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虢國墓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虢國墓地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處規模宏大、等級齊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春秋時期大型邦國公墓。

虢國墓地是因為三門峽水庫的興建而於1956年開始發掘的,位於中國河南省三門峽市北部的上村嶺一帶,東起會興溝,西至上村溝,南到春秋路南10米處,北到黃河岸邊的斷崖處。面積32.45萬平方米,墓葬總數在500座以上(含車馬坑和祭祀坑)。以早、中、晚三個年代劃界,分四個墓葬群。依昭穆制度,其北為國君墓群,南、東西各有一個大致呈三角形的墓區。從而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家族墓地。

上世紀90年代發掘的虢季和虢仲兩君大墓,因出土文物數量多、價值高,墓主人級別高,分別被評為1990年、199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1年4月,虢國墓地遺址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

現有虢國遺址博物館,是建立在虢國墓地遺址上的一座專題性博物館,占地10萬平方米,是集文物陳列,遺址展示、園林景觀為一體的國家二級博物館,AAAA級景區。基本陳列分為5個部分,為《虢國春秋—虢國文化史》、《虢寶擷英-虢國墓地出土文物精華》、《梁姬風韻—虢季夫人墓出土文物》、《車轔馬嘯—虢國車馬坑遺址》和《國君覓蹤—虢季墓遺址》[1]

地理位置

虢國墓地位於今三門峽市上村嶺,總面積約32.45萬平方米。

從1956年發現至今,先後經四次文物鑽探和兩次大規模考古發掘,探明各類遺蹟八百餘處,發掘清理墓葬和陪葬坑三百餘座,出土文物近三萬件。這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處規模宏大、等級齊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春秋時期大型邦國公墓,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虢國是西周初年的重要姬姓諸侯國,為周文王弟弟的封國。原封寶雞,西周晚期受平王東遷的影響遷至今三門峽市,國都上陽位於今李家窯村。史載,虢國歷史在公元前九世紀至公元前七世紀,延續了三百年的時間

這一時期,虢國國君世代為周天子的卿士,他們曾替周天子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在屏藩周室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陪葬眾多的兵器和車馬坑,足以說明當時虢國的軍事實力。由於後來的國君驕奢淫逸,最後走上了亡國的道路

歷史由來

公元前655年,晉國假虞滅虢,稱雄一時的虢國從此在歷史舞台上銷聲匿跡,除給後人留下「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的沉重而悲愴的故事外,再就是對這個古老和神秘王國一連串的問號。

而虢國墓地的發現為破解這些疑惑帶來了希望。

考古調查

20世紀50年代,為配合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中國科學院和文化部聯合組成了「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由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夏鼐和安志敏先生帶隊,對三門峽庫區上村嶺北部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從此,拉開了虢國墓地發掘和研究的序幕。

經過兩年的發掘,共清理墓葬230多座、車馬坑3座、馬坑1座,出土文物9179件。考古工作者認為這個墓地屬於同一個諸侯國,其埋葬時間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整個墓地排列有序,禮制嚴格,屬公墓。根據出土青銅器上的銘文,結合對周圍文物遺蹟的調查發掘情況,考古工作者斷定這就是千古難覓的虢國墓地。此次發現被列入我國20世紀50年代田野考古的重大發現而載入史冊[2]

發掘現場

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郭沫若親臨考古發掘現場,並寫出了被學術界視為扛鼎之作的《三門峽出土銅器二三事》,在國內外文物考古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為進一步搞清虢國墓地的整體布局和地下遺蹟埋葬情況,從1990年初開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對上村嶺北部進行較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和發掘,找到了虢國墓地的國君中心區域,此區內埋葬着西虢東遷的歷代國君和眾多的高級貴族,以及他們的陪葬車馬坑、祭禮坑等。其中虢季、虢仲兩座國君墓的發現引人注目,墓中陪葬了大量青銅器玉器等,其中包括一大批稀世珍寶。這兩座墓的重要發現分別被評為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視頻

虢國墓地 相關視頻

三門峽虢國墓地上
塵封千年的三門峽虢國墓地被挖掘,出土陪葬品令現場人員大開眼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