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藏木水電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藏木水電站
圖片來自BBC中文

藏木水電站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雅魯藏布江幹流上第一座水電站[1] ,位於雅魯藏布江中游桑日加查峽谷段,海拔約3200米。其主要用途是發電,共6台機組,總裝機容量為51萬千瓦。藏木水電站是西藏最大的水電開發項目,也是雅魯藏布江幹流上規劃建設的第一座水電站。藏木水電站是雅魯藏布江幹流中游桑日至加查峽谷段規劃5級電站的第4級,上游銜接街需水電站,下游為加查水電站。 藏木水電站位於西藏山南市加查縣拉綏鄉藏木村境內,地處雅魯藏布江中游桑日至加查峽谷段出口處,距拉薩市直線距離約140千米,壩址控制流域面積15.8萬平方千米,壩址處多年平均流量1010立方米/秒,工程開發任務為發電,兼顧生態環境用水要求。

水電站工程

藏木水電站位於西藏山南市加查縣拉綏鄉藏木村境內,距拉薩市直線距離約140公里。是雅魯藏布江中游桑日至加查峽谷段規劃的五級電站的第四級,加查峽谷是雅魯藏布江上的四大峽谷(分別有崗科峽谷、尼木峽谷、加查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之一,在37公里的範圍內落差達270米。峽谷內江水奔騰,有多處梯級瀑布,這裡時常會出現魚群逆水而上、跌落江中的景象,但是隨着水電站修建,這種景觀必將消失。 藏木水電站最大壩高116米,水庫正常蓄水位為3310米,相應庫容0.866億立方米,電站總裝機容量51萬千瓦。這與三峽水庫185米的壩高,393億立方米的總庫容,2240萬千瓦的總裝機量相比,規模還是小了很多。

藏木水電站為大II型工程。壩址控制集水面積157668平方公里,占雅魯藏布江中國境內全流域面積240480平方公里的65.6%,壩址處多年平均流量1010立方米/秒。工程位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加查縣境內,壩址距山南~林芝的省道S306線約7km,距加查縣城約17km。加查縣城距山南地區行署澤當鎮約140km,距拉薩約325km。 樞紐布置格局為重力壩+壩後式廠房,由左右岸擋水壩段、溢流壩段、廠房壩段、沖砂底孔壩段、壩後式地麵廠房、消力池和海漫等組成。大壩建基面高程3198.00m,最大壩高116m,壩頂總長度389.50m。壩體頂部寬度19.00m,最大底寬76.00m。水庫正常蓄水位為3310米,相應庫容0.866億立方米,屬日調節水庫。擋水壩段為左岸2個、右岸3個,最大壩高80m,壩體頂部寬度19.00m,最大底寬76.00m。 壩後式廠房內安裝6台85MW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510MW,引用流量1077.8立方米/秒,額定水頭53.5m,多年平均年發電量約25億千瓦時。

建壩爭議

印度正與國際社會就中國計劃在雅魯藏布江上修建水壩的傳言進行磋商,以保證水壩的修建不會對下游的印度產生影響。中國建設水壩以及從雅魯藏布江調水輸往乾旱省份的傳言遭到了印度東北部地區各級政府的抗議。有印度專家表示,中國修建水壩只不過是一項利用雅魯藏布江的發電工程,不會令雅魯藏布江改道,印度沒有必要恐慌。但也有印度專家稱,這項工程一旦啟動,將給生活在下游的數百萬印度民眾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功效

藏木水電站的建設有利於緩解西藏中部地區用電的緊張局面,有利於環境保護和加快西藏社會經濟發展,對維護西藏和平穩定等具有重要意義。電站的開建標誌着中國對雅魯藏布江幹流巨大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的正式啟動。藏木水電站是西藏「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是我國在雅魯藏布江幹流上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也是是西藏歷史上第一座大型水電站,是西藏電力發展史上由10萬千瓦級水電站到50萬千瓦級水電站的標誌性工程,具有里程碑意義。

生態環保

藏木水電站因其規模小,且地處人煙稀少地區,因此對生態影響相對較小。雅魯藏布江位於印度板塊歐亞板塊碰撞以及新特提斯洋閉合所形成的縫合帶上。其力學性質比較薄弱,加之多次構造運動,使得該縫合帶斷裂以前破碎帶較多,抗侵蝕能力較弱,於是水就沿該縫合帶侵蝕出一條河道,形成了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中游的加查峽谷形成與雅魯藏布江河道在此突然變窄有關。由於河道突然變窄,導致此處水的流速增大,其侵蝕能力和攜帶泥沙的能力增強,日積月累江水就在這個狹窄地帶,切割出了加查峽谷。

雖然雅魯藏布中下游峽谷有着豐富的水資源,但在開發利用中也要注意,這裡地質結構複雜,落差大,容易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需要在利用時加以重視。 有專家認為,對於今後雅魯藏布江的水電開發要做出深度評估。該電站的建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投資約3.2億元,建造了世界上海拔最高、亞洲落差最大的魚道;投資4800萬元,建成了西藏第一座且最大規模的魚類增殖放流站,每年投入600餘萬元用於培育、繁殖、保護當地土著魚種。

參考文獻

  1. 西藏藏木水電站現在怎麼樣?,每日頭條,201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