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薩哈林旅行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契訶夫唯一非虛構作品,被他自稱為散文衣櫥里的「粗硬的囚衣」,旅行文學的必讀之作。

❈ 這是關於一次救贖之旅和朝聖之旅的遊記,也是認識和理解19世紀俄國社會面貌、民眾生活的珍貴史料。曾獲得村上春樹、金宇澄、遲子建等眾多著名作家盛讚。

❈ 本書包含北大歷史學教授羅新專門為此版本撰寫的導讀,以及刁紹華先生和姜長斌先生解讀本書的長文。本書正文之前,收入兩位譯者翻譯的契訶夫旅行隨筆《寄自西伯利亞》,作者以詩意的筆觸講述了他去往薩哈林途中的所見所聞,是《薩哈林旅行記》的重要補充。

俄蘇文學的經典之作和契訶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1890年,契訶夫從莫斯科啟程來到薩哈林島,目的是了解當地的生活和當地人的命運。他在薩哈林島做了詳細的人口調查,了解了當地居民的家庭、勞動、思想等等情況。歸來後,他寫出了《薩哈林旅行記》,於1895年出版。這本書融匯了描寫、議論、抒情多種筆法,包羅了豐富的一手和二手材料,並塑造了許多生動豐滿的人物形象,表達了作家對當地普通民眾艱辛生活的深切同情。不僅如此,薩哈林島的經歷,也治癒着契訶夫精神上的危機,為他和更多的俄國知識分子帶來了新的對於社會和生命的看法。這次旅行後,契訶夫決定「生活在人民中間」。

契訶夫是我最喜愛的作家。

——魯迅

契訶夫是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俄羅斯文學界的花冠。

——瞿秋白

我有一個印象:每個人在契訶夫的面前都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願意變得更單純、更真實、更是自己的欲望。

——高爾基

契訶夫的《第六病室》和《薩哈林旅行記》是傑作。能夠把小人物的命運寫得那麼光彩勃發、感人至深,大概只有契訶夫可為。

——遲子建

在薩哈林島上待的3個月期間,契訶夫採訪了幾千名囚犯,每天工作18個小時,用他為自己研究所印製的卡片,記錄了所有的訪談細節。那裡的官員十分好奇他是如何這麼輕易就取得了犯人的信任,這或許是他行醫生涯中所練就的能力。他用樸素的紀實風格寫就了《薩哈林旅行記》,這部真實性無可置疑的權威之作。

——奧蘭多·費吉斯(《娜塔莎之舞》作者,英國歷史學家)

有着我以為人類小說歷史上最乾淨最清澈眼睛的契訶夫,毫不費勁就抓到薩哈林那種獨特的荒蕪,直指人心深處的完全絕望荒蕪。

——唐諾

契訶夫《薩哈林旅行記》我讀過多遍,每一次都能聽到作者的心跳。

——金宇澄

作者簡介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1860—1904),俄國作家、劇作家,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與法國的莫泊桑、美國的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小說《小公務員之死》《萬卡》《變色龍》《普里希別葉夫中士》《第六病室》《帶閣樓的房子》《農民》,戲劇《伊凡諾夫》《海鷗》《萬尼亞舅舅》《三姊妹》《櫻桃園》等。1890年,在赴薩哈林旅行和考察後,契訶夫寫出了他一生中唯一的非虛構作品《薩哈林旅行記》。艱辛的旅程、對於生活的切近體察讓契訶夫決定「生活在人民中間」。薩哈林之行促成了作家在精神上和藝術上的成熟。

刁紹華(1934—2001),曾任黑龍江大學中文系主任,黑龍江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曾主編《外國文學大詞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譯有梅列日科夫斯基的長篇三部曲《基督與反基督》、《村中三日:列·托爾斯泰散文集》、《獄中家書: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集》等。

姜長斌(1935—2009),畢業於哈爾濱外語學院俄語專業,曾任黑龍江大學俄羅斯問題研究所所長,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蘇聯早期體制的形成》《冷戰時期中美關係再探討》等。曾譯有岡察洛夫《巴拉達號三桅戰艦》、列昂諾夫《俄羅斯森林》等。

