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薛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薛康

來源網頁
出生 1958年10月
國籍 中國
知名作品



薛康,男,漢族,1958年10月生,遼寧義縣人,1984年12月參加工作,1994年12月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蘭州大學物理系理論物理專業畢業,理學博士。現任吉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委、吉林省主委。

人物履歷

1978.09-1982.01,東北師範大學物理系物理專業學習

1982.01-1984.12,東北師範大學物理系物理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4.12-1987.09,東北師範大學物理系助教、講師

1987.09-1990.09,蘭州大學物理系理論物理專業博士研究生

1990.09-1993.07,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博士後工作站學習

(其間:1991.10-1992.07,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1993.07-1997.03,東北師範大學物理系理論物理研究所副所長

1997.03-1999.01,東北師範大學物理系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

1999.01-2002.01,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

2002.01-2002.12,民進長春市委會主委、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

2002.12-2007.06,民進長春市委會主委、長春市政協副主席、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

2007.06-2008.01,民進吉林省委會主委、長春市委會主委、長春市政協副主席、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

2008.01-2010.01,吉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吉林省委會主委、長春市委會主委、長春市政協副主席、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

2010.01-2011.12,吉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吉林省委會主委、長春市政協副主席、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

2011.12-2013.06,吉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吉林省委會主委、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

2013.06-2017.12,吉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吉林省委會主委

2017.12-,吉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委、吉林省主委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30日,政協吉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薛康為省政協副主席。

科研方向

自1988年以來,主要從事理論物理領域中量子可積系統的研究。該研究方向的核心是由楊振寧(1967年)和Baxter(1971年)創建的 Yang-Baxter Equation(YBE) 。在此基礎上, Faddeev 等(1979年-1982年)建立了以RTT關係為標誌的量子反散射方法,構建了量子完全可積模型的基本理論框架,Drinfeld等(1985年)關於量子代數和Yangian的研究工作,將量子完全可積模型的理論擴張到辯子群,扭結理論、共形場論等研究分支。

與南開大學葛墨林教授等人合作,主要在量子代數、 Yangian理論及其物理模型應用上進行了長期的研究,並取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首先發現了辯子群的"非標準解", 2)創建了Yang-Baxteri z ation方案,3)將 Yang-Baxterization 方案推廣到具有邊界情況下的量子可積系統,4)首先將Feynman-Kaffman 圖應用於扭結理論,5)建立了Yangian與量子轉移矩陣的對應關係,6)構建了量子力學中的Yangian實現,並從量子可積的角度解釋了氫原子和磁單極 - 氫原子系統。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特別是楊振寧先生對上述研究工作給出如下評價:"他在國際上的重要研究方向,包括量子群、Yang-Baxter方程(YBE)、辯子群和Yangian方面等,都做了大量工作。尤以發現YBE之"非標準解"與"Yang-Baxterization"著稱於理論物理學界。近兩年對Yangian方面及其在物理模型中之應用,他又做了極好的工作"。

近幾年來,在YBE框架下,主要從事拓撲基的實現及其在物理模型中的應用方面的研究。在Berry相因子、量子糾纏和量子信息傳輸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科研成果

出版《楊-巴克斯特方程》、《量子力學中的楊-巴克斯特方程》兩部學術專著。

在國內外的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獎勵情況

1991年和1997年兩次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4年獲得霍英東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研究類)二等獎。

1996年獲得寶鋼教育獎。

1994年獲得吉林省第三屆青年科技獎。

人物評價

薛康是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吉林省英才獎獲得者、第一批和第二批省管專家。他的許多科研成果居國際領先地位,被國際物理界權威人士列為國際開創性工作,有"超級計算機"之美譽。楊振寧先生對薛康的科研工作和成果給予很高的評價,稱他是"中國少有的新理論方面的人才"。

薛康以學者的獨特思維和智慧積極參政議政,在歷次全國政協會議上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提案和建議,涉及教育體制改革、農村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師範教育等,受到新聞媒體和有關方面的廣泛關注。同時他在繁忙的學校領導工作和科研工作中能夠擠出許多時間,拿出許多精力從事民進工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