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虞卿諫賞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虞卿諫賞盜》選自元末明初劉基創作的筆記--《郁離子》。

原文

平原君患盜,誅之不能禁。或曰:「更賞之,足則戢矣。」虞卿曰:「不可。先王立賞罰以勸懲善惡,衰世之政也,雖微猶足以激其趨。故賞禁僭,罰禁濫,縣衡以稱之,猶懼其不平也,而況敢逆施之乎?夫民之輕禁以逞欲,如水之決,必有所自。求而塞之斯可矣。今此之不塞,而力遏其流,至於不能制,乃不省其闕,而欲矯以逆先王之法度,是猶欲止水而去其防也,其庸有瘳乎?夫民有欲而無厭者也,節以制之,猶或逾焉。盜而獲賞,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趨焉。趨而禁之,是貳政也;趨而不禁,人盡盜矣。是鼓亂也,不臧孰甚焉?」平原君豁然而悟,起再拜受教,盡散其私財,以濟貧乏,申明舊章,而重購以賞獲盜者。於是趙盜皆走之燕,道不拾遺,虞卿之教也。

譯文

趙國盜患嚴重,平原君採取殺的辦法也不能禁止。有人說:「改為賞盜,他富足了,盜行就收斂了。」虞卿說:「不可如此。先王建立賞罰制度是為了勸善懲惡,衰落世道的政令,即使微弱也還足以能激發人們的歸附。所以獎賞能禁止越軌行為,懲罰能禁止惡行泛濫,以懸衡來稱量它,還怕它不公平,而何況是倒行逆施呢?對那些盜賊如果放鬆了禁令而使他們的欲望得逞,如同河水決口,必定有決口的地方,找到決口而堵塞它,這就可以了。如今不堵塞決口,反面用力阻擋流水,以致不能制止,就是因為弄不清它的決口在哪裡,而想矯正它,卻用違背先王法度的做法,這就好象要阻止水患,卻去掉了防患的措施一樣,那怎麼能防治呢?那些盜賊是些貪慾無厭的人,節制並阻止他,有人還要逾越。盜竊若再獲賞,好處沒有比這更大的了,有利的地方,百姓必定奔赴那裡。人們都奔赴那裡,而再禁止他們,這是變更無常的政令啊;都奔赴那裡而不禁止,人們就都去當盜賊了。這是鼓動人們作亂,還有什麼(比這)更不好的呢?」平原君猛然省悟,起身再拜虞卿並接受指教,便散發了他的全部私有財產,用來救濟貧窮的人,重申先王的法制,並用重金獎賞那些捕獲盜賊的人。於是趙國的盜賊全跑到燕國去了。趙國社會安定,路不拾遺,這是虞卿指教的結果啊。

寓意

盜不可賞,罰不可濫,賞罰要嚴明。要使社會安定,天下太平,就必須制定賞罰嚴明的法度,「賞禁僭,罰禁濫」,「立賞罰以勸懲善惡」,對貪得無厭的「盜賊」、醜惡行徑,決不可姑息遷就,任其肆意放縱,否則各種惡習醜行就會泛濫成災,如洪水決堤,紛至沓來,惡化了社會風氣,使[國家]]動盪衰亡,更無太平之日。

作者

劉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溫州文成縣南田人(舊屬青田縣)。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1]

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2]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明初詩文三大家[3]」。

《郁離子》的寓言體風格可謂「牢籠萬匯,洞釋群疑,辨博奇詭,巧於比喻,而不失乎正。」在這點上頗似《莊子》的語言風格,即汪洋恣肆、想象奇幻、文辭富麗、氣勢磅礴、感染力強。更為重要的是,《郁離子》還吸收改編了一些《莊子》的寓言來就事論理。

視頻

虞卿諫賞盜 相關視頻

來聽劉伯溫《郁離子》中「道士救虎」的故事!漲知識
陳勝華轉述<郁離子>新書發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