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蒜苔種植方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蒜苔種植方法

蒜苔種植方法
原圖鏈接

蒜薹(蒜苔),又稱蒜毫。它是從大蒜中抽出的花莖,人們喜歡吃的蔬菜之一。蒜薹在中國分布廣泛,南北各地均有種植,是蔬菜冷藏業中貯量最大、貯期最長的蔬菜品種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蒜薹(蒜苔)

外文名:garlic shoot( garlic scape )

別 名:蒜毫

拉丁學名:galic bolt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百合目

亞 目:百合亞目

科:百合科

族:蔥族

屬:蔥屬

種:蒜

分布區域:平原地帶

拼 音:suàn tái

形態特徵

蒜薹(蒜苔),即大蒜的蒜薹,包括花莖和總苞兩部分。苔苞是大蒜花莖頂端的總苞,內含發育不全的花序。

分布範圍

江蘇省射陽縣被國家命名為「中國蒜薹之鄉 」,是蒜薹及蒜頭的主要產地。另外山東萊蕪、金鄉、江蘇邳州、河南杞縣、中牟均是蒜薹和蒜頭的主產區。河北省永年縣、大名縣也以大蒜為主要產物。蒜分兩季蒜薹和蒜頭。蒼山大蒜以生產蒜薹為主,成熟大蒜的個頭比較小,濟寧曲阜市也是以蒜薹為主的商河大蒜品種。河北永年及商河蒜薹質量好,一般是恆溫庫儲存到春節銷售,商河縣蒜薹保質良好。由於商河大蒜具有香、辣、郁、粘的特點,因含大蒜素明顯高於其他產區而被譽為「天下第一蒜」。所產大蒜均為國家出口的優質大蒜,蒜為白皮,頭大瓣齊,皮薄如紙,清白似玉,粘辣清香,營養豐富。

蒼山大蒜含有的17種可測氨基酸中,除胱氨酸外,其他16種均比其他大蒜的含量高39.2%,可供人體直接吸收的氨基酸比其他大蒜多51.5%。

已形成一條龍生產,包括蒜薹、大蒜的保鮮以及蒜米速凍、醃漬、蒜片、蒜粉、蒜油、蒜汁等深加工和外貿出口;還有一些企業正在利用生物分離技術,提供大蒜素等生物產品,製成大蒜膠囊、飲料、大蒜精等。經過這樣專注於一業的發展,商河縣現已享有「天下第一蒜」、「大蒜之鄉」的美譽,產品遠銷韓、日等國,許多客商都慕名而來,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和知名度。

主要價值

蒜薹性溫,具有溫中下氣,補虛,調和臟腑,以及活血、防癌、殺菌的功效,對腹痛、腹瀉有一定療效。

殺菌作用

蒜薹含有辣素,其殺菌能力可達到青黴素的十分之一,對病原菌和寄生蟲都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可以起到預防流感,防止傷口感染和驅蟲的功效。

蒜薹中所含的大蒜素、大蒜新素,可以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霍亂弧菌等細菌的生長繁殖。

通便防痔

蒜薹外皮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刺激大腸排便,調治便秘。多食用蒜薹,能預防痔瘡的發生,降低痔瘡的復發次數,並對輕中度痔瘡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種植時間

蒜苗在我國南北皆有種植,它喜溫暖環境,耐寒力較弱,所以在冬季或寒冷地區不適宜種植,但高溫對其生長也有一定影響,所以一般在春秋季節種植。當然隨着大棚技術的面試,很多蔬菜可反季節種植,蒜苗也是可以的,它的長勢較強,可重複多年生長,經濟效益更高。[1]

