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蓮池區西關街道

蓮池區西關街道,隸屬於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地處蓮池區西部,東起恆祥南大街,西鄰百花鐵路,南至一畝泉河,北至七一中路。駐地設在雙彩街23號四樓西關街道辦事處。總面積2.49平方千米。總人口4.42萬人(2013年)。1973年4月,設光華路街道。1981年,改名為西關街道。1998年,頡莊鄉所轄的薛留村劃入。截至2019年10月,西關街道轄8個居委會和2個村委會。截至2013年末,西關街道有中小企業202家,個體工商戶2029餘戶、有東風橋市場、東風商貿廣場等商貿集散地。[1]

中文名: 西關街道

行政區劃代碼: 130606003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保定市蓮池區

地理位置: 蓮池區西部

面 積: 2.49 km²

下轄地區: 8個居委會和2個村委會

政府駐地: 雙彩街23號四樓

電話區號: 0312

郵政區碼: 071000

人口數量: 4.42 萬(2013年)

著名景點: 育德中學舊址

火車站: 保定火車站

車牌代碼: 冀F

目錄

歷史沿革

1973年4月,設光華路街道,轄花椒園、建華北路、小集前街、小集后街、北閣、紅衛街、建工西、建工北、西關大街、建華路、新華路、學府胡同12個居委會和薛劉營、郭莊2個村。1981年,改名為西關街道。 1998年,頡莊鄉所轄的薛留村劃入。

行政區劃

1997年,西關街道轄西關大街第一、西關大街第二、小集后街、建工胡同、建工胡同西、建工胡同北、建華北路第一、建華北路第二、周家花園、周家花園西、鐵路十三房舍、小集前街、小集街、花椒園街、花園街17號院、北閣街、花園街、百花路、百花路北、農藥總公司宿舍、金台驛街21個居委會。2002年,西關街道轄8個社區、1個行政村:學府胡同、小集胡同、金台驛街、花椒園街、西關大街、建華北路、金昌西、三興;薛劉營。截至2013年末,西關街道轄學府胡同、西關大街、金台驛、小集前街、建華北路、三興、金昌西、郭莊8個社區和薛劉營、郭莊2個城中村。截至2019年10月,西關街道轄建華北路社區居委會、小集前街社區居委會、學府胡同社區居委會、西關大街社區居委會、三興社區居委會、金台驛社區居委會、金昌西社區居委會、郭莊社區居委會、薛劉營村村委會、郭莊村村委會等8個居委會和2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西關街道地處蓮池區西部,轄區東起恆祥南大街,西鄰百花鐵路,南至一畝泉河,北至七一中路。駐地設在雙彩街23號四樓西關街道辦事處。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1千米,總面積2.49平方千米。

水文

保定市護城河從西關街道東部流經。

人口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西關街道總人口34280人。截至2013年末,西關街道轄區戶籍總人口4.4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23萬人,城鎮化率97%。另有流動人口2589人。總人口中漢族4.39萬人,占99%;少數民族有回族343人,滿族182人、蒙古族4人、鄂倫春族2人,市依族2人。2013年人口出生率4.9‰,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長率0.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8984.3人。

經濟

截至2013年末,西關街道有中小企業202家,個體工商戶2029餘戶、有東風橋市場、東風商貿廣場等商貿集散地。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3年末,西關街道有幼兒園3所,在校學生900人,專任教師52人;小學4所,在校生2227人,專任教師18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000人,專任教師10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高中1所,在校生1100人,專任教師80人。

體育事業

截至2013年末,西關街道100%的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5%。

文化事業

截至2013年末,西關街道有各類文藝團體共有8個(合唱隊3個、腰鼓隊1個、戲曲隊1個、健身隊1個、舞蹈隊2個)、參加人數160餘人。特色民間藝術「空竹隊」參加人數100餘人,並獲國家、省、市等不同級別大獎。

醫療衛生

截至2013年末,西關街道有衛生服務站5個,床位31個,醫務人員16人。主要有中國人民解放軍二五二醫院、保定市第一醫院。另有診所24個。

社會保障

截至2013年末,西關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14戶,人數691人,支出241.12萬元,月人均290.78元;城市醫療救助6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2人。截至2013年末,西關街道有郵政網點2個,電信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戶3700戶,寬帶接入戶8700戶,移動電話用戶2.78萬戶。

交通運輸

西關街道境內有建華大街,瑞樣大街、恆祥大街、百花路、東風路、五四路等各類道路。保定火車站位於轄區內。

歷史文化

名稱來歷

西關街道因轄區主幹道西關大街得名。

育德中學舊址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春,同盟會陳兆雯受中國同盟會本部之命,從日本歸國組織河北同盟分會,將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建立的直隸高等小學堂改為中學堂,也可作為同盟會集會之地。於11月18日稟准督署立案,定名育德中學,次年正月招生,陳兆雯為監督。當時購地15畝,建教室3座,宿舍44間。

石家花園

石家花園,是一棟二層民國建築,最早的主人是民國保定警察廳的廳長石之朴。民國十五年(1926年),中共保定市委(地下黨組織)在此租住辦公。

視頻

西關街道辦事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