原文摘錄

我深信,再過五十至一百年之後,人們看待我們現行的終身性懲罰,會不理解和感到難堪,猶如我們現在看待劓鼻或剁掉左手手指一樣。我同樣也深信,不管我們如何真誠而明確地意識到諸如終身性懲罰這類過時現象的落後性和偏狹性,我們也完全無力解除災難。要想用某種較為合理和公正的手段來取代終身性懲罰,我們目前知識不足,經驗不夠,從而也缺乏勇氣。在這方面的一切嘗試都不堅決,而且片面,只能引導我們犯嚴重錯誤和走向極端一所有的舉動只要不是建立在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都必定會有這樣的下場。對於俄國來說,什麼更為合適一監獄還是流放?我們現在甚至無權解決這個時髦的問題,因為我們完全不了解什麼是監獄和什麼是流放,不管這是多麼叫人悲傷和感到奇怪。請您瞧瞧我們關於監獄和流放的著述吧,真是叫人寒磣!兩三篇小文,兩三個作者的名字,空空如也,仿佛俄國根本就沒有監獄,沒有流放,沒有苦役似的。任何一個罪犯都是社會的產物一一我們思想界把這句話已經重複子二十到三十年,可是他們對這個產物卻無動於衷!對關押在流放地並在這裡受着熬煎的人如此冷漠,這在一個基督教的國度里和基督教的著述里都是不可理解的,其原因則在於我們俄國的法官異常無知。他所知甚少,而且不無職業的偏見,正像他所明笑的贓官一樣。他通過大學考試,只是為了審判別人並且判處他監禁和流放;擔任公職,領取薪俸,他只管審判和判刑,至於罪犯在判決之後到哪裡去和去幹些什麼,監獄是什麼,西伯利亞是什麼,他則一無所知,毫無興趣,這都不屬於他的職權範圍。這已是押解人員和紅鼻子獄吏的事了! 我把短皮大衣鋪在地板上,躺下,把蠟燭放在身旁。彼得•彼得羅維奇抬起頭來看着我。 「我想要給您講講……」他小聲地說,怕主人聽見,「西伯利亞這裡的人都愚昧無知,沒有才幹。從俄國給他們運來短皮大衣、印花布、餐具、釘子,可是他們自己卻什麼也不會幹。只會種地和運送旅客,再就什麼都不會了……就連捕魚都不會。這些人真沒意思,別提他們多麼沒意思了!你跟這種人生活在一起,只能無限地發胖,而對於心靈和頭腦,什麼也沒有,就跟吃的一樣!看着都叫人可憐,先生!這裡的人本來也還不錯,心軟,不偷竊,不欺侮人,也不怎麼酗酒。是金子,但不是人,您瞧,一文不值,沒有任何益處,像只蒼蠅,也可以說,像只蚊子。你問問他:『你為什麼活着?』」 「人幹活,吃得飽,穿得暖,」我說,「他還有什麼可需要的?」 「他畢竟應該懂得,為了什麼需要而活着。在俄國必定都懂得!」 「不,不懂得。」 「這絕對不可能。」 彼得•彼得羅維奇想了一下說,「人不是馬。在我們整個西伯利亞都沒有真理。如果說從前有過,早就被凍死了。人也正是應該尋找這種真理。我是個莊稼人,有錢,有力量,跟陪審官有交情,明天就能讓這家主人傾家蕩產,讓他死在監獄裡,他的孩子們到處流浪。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約束我,沒有任何東西能保護他,因為我們生活沒有真理……就是說,戶口本里寫着我們是人,是張三或李四,可是一辦起事來,我們就成了狼。再譬如說,在上帝的言論里……這不是兒戲,是嚴肅認真的,這家主人就寢時只是在前額上劃三下十字,這就完事了,掙了錢,把它藏起來,等到攢夠八百,便又去購買新馬,可是他應該問問自己,這是為了什麼?這些東西是帶不到那個世界去的!即使他問了,也不會明白,頭腦不夠用。」

書評

《薩哈林旅行記》,契訶夫筆下呈現的流放與苦役的俄羅斯之島。 不得不說,整本書的冷靜記錄風格,偶爾在文字里表露的有節制的感傷之情,交織在一起,非常動人。既然俄國的知識分子都說流放制度野蠻、不人道,為何不親自去到島上看看再發表看法?那時的薩哈林島就算是人間地獄,契訶夫也要去親自看看。一直以行醫、寫作為生的契訶夫,把外科醫生拿手術刀時的冷靜、細緻、慎重與文學家深刻入微的觀察、體會、理解結合在一起,走遍了狹長的薩哈林島,寫出了這個流放之島的地理、風土、居民、氣候、監牢、疾病、墾殖、原住民、與周邊國家關係種種,並沒有太多憤慨的道義上的抨擊,而是把批判的態度融入冷峻、同情的描寫與記錄當中,文字讀來硬朗真實。書出版後,契訶夫自己說」我很高興在我散文的衣櫥里掛上這件粗硬的囚衣。」 就是編織這件粗硬的囚衣,使他寫作中的人道主義信念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和淬鍊。

