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延陀國是什麼國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薛延陀國 |
薛延陀國是什麼國家薛延陀,中國北方古代民族。亦為汗國名。原為鐵勒諸部之一﹐由薛、延陀兩部合併而成。最初在漠北土拉河流域,從事遊牧,役屬於突厥。[1]
薛延陀是東部高車一部落。曾經於南齊永明五年,隨阿伏至羅到準噶爾盆地建高車國。南北朝時遊牧於阿爾泰山西南,額爾齊斯河一帶,少數留在於都斤山。隋大業元年(605),鐵勒諸部奮起反抗西突厥暴政,共推契苾部首領契苾歌楞為易勿真莫何可汗,又推薛延陀部首領乙失缽為野咥可汗,於是乙失缽率部立庭燕末山(阿爾泰山支脈)遂成為鐵勒中強部。大業七年(611)西突厥射匱可汗立,勢復盛,契苾歌楞與乙失缽自動取消汗號,於是迄於隋唐之際,薛延陀與其它鐵勒各部,又受突厥統治。
據史書記載,薛延陀自稱「我鐵勒部人」。因此,一般都將其歸為鐵勒族中比較強大的一支。風俗大體與突厥族相同。柔然族強大時曾為其從屬。後來又歸於東突厥的控制之下。據新、《舊唐書》等文獻記載,薛延陀的先民曾與「薛」姓部落雜居,後來又吞併了稱為「延陀」部眾,因而號稱「薛延陀」。
唐朝貞觀初年,其首領夷男率領部眾7萬帳歸附突厥頡利可汗。唐太宗打敗頡利以後,轉而歸附於唐並在郁督軍山建立了薛延陀汗國。統治着「東室韋,西金山,南突厥,北瀚海」的廣闊地區。
貞觀二年(628)﹐西突厥大亂﹐乙失缽之孫夷男率領其部帳7萬重返漠北鄂爾渾河流域﹐暫附於東突厥頡利可汗(620~630在位)。時頡利政亂﹐薛延陀聯合附近九姓鐵勒中回紇等部共起反抗﹐受到突厥北邊鐵勒諸部落的擁護﹐共推夷男為首領。此年﹐唐太宗派將間道持詔書﹑鼓﹐封夷男為真珠毗伽可汗。夷男受命﹐遣使入貢。
次年夷男聯合回紇助唐朝攻東突厥﹐立牙帳於鄂爾渾河南郁督軍山﹐勝兵20萬。汗國疆域東起大興安嶺﹐西抵阿爾泰山﹐南界河套﹐北至色楞格河﹐境內包括回紇﹑仆固﹑同羅﹑拔野古﹑阿跌﹑霫諸部。東突厥破亡後﹐回紇勢力壯大﹐立牙帳於土拉河上﹐但仍附屬於薛延陀。當時﹐唐朝採取扶助回紇抑制薛延陀的政策﹐貞觀十二年﹐下詔封真珠毗伽可汗二子大度設﹑突利失為小可汗﹐各賜鼓﹐以分其勢﹔
翌年立頡利可汗的族人李思摩為可汗﹐建牙帳於河(套)南﹐名義上使其統治內遷河套南的東突厥舊部﹐實際上是監視薛延陀。因此﹐引起夷男疑懼﹐於貞觀十五年乘唐太宗封泰山之機﹐命長子大度設率回紇等部追擊李思摩﹐直抵長城﹐在山西朔州遇唐將李績大軍﹐大敗而歸。次年﹐夷男遣使於唐﹐獻馬3000匹﹐謝罪請婚。唐太宗以絕婚挫其勢。
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唐朝冊封薛延陀首領夷男為「真珠毗伽可汗」。當時,薛延陀的能戰之士有20餘萬,而且同活動在北方的回紇、仆骨、奚族等都有着密切的聯繫。薛延陀與唐朝之間也建立了聯姻關係,唐朝將新興公主下嫁薛延陀首領。
唐太宗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以前,汗國與唐朝的關係基本保持友好。
此後,因唐朝將東突厥的部眾安置在以「白道川」為中心的漠南地區,與唐朝產生矛盾,舉兵進攻駐牧於白道川的東突厥部眾。唐軍數路並出,與突厥、契丹、奚等聯合,迫使薛延陀離開白道川,並在「諾真水」一帶(位於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境內)與其交戰,擊敗了其首領大度設統領的部隊。
此後,薛延陀時叛時和,唐太宗貞觀十九年至二十年(公元645~646年)被唐朝滅掉,薛延陀汗國滅亡。其餘眾有的歸於後來的突厥默啜可汗,有的歸順了唐朝。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融合在其他各族之中。
貞觀十九年(645)﹐夷男死﹐嫡子拔灼自立為頡利俱利失薛沙多彌可汗。他乘唐太宗東征高句麗未還﹐引兵攻河南朔方郡﹐但唐朝有備﹐引兵北退﹔其內部因多殺貴臣﹐遂致騷亂。貞觀二十年﹐多彌可汗知大勢已去﹐自行遁去﹐後被回紇人所殺﹔國人另立夷男侄咄摩支為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遣使向唐朝表示「願保郁督軍山」。唐遣將李績征伐﹐遂滅其國。咄摩支於當年降唐﹐封后武衛將軍。原屬薛延陀統治的鐵勒各部附唐﹐「請置唐官」。
貞觀二十一年﹐唐於其地共置6府7州﹐各以其部首領為都督﹑刺史。又設燕然都護府於單于台(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以統上述6府7州。於是大漠南北均屬唐﹐而回紇於鐵勒諸部中始獨強。
在關係融洽時期,薛延陀經常以馬、牛、羊、駝、貂皮等進貢唐朝。數量之大,動輒數千,甚至數萬。由此可見其畜牧業和狩獵業的發展水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