種植技術

一、選用良種   

選擇以收穫蒜苔為目的的品種,我省目前首選"高密四六瓣"、"安丘白皮"、"蒼山大蒜"等品種。

二、精選蒜瓣   

選擇瓣大而勻稱、色白、莖盤好、無霉爛的蒜瓣,去除小瓣、夾芯瓣、變黃瓣、失水瓣,每百瓣蒜重400g以上,667m2用種量160kg以上。

三、整地施肥

選擇土質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嚴禁使用前茬是大蔥、洋蔥、大蒜、韭菜的地塊。深耕25cm,耕翻前每667m2用雞糞3m3、三元複合肥50kg、稀土微肥3kg作基肥。做成畦面寬1.2-1.5m,畦埂寬25-30cm的平畦。  

四、蒜種處理   

1、剝去莖盤。用手把蒜瓣的莖盤剝去,有利於早生根。

2、剪皮露尖。用剪刀剪去蒜瓣的尖皮,露出尖肉,有利於出芽。

五、播種   

1、播種時期。山東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種,以使植株冬前能達到一定的生長量,否則產量低。

2、株行距。行距18-20cm,株距6-8cm,如選用"高密四六瓣",667m2栽5.8萬-6萬株;用"蒼山大蒜"667m2栽5萬-5.2萬株。   

3、播種方法。行距較寬時,可開溝點播,溝深6-7cm,按株距要求下種,種瓣直立插入溝底鬆土中,然後摟平,使種瓣頂部蓋土厚3cm。行距較窄不便開溝時,可用插孔器播種。插孔器是釘在一塊木板上的一排手指粗細的長6-7cm的短木棍,然後安上木柄以便操作。播種時用插孔器打孔,然後把蒜瓣放入孔內,用小木棍或手指把蒜瓣壓入孔底部,用土填實孔眼。   

4、澆水覆膜。播完種後,用石滾順畦鎮壓一下,使土壤上實下松,地面平實,然後大水漫灌。水滲下後,及時壓上除草膜或黑色地膜。以減輕草害。然後用土壓實地膜,使地膜緊貼地面,蒜芽出土時可自動頂破薄膜生長,若不能自己破膜,仍需人工破膜。   

六、幼苗管理

1、澆越冬水。在小雪前可澆1次越冬水,以利越冬。

2、春季生長管理。3月上旬,日平均氣溫達到7℃時,幼苗開始返青生長。此時儘量不要澆水,直到發棵生長前才進行澆水,並隨水施入尿素10kg、氯化鉀10kg。   

七、發棵期管理   

1、水肥管理。進入4月份,植株開始發棵,這時平均氣溫在13-20℃,此時生長很快,需肥水量很大,因而4月上旬隨水667m2施入尿素10-15kg、氯化鉀10kg,4月底667m2再隨水施入尿素10-15kg、氯化鉀10kg。發棵期一般每8-10天澆水1次,保證土壤見干見濕,水分過小或過大都易引起植株早衰。   

2、防治病蟲害。返青後發棵前是蒜蛆產卵的時期,可用辛硫磷防治。如發生白腐病干腐病,可噴施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1-2次防治。    八、抽薹期管理

抽薹期是大蒜需水最多的時期,此時葉片完全形成,天氣炎熱,植株蒸騰量和土壤水分

蒸發量也隨之增大,要5-6天澆水1次,保持地面濕潤,促進蒜苔生長發育,採收前3-4天,停止澆水。   

九、蒜苔採收   

蒜苔應適時採收,過早不易採收蒜苔,從而降低產量,過晚則易木質化。收穫適期為總苞變白,上部薹身由直變彎。宜在午後採收,此時植株薹身輕度萎蔫,韌性增加,可減少斷薹。也可用針在葉鞘部豎直劃一下,然後向一側拉薹,這樣可提高產量20%以上,但此法採收的蒜苔不宜冷藏,應引起注意。蒜苔採收後應立即施1次氮肥,可用碳酸氫銨10-15kg/667m2,施肥後澆1次透水以促進蒜頭生長。[2]


相關視頻

這就是你們愛吃的蒜苔,原來是這麼種植出來的,真的是讓我開眼界了


農家蒜苔怎樣抽不會斷?用對方法是關鍵,既不傷苗效率又高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