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蒲城縣王鼎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蒲城縣王鼎紀念館為了迎接香港回歸,紀念抗英名相王鼎尸諫155周年,1997年6月26日,王鼎紀念館在他的故鄉陝西蒲城初步建成。

地理位置

王鼎紀念館位於蒲城縣內達仁巷54號,原址系王鼎的出生地。

建館由來

1997年4月17日,王鼎第六代後裔王麗女士,遵照先父原陝西省政協副主席王菊人的遺願,將這所占地面積1063平方米,房屋十多間的故居正式捐贈給國家,用於開辦王鼎紀念館[1]

館舍介紹

紀念館大門兩側是「五好家庭」全國代表袁世清同志擬寫的對聯「血濃於水,道光憒庸失王土,喪主權,青史悲鳴文死諫;葉繫於根,共和鼎盛雪國恥,園缺鏡,香港回歸告忠魂。」紀念館二門的門楣上懸掛着陝西省省長程安東同志題寫的黑底金字橫匾《王鼎紀念館》;門兩側是本縣書法名人賀鍾秀書寫的對聯:「死末完節莫謁王,生不全忠休朝鼎」。

一進王鼎紀念館大門,正中置有3.6米高的王鼎半身立姿塑像,塑像呈古銅色,由國家級美術師陝西省雕塑院院長王天任親手雕塑,其神態逼真,形象偉岸。他頭冠一品花翎頂戴,身着長袍官服、朝珠,右手壓案,指關節暴起,左臂背後,緊握拳頭皺眉注視前方,似乎是正望着林則徐虎門銷煙,又似是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和回天無術的悲憤無奈,又似乎是正思着民族安危……塑像身後,立有有關王鼎的碑記,是群眾聽建紀念館而捐贈。中央兩側一側展有王鼎生平事跡,一側設有觀眾休息室和紀念品出售部。上房內陳列有王鼎家譜[2]、書信遺稿、遺物和道光皇帝為王鼎七十壽辰書寫的壽匾「靖共篤祜」,王鼎為本族叔母吳孺人書寫的「賢孝可風」木匾以及林則徐在蒲城期間書寫的匾額「觀察第」、「味蘭書屋」、「槐蔭山房」、「慈惠徽音」等諸多墨寶。王鼎生平事跡展室中還有通過大量文字、照片、圖表和實物,形象生動地展示了王鼎一生的歷史業績。

視頻

蒲城縣王鼎紀念館 相關視頻

蒲城王鼎紀念館
陝西蒲城王鼎故里紀念館

參考文獻

  1. 新形勢下革命紀念館的社會意義,豆丁網,2015-05-20
  2. 家譜發展史(上),搜狐,201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