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蓮峰興學考(周新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蓮峰興學考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蓮峰興學考》中國當代作家周新琪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蓮峰興學考

馬鹿山美景

攬翠蓮峰,桃李爭春占半榜; 採薇首陽,桑梓流韻有二賢。

隴右自秦漢以來開發較早,漢唐盛世給隴右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渭河流域更是華夏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先民們在這片厚重的黃土地上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的生活,生生不息。蓮峰鎮古稱汪家衙,位於漳縣、隴西和渭源三縣之交,位居古代絲綢南路之要衝,境內有伯夷叔齊抱節守志之地首陽山和風景秀麗的蓮峰山,渭河的南源蓮峰河和蒲河在這裡發源,山川秀美,有十里畫廊天井峽和石門夜月的美景點綴其間。從古到今蓮峰也是商賈雲集之地,因有元代隴右王汪世顯長孫汪惟正在此地設立行軍衙門而得名。

一方水土一方人,山美水美人更美。今稱蓮峰之名皆因境內蓮峰山峰開九瓣狀若蓮花而得名,有連年豐收之意。有山有水,山水相牽,西有露骨雄峰似寶塔,山間渭水東出奔長安,真是一塊風水寶地,人間福地,除了風景秀美,這兒更是人文薈萃,有着厚重的文化沉澱。究其原因有四:其一,聞名遐邇的首陽山、蓮峰山和石門夜月等景觀吸引着文人墨客和達官顯貴來此地拜賢訪勝,故形成了首陽山伯夷叔齊文化;其二,因為地處隴右腹地漳隴渭三縣之交,這兒也是隴右李氏文化和汪氏文化的浸潤之地;其三,因為隴右王曾在此地設立行軍衙門,從地名上就可看出這兒深受明清時期府治文化的影響,歷任鞏昌府知府、隴西縣知縣和渭源縣知縣在任時在首陽山等地多有建樹;其四,因為輝煌歷史的沉澱,久居汪家衙的耕讀門第形成了樂善好學的家風,催生出了獨特的鄉賢文化。

​ 隴右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的上游,開發較早,經歷過兼容開放的漢唐時期,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隴右學者莫沛霖在《鄉賢錄》中認為漢初曾在蓮峰設市,筆者對此無從考證,但從史料考證蓮峰曾是「武城故址」之所在。這裡漢代因為首陽山的存在而設立首陽縣,首陽山至今有「馬武掛鞭樹」的景觀,據傳說,「武城」之名因「馬武」而名。馬武是東漢中興名將,雲台二十八將之一。武城的位置當在現今蓮峰河與蒲川河交匯之處的北岸所在,這裡依山畔水,是修築城池的好位置。明代隴西進士郭充在《跋張水心五台清嘯後》中有:「漢光武定隗囂時,其將馬武屯兵此地,久之馬武傳為馬麓」。「馬麓山」和「馬鹿山」就是後人對取地名"馬武山」的訛傳,至今旅遊者只要去首陽山,馬武掛鞭的遺蹟「馬武掛鞭樹」是必須參觀的景點之一。《大清一統志(康熙)》和《鞏昌府志》均有:「西五台,山壁崖線道有二仙洞,獅子崖,武城水出焉」之語。《甘肅新通志》有如是記載:「山河,東合流至縣西五十里入渭水,一統志武城水出蓮峰山,當即山河之東源也」。關於馬武的功績,在(清)魯廷琰纂輯的《隴西縣誌》中有豐富的記載。《隴西縣誌(光緒)》之古蹟中記載:「首陽城,在邑西四十里,俗名熟羊城。武城故址,在縣西六十里武城川」。

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年),改陝西西路鞏昌總帥府為鞏昌路便宜都總帥府,至元九年(1272年) ,設鞏昌路府,隸屬陝西四川行省。元朝時期的汪家衙汪氏系出蒙古汪古部,遂以汪為氏,汪氏經略隴右一直重視文化教育。汪惟正(1242年一1285 年),隴右王汪世顯孫,汪德臣長子,襲爵為鞏昌便宜都總帥。自幼聰明,文武雙全,喜歡與文人談論古今安定與戰亂之事,特別喜歡討論兵事,繼承其文武兼備的家風,在金戈鐵馬征戰沙場之際不忘搜羅天下奇書修成萬卷藏書樓,藏書達兩萬卷之多,供其子弟博覽群書增廣見聞。汪氏不光在促進隴右社會經濟的安定和發展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而且在文化教育方面也樹立了表率作用。

