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藥師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藥師寺

圖片來自japan

藥師寺是一座位在日本奈良縣奈良市西之京町的寺院。與興福寺並為法相宗的大本山。本尊為藥師如來;開基(創立者)為天武天皇。建於天武天皇9年(680年)。於1998年,以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而列入世界遺產名單之中。

歷史

藥師寺,最初是天武天皇發願,由持統天皇藤原京修建的一座寺廟,718年(養老2年)遷至平城京,並進行了擴建。東塔被認爲是730年(天平2年)所建。當時的伽藍,富麗堂皇。

南大門內是中門,迴廊則將中門和講堂連接在一起,內側兼有金堂和東西兩塔,迴廊外講堂以北是食堂,其兩側則是僧坊,僧坊和講堂之間左右兩邊爲鍾樓和經樓。整體規劃調和而又富有美感,曾有著「堪比水底的龍宮」的美譽。973年(天延元年)食殿引發的大火,將金堂,東西兩塔以外的堂舍悉數燒毀。

隨後隨著時間的流轉,再建工程也不斷進行。到了鐮倉時代,東塔的東南處建造了東院堂(1733年(享保18年)朝向由南改西)。1528年(享祿元年),金堂、講堂、西塔、中門、僧坊又毀於戰亂,只有東塔和東院堂得以倖免。1545年(天文14年)雖建成了臨時金堂,1852年(嘉永5年)又建成了臨時講堂,但是已無法重現當年的風采了。

1971年(昭和46年),藥師寺的復原工作展開,顔色鮮亮的金堂、西塔、中門、迴廊現已完成,講堂仍在重建中。與這些嶄新的建築相比,保存至今東塔古色蒼然,巍然矗立在原地,東塔雖爲三重結構, 但各層皆附有「 裳層 」, 故狀似六層塔 ,美感十足。塔頂相輪上部的水煙由四片銅板拼合而成,上面鏤刻著在天空中飛舞的天女和童子,是不可多得的傑作。[1]

交通

從JR奈良站或近鐵奈良站乘坐開往六條山方向的巴士大約18分鐘在【藥師寺】站下車即是,或在近鐵西之京站下車即是。

影片

【藥師寺】1998年被認定為世界遺產的藥師寺。 建於680年,是奈良的代表性寺廟

參考文獻

  1. 藥師寺 Nara Travelers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