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門述晝夜分乘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薊門述晝夜分乘城》是一首明代古詩。明代詩詞不僅是文學藝術的產物,也是社會現實的反映。許多明代詩人通過詩歌抒發個人情感,表達對社會現象的看法。
在明初,一些詩人開始迴避社會現實,更多地發出位卑諫勿直,直諫君心疑的個人感慨,抒寫世路劍關險,吾志在山林的退隱情懷。而在後期,隨着政治形勢的變化,出現了一些漸漸不滿前七子詩風、尚能卓然自立的詩人,如楊慎[1]、高叔嗣、薛蕙、王廷陳等,他們的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實和個人情感。
“ |
晝夜分乘城,一卒守數陴。 落落似晨星,跡遠寧附麗? 弧戟蘚半侵,刁斗音空齊。 修築十載余,但見來胡兒。 治險既艱難,恃險亦傾危。 莫謂兩無益,誰從求端倪? 兼之制外役,使者紛路歧。 嚴工即復停,且逐使者馳。 終歲苦莫陳,無能揚雙眉。 士困每不堪,邊臣尤失意。 俸給未或敷,曷由章厥志? 俯仰苟混淆,曷由措厥事? 廉毅天降衷,豈無平旦氣? 濁水視清塵,飛沉兩暌異。 嗟嗟佐吏威,揚鞭動恣肆。 道左貴鴟蹲,庭前愛狐媚。 由是裨校流,上及參游輩。 奔走車塵前,屈體若僮隸。 恃操榮辱柄,睚眥立傾置。 忽薰倏為蕕,當路安得識? 傷哉七曜明,難悉覆盆翳。 主吏尚不免,詎暇問入衛? 將欲列守陴,邊工胡敢廢? 將欲練備虜,邊工胡能暨? 將欲罷邊工,戰守勢軒輊。 |
” |
— [明代]戚繼光 |
明代詩詞反映社會現實的意義
明代詩詞是明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展現了當時文人的才情和情感,也深刻反映了社會現實和人民的生活狀態。明代詩詞的意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 反映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
明代社會存在着諸多矛盾,包括階級矛盾、土地兼併問題、農民起義等。文人們通過詩歌來表達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和對人民的同情。例如,有些詩作描寫了農民的艱辛生活和農民起義的原因,表現出對農民的深切同情。
2. 揭露官場腐敗和社會不公
明代的官場存在着許多腐敗現象,如貪污受賄、官僚作風等問題。文人們通過詩歌來揭露這些不公現象,對官場的腐敗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例如,有些詩作通過對官員生活的描寫,揭示了官場的黑暗面。
3. 反映社會變遷和人民生活
明代社會經歷了許多變遷,包括政治制度的變革、經濟的發展、文化的交流等。文人們通過詩歌來記錄這些變化,反映了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例如,有些詩作描寫了城市經濟的繁榮和市民的生活狀態。
4. 表達文人的情感和理想
明代文人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理想,抒發了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等。這些詩作不僅具有文學價值,也體現了文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綜上所述,明代詩詞不僅是文學藝術的瑰寶,也是研究明代社會歷史的重要資料。它們反映了明代社會的各個方面,表達了文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人民疾苦的同情。通過閱讀和研究這些詩作,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社會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2]。
參考文獻
- ↑ 明代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搜狐,2019-08-28
- ↑ 第九講:明代文學,搜狐,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