薩哈林島上有許多苦役犯,看守犯人的士兵、官長,也有少數自由居民,苦役期滿後的犯人可以轉為自由民。但無論是哪個群體,朝思暮想的都是逃離這個多霧、寒冷的島嶼。無法自由選擇自己的命運,令苦役犯與他們的看守成為同一類人——薩哈林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的囚徒。自由民也好不到哪裡去,名義上的自由不過是苦役轉為強制殖民而已,帝國的統治可以強迫這些人留下,從事惡劣自然條件下難以發展的農業或畜牧業,代價卻是這些需要有心經營的事業永遠奄奄一息、毫無起色,三五年後便人去樓空,迴轉大陸的自由民也帶走了成熟的農耕畜牧技術,新的自由民需要從頭摸索新的生存方式,開始一種毫無希望的輪迴。人們對帝國加諸頭頂的暴政(苦役犯制度和殖民政策的雙重約束),就是以這樣消極、懶怠、毫無建設的方式進行不自覺的反抗。

這樣的態度也決定了他們低劣的毫無尊嚴的生存,隨意組合的家庭,絕望的精神狀態,沒有物質更沒有溫暖的情感,沒有活力也沒有追求生活的動力,湊合着活下去。這些都看在契訶夫的眼睛裡,成為人類以統治的名義粗暴裁決、懲罰他人的流放制度的極端惡果。

我在想,寫這本書的契訶夫,他的心會不會一直隱隱作痛? 然而,即使契訶夫看到了這一切醜陋、貧乏、暗淡,看到了數不清的人間暴行(這些暴戾惡行在俄羅斯本土並非存在,只是在薩哈林,它們被放大了許多倍。),他也沒有變得激憤,喪失理智和最寶貴的同情心,他還是在細緻地觀察、解讀,發現一點一滴的美好—— 整飭優美的阿爾科伊河谷開墾區、靠着主人勤奮與知識種出來的蔬菜瓜果、雖然進步緩慢卻也逐步改善的苦役犯居住條件、苦役犯組合家庭中也有罕見的愛情、孩子是維繫流放者活下去的重要精神支柱…… 他也看到了島嶼上古老的愛奴人(即阿依努人)的善良和不幸,就這樣,他在籠罩在這個島嶼上的陰霾苦難中始終保持清醒與溫暖的心懷,如此他看到了這些微弱但不滅的人性之光。 在很多章節,面對島上各種複雜問題,他都給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設性意見,尤其是最後一章,他以一個醫生的專業見解給出的薩哈林流放犯疾病衛生報告,詳盡、清晰,極高的專業水準,特別感動人心。在前面的章節,作為一個作家,他關心人的精神、尊嚴、群體社會組織對個人的影響(比如流放犯的家庭、自由民的村屯狀況),關心氣候、土壤、出產、漁業、礦業、大自然的一切變化。他目睹、思索、分析、理解,他一定太累了—— 面對盤根錯節、積重難返的苦役制度與現狀,他難道沒有生出「人力無可回天」的感慨嗎?也許,他最後只能悄悄返回他最初的職業生涯,關心人本身,關心這個上帝賦予的造物的精密肉身,解除它最切身的病痛。這是對每一個理應活在世上的人的最低限度但也是最有必要的關懷。 從薩哈林返回後,契訶夫寫出傑作《第六病室》,那裡面複雜的人道觀念已在這旅行記中初現端倪。 這就是契訶夫,他從不大聲激烈地主張什麼反對什麼,他深入現實,接受、分析、了解,進而去理解,以發自內心的真誠、理智去愛這個背負着帝國雄圖大略、官僚桎錮、奴役與麻木的苦難深重的祖國。 這是一本苦澀憂鬱的旅行記,但因為契訶夫對人性、尊嚴的深刻理解,它成為一本透着溫暖的同情之書。讀着它,真的象在大雨滂沱天,觸摸到一件粗麻衣裳,貧乏、困頓中總有一點點的暖意從指尖傳來。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