明朝仍在隴西設鞏昌府,隸屬陝西行中書省(後為陝西承宣布政使司)。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 ,設鞏昌衛指揮使司(軍制)。成祖永樂年間(1403-1424年), 設分守隴右道,治隴西。劉應熊,字得陽,隴西人。貫陝西鞏昌府隴西縣,嘉靖二十年進士,任嵩縣知縣。《鞏昌府志》和《甘肅通志》均有記載:「邑人中舍王臣,嚴嵩客也。橫里中,應熊廉,得其殺人事,立置於法,監司某亦嵩客也,承嵩旨,陷之。直指許某得情,者立為昭雪,以卓異薦於朝,授監察御史,時西苑修醮,命廷臣皆道服,應熊獨朝服,上心啣之。出按河東。久之,以星變罷,諸台諫應熊,時巡歷澤潞,夕聞報,朝即治裝歸,歸而課耕蓮峰之陽,不與外事,一日無疾卒。劉應熊,貫陝西鞏昌府隴西縣,軍籍,縣學生,治《禮記》。字體陽,行二,年二十六,五月二十六日生。曾祖政。祖仲溫,衛經歷。父鉞,知縣。母馬氏。慈侍下。兄應麟、應兆。弟應光。娶李氏,繼娶楊氏。陝西鄉試第四名,會試第二百五十八名。」26歲考中進士的隴右才俊意氣風發,官至廣東按察使,後因直言進諫觸怒權臣罷官歸里,課耕蓮峰之陽,在當時同屬鞏昌府的徽郡《徽縣誌》中有劉應熊為《徽郡志》作的序。在蓮峰山一台大山圓明寺有一石碑《圓明寺靈異記》是由劉應熊撰文的。

清朝初定,由於清政府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政治清平,社會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隨着地方經濟文化的安定繁榮促進了地方文化教育的發展,偏安一隅的隴右汪家衙也因勢而動,在汪藩等人的推動下成立社學,稱為蓮社。在社學建立的同時,又有義學和私墊的出現。義學是以公款(學田租和私人義捐銀)設立專為貧苦人子弟設的學校所以叫「義學」,又稱「義墊」,是啟蒙性質的小學,清代作為推廣基層教育的一種制度。關於明清及民國時期蓮峰的教育為大家所稱道,尤其關於李半榜、隴上名宿汪藩和廟裡師傅的傳言甚多。光緒元年(1875年)陝甘分闈,是清代科舉史上的重要亊件。清代在今西北地區先後建立了三個行省。康熙六年(1667年),陝西分省,析為陝西、甘肅。乾隆元年,甘肅巡撫許容就上書乾隆皇帝要求陝甘分闈。許容認為,陝甘幅員遼闊,學生往來應試非常不便,他不僅奏請分建鄉闈,而且提出增加錄取名額。乾隆四年,川陝總督鄂彌達再次提出陝甘分闈。甘肅各地文風逐漸興盛,學生不下萬人,而有能力到陝西參加考試的卻寥寥無幾,主要原因是路途遙遠,動輒就是一二千里至三四千里的行程,導致眾多學子無法參加考試。

汪藩(1775-1831),字價人,號藎臣,又號盡庵,隴西縣汪家衙(今渭源縣蓮峰鎮)人,生於乾隆乙未年,卒於道光辛卯正月十九日,享年五十六歲。幼從李敦文之父李典李會五先生,學讀書,目數行下。年十二應童子試,縣令徐君學采,目以神童。其游蓮峰題睡佛殿有雲,想是山中無曆日,怪把千秋當夜眠。蓋其詩才根於天性,雖髫齡已不可掩也。年十六入邑庠,文名大噪。先生性伉爽,落落不與流俗伍。邃於學,篤於孝悌。早歲補弟子員,旋以非罪罹議,遂絕意進取,修身養性、持家課子外,時操管以自娛樂,先生居鄉以孝友稱於隴,性嗜學,睦鄉里,振睏乏,先生之好義篤行,愛才如子,信於友朋,獨惜其不得志於時,以抒所蘊蓄,而全玉之質,其精良足以自葆,其光氣足以自華,著有《思源齋詩草》.陝西師範大學圖書館珍藏着一本由隴上名宿汪藩編著的詩集孤本《思源齋詩草》,思源齋為其書齋名,安定南園太史馬疏在《汪藎臣先生家傳》一文中有如是記載:「汪氏家,