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野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菜野螟 |
![]() |
中文學名:菜野螟 拉丁學名:Mesographe forficalis linnaeus 別 稱:白菜葉螟、甘藍螟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昆蟲綱 目:鱗翅目 科:螟蛾科 |
菜野螟:昆蟲名,為鱗翅目,螟蛾科。分布在黑龍江、內蒙古、河北、山東、山西、陝西、江蘇、四川、廣東、雲南等省區。危害白菜、蘿蔔、甘藍、西洋山嵛菜、芹菜、酸模、播娘蒿等。危害幼苗的心葉和葉片,使生長點被破壞而停止生長或萎蔫死亡,造成缺苗斷壟。 [1]
菜野螟形態特徵
成蟲翅展25~29毫米,棕褐色。頭褐色,兩側具白鱗毛,前額傾斜,觸角微毛狀,下顎須褐色,腹部淡褐色,前翅略紅,翅脈淺紅色,內橫線褐色,鋸齒狀。
中室翅角具2個褐色斑相連,邊緣顏色較深,中間灰色。後翅淺黃色,外橫線、外緣線彎曲呈細波紋,沿翅外緣中央具深褐色點1個。
菜野螟生物學特性
1年生2代,部分3代,末齡幼蟲在葉片下吐絲結橢圓形絲質繭越冬,翌春化蛹。成蟲羽化出現在4、5月和8、9月間,白天隱蔽在雜草間不活動,黃昏或夜間撲向光源;
雌蛾羽化後5~11天產卵,把卵產在葉片上,2~17粒成堆,進入6月幼蟲孵化,幼蟲期19~22天。
菜野螟防治方法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5%銳勁特懸浮劑1500倍液、48%樂斯本乳油600倍液、40%甲基異硫磷乳油2000倍液、50%滅多威乳劑600倍液、0.6%苦參鹼水劑800倍液、80%辛硫磷乳油2500倍液、25%滅幼脲3號懸浮劑500倍液、70%艾美樂水分散顆粒劑10000—15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1000—2000倍液。下午5時左右噴施。
分布區域:
黑龍江、河北、四川、廣東、雲南等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