陽,主治腎虛,陽痿遺精,腰膝酸痛,病後虛弱,久咳虛弱,勞咳痰血,自汗盜汗等,是一種能同時平衡、調節陰陽的中藥。

形態特徵

蛹蟲草 - 形態特徵子座單生或數個一起從寄生蛹體的頭部或節部長出,顏色為橘黃或橘紅色,全長2-8厘米,蛹體顏色為紫色,長約1.5-2厘米。

菌絲體

蛹蟲草是一種子囊菌,通過異宗配合進行有性生殖。其無性型為蛹草擬青黴。其子實體成熟後可形成子囊孢子(繁殖單位),孢子散發後隨風傳播,孢子落在適宜的蟲體上,便開始萌發形成菌絲體。菌絲體一面不斷地發育,一面開始向蟲體內蔓延,於是蛹蟲就會被真菌感染,分解蛹體內的組織,以蛹體內的營養作為其生長發育的物質和能量來源,最後將蛹體內部完全分解。 子實體 一般當蛹蟲草的菌絲把蛹體內的各種組織和器官分解完畢後,菌絲體發育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形成橘黃色或橘紅色的頂部略膨大的呈棒狀的子座(子實體)。

生長環境

生長於針、闊葉林或混交林地表土層中鱗翅目昆蟲的蛹體上。

分布範圍

分布於雲南(昆明、安寧、江川)、吉林(安圖、永吉)、遼寧(瀋陽)、內蒙古(哲里木盟)。

主要價值

醫用價值

天然野生北冬蟲夏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其「味甘,性平」,有「益肺腎、補精髓,止血化痰」的功效。現代中醫學巨著《中華藥海》記載:「蛹草,別名北冬蟲夏草(吉林),性味甘、平,入肺、腎二經。功效主治:1.益腎補陽,本品甘平,補腎陽,益精髓,用治腎陽不足,髓海空虛,眩暈耳鳴,健忘不寐,腰膝酸軟,陽痿早泄等症。2.止血化痰,本品即補腎陽,有益肺陰,保肺益腎,秘經益氣,對肺腎不足、久咳虛喘、勞嗽痰血者有較好療效」。此外《全國中草藥匯編》記載:「蛹蟲草(北蟲草)的子實體及蟲體也可作為冬蟲夏草入藥」.

功效

⒈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及抗癌作用。
⒉抗菌作用。
⒊對肺虛咳嗽、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有較好療效。
⒋有抗疲勞、耐缺氧、抗衰老的作用。
5.抗驚厥及鎮靜作用。
6.有雄性激素樣作用。
7.對心腦血管系統的作用。

栽培技術

營養

碳源:蛹蟲草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基礎,也是重要的能量來源。人工栽培時,蛹蟲草可利用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麥芽糖、澱粉、果膠等,其中尤以葡萄糖、蔗糖等小分子糖類的利用效果最好。 氮源:氮元素是蛹蟲草自身合成的蛋白質、核酸等有機氮以及銨鹽等無機氮。能利用的有機氮很多,如氨基酸、蛋白腖、豆餅粉、蠶蛹粉等;無機氮主要有氯化銨、硝酸鈉、磷酸氫二銨等。有機氮的利用效果最好。 礦質元素:以磷、鉀、鈣、鎂等為主要元素。一般通過添加無機鹽類來滿足蛹蟲草對礦質元素的需求。 維生素:蟲草菌絲不能合成必要的維生素,適當加入VB1有利於菌絲的生長發育。

溫度

在蟲草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都有最適溫度、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的界限。菌絲生長溫度6℃-30℃,低於6℃極少生長,高於30℃停止生長,甚至死亡。最適生長溫度為18℃-22℃;子實體生長溫度為10℃-25℃,最適生產溫度為20℃-23℃。原基分化時需較大溫差刺激,一般應保持5℃-10℃溫差。

水分和濕度

水分是蛹蟲草菌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菌絲生長階段,培養基含水量保持在60%-65%,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0%-70%;子實體生長階段,培養基含水量要達到65%-70%,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0%-90%。要注意培養基適時補水和補充營養液。

空氣

蛹蟲草需要少量空氣。但在子實體發生期要適當通風,增加新鮮空氣。否則,二氧化碳積累過多,子座不能正常分化,影響生長發育。

光照

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照,應保持黑暗環境。但轉化到生殖生長階段需要明亮的散射光,光照度為100-240勒(勒為光照度單位)。光照強,菌絲色澤深,質量好,產量高。

酸鹼度

蛹蟲草為偏酸性真菌,其菌絲生長發育最適pH為5.2-6.8。但在滅菌和培養過程中pH值要下降。所以在配製培養基時,應調高pH值1-1.5,在配製培養基時可加0.1%-0.2%的磷酸二氫鉀或磷酸氫二鉀等緩衝物質。

育種

長期採用無性繁殖及多次轉管的蛹蟲草菌種,其母本基因容易變異,表現為出草畸形,產質量下降。因此,在生產中應定期對蛹蟲草菌種進行一次有性繁殖。具體做法是,選取高產、優質、早熟的蛹蟲草子實體,用0.1%升汞溶液,或75%的酒精進行表面消毒後,用無菌水清洗表面藥液,置於盛有綜合培養基容器上方懸空,在21℃-23℃下靜置培養,待培養基表面出現星芒狀蟲草菌落時,在接種箱內挑取單個或多個菌落置試管斜面培養基培養。待蛹蟲草菌絲布滿斜面後再提純。獲得的孢子母種須經出草比較試驗後,選取優質蟲草子實體再進行一次組織分離,經篩選後方可用於轉擴栽培種。

考種

將母種擴大培養後,置米飯培養基上,於18℃-20℃下培養20-30d,觀察生長情況。若見有細菌或黴菌污染,應對母種進一步純化;若無雜菌污染,可繼續培養,一個月後即有橙紅色子實體產生,說明母種可靠。

二級種子培養

將液體培養基分裝於500ml三角瓶中,每瓶加培養液200ml,用12層紗布外加一層牛皮紙封口。13-30分鐘滅菌後,將母種在無菌條件下用接種鈎接入三角瓶中,每支斜面可接10瓶以上。接種後於20℃搖床培養5d左右,待形成均勻小球後即可用於栽培種。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培養液變混,有兩種可能性,一是細菌污染應予以淘汰;二是由於菌絲生長過分粘稠所致。若難以判斷,可進行鏡檢。

栽培流程

優選品種→製備培養基→蛹蟲草母種→二級菌種(藥瓶)→栽培蛹蟲草菌種→控制環境溫度與濕度→採收。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