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蓮錢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蓮錢草又名金錢草,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根須狀,黃白色。有解熱鎮咳解毒止痛之功效。

形態特徵

多年生蔓生草本。莖柔弱,平臥延伸,長20-60cm,表面灰綠色或帶紅紫色,全株無毛或被疏毛,幼嫩部分密被褐色無柄腺體,下部節間較短,常發出不定根,中部節間長1.5-5(-10)cm。葉對生;葉柄長1-3cm,無毛;葉片卵圓形、近圓形以至腎圓形,長(1.5-)2-6(-8)cm,寬1-4(-6)cm,先端銳尖或圓鈍以至圓形,基部截形至淺心形,稍肉質,透光可見密布的透明腺條,干時腺條變黑色,兩面無毛,有腺毛。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1-5cm,通常不超過葉長,花梗幼嫩時稍有毛,多少具褐色無柄腺體;花萼長(4-)5-7(-10)mm,5深裂,分裂近達基部,裂片披針形,橢圓狀披針形以至線形或上部稍擴大而近匙形,先端銳尖或稍鈍,無毛,被柔毛或僅邊緣具緣毛。花冠黃色,輻狀鐘形,長7-15mm,5深裂,基部合生部分長2-4mm,裂片狹卵形以至近披針形,先端銳尖或鈍,具黑色長腺條;雄蕊5,花絲長6-8mm,下半部合生成筒,花葯卵圓形,長1-1.5mm;子房卵球形,花柱長6-8mm。蒴果球形,直徑3-5mm,無毛,有稀疏黑色腺條,瓣裂。花期5-7月,果期7-10月。

分布範圍

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及台灣省均有分布。廣布於兩半球熱帶亞熱帶地區。

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及台灣省、兩半球熱帶亞熱帶地區。雲、貴、川地區。野生和人工種植。

主要價值

主治

用於肝膽結石尿路結石,熱淋,黃疸。金錢草有良好的利濕退黃及排石通淋作用,治肝膽結石及黃疸,可單用該品煎湯代茶飲,或配伍茵陳鬱金大黃等以增強清利肝膽及排石作用。 治石淋、熱淋亦可單用取效或與海金沙、雞內金、石韋等同用,以增強清下焦濕熱、通淋排石之功;石淋兼有腎虛見症者,可與補腎之桑寄生、胡桃仁等配伍應用。 用於瘡毒癰腫,乳癰,火丹,毒蛇咬傷及跌打損傷。金錢草有解毒散瘀,消腫止痛之功,常用鮮品內服或外敷,可單用鮮草搗汁飲,或搗敷患處,亦可與野菊花、蒲公英、萬年青等同用以加強清熱解毒作用。 此外,金錢草用於水腫、臌脹,內服、外敷均有利尿消腫之功,用於肺熱咳嗽,小兒高熱,是取其清熱解毒作用。

藥方

  1. 金錢草治黃疸初起,又治脫力虛黃:神仙對坐草三葉,白荷包草、平地木、茵陳各15克。水煎分三服,早、中、晚下。(《百草鏡》)
  2. 金錢草治毒蛇咬:神仙對坐草搗汁飲,以渣敷傷口。(《祝穆試效方》)
  3. 金錢草治腹水腫脹:過路黃鮮草適量,搗爛敷臍部。(《上海常用中草藥》)
  4. 金錢草治一切疝氣:仙人對坐草、青木香。二味搗汁,沖酒服。(《劉羽儀經驗方》)
  5. 金錢草治石淋:過路黃50克,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6. 金錢草治膽石病:大金錢草、狗寶。研末,蒸豬肝服。(《四川中藥志》)
  7. 金錢草治跌打損傷:過路黃鮮全草,洗淨,搗汁一小杯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8. 金錢草治疔瘡:過路黃搗汁,兌淘米水或酒服。(《湖南藥物志》)
  9. 金錢草治骨折:四川大金錢草、二郎箭、見血飛,大血藤皮。研末,調麻油包患處。(《四川中藥志》)
  10. 金錢草治腎虛水腫:四川大金錢草、小茴香。燉豬蹄子服。(《四川中藥志》)

繁殖方法

因種子很小,不易採集,苗期生長緩慢,故生產上一般多採用扦插繁殖。南方在5-6月,北方在7-8月植株生長茂盛時,將匍匐莖剪下,每3-4節剪成一段,作為插條。在整好的畦上,按行株距各約20cm開淺窩,每穴栽插2根,入土2-3節,露出地面1-2節,用上壓緊,然後蓋拌有人畜糞尿的重土1層,約1.5cm厚。扦插後,如天旱無雨,要澆水保苗,以利成活。

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

在發出新葉時,要施清淡人畜糞水1次,如有缺苗,要及時剪取較長插條補苗,蔓長20cm左右時,中耕除草1次,培土1次,並追肥1次。每1hm(2)每次施清淡人畜糞尿15000kg左右。 在秋季收穫後,也要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以後每年3-4月及每次收穫後,都進行中耕除草和追人畜糞尿1次。

病害防治

蟲害有蛞蝓及蝸牛,可在早晨撤生石灰粉防治。 [1]

多圖

蓮錢草功效作用有哪些

  1. 治黃疸、臌脹:連錢草七至八錢,白茅根、車前草各四至五錢,荷包草五錢。共煎服。
  2. 治腎炎水腫:連錢草、扁蓄草各一兩,薺菜花五錢。煎服。
  3. 利小便,治膀胱結石:連錢草、龍鬚草、車前草各五錢。煎服。
  4. 治瘧疾:一瘧發前用連錢草七葉為丸塞鼻中。二連錢草一兩五錢至三兩。水煎,分兩次服,每日一劑,連服天。
  5. 治傷風咳嗽:鮮連錢草五至八錢(乾的三至五錢)(洗淨),冰糖半兩。酌加開水,燉一小時,日服二次。
  6. 治胎咳、子腫:團經藥、尖驚藥、大莧菜、花蝴蝶各三至五錢。燉肉或雞吃。
  7. 治白帶:團經藥五錢,杜仲三錢,木通一錢五分。煎水加白糖服。
  8. 治月經不調,小腹作脹:團經藥、對葉蓮各三錢,大葉艾二錢。泡酒吃。
  9. 治風濕性關節炎:團經藥,捶絨酒炒熱,外敷。
  10. 治小兒疳積:連錢草三錢,加動物肝臟適量,燉汁服。
  11. 治瘡癤、腮腺炎、皮膚撞傷青腫:鮮連錢草搗爛外敷。
  12. 治白虎丹:鮮車前草、遍地香。洗淨搗爛,少加白酒,絞取汁,鵝毛蘸搽患處。
  13. 治濕疹、膿庖瘡。稻田皮炎:鮮連錢草、野菊花各半斤。加水煮沸,乘熱反覆擦洗患處(有膿皰者必須挑破膿皰),再用痱子粉或牙粉撒布潰破處,每天一次。如三次見效不顯,可加木槿皮或葉半斤同煎洗。
  14. 治瘡疥:鈸兒草,加鹽少許,搓熟頻擦,全化,然後洗浴。若用煎冼,反不見效。
  15. 治蛇咬:連錢草生藥鮮吃,並搗爛敷傷口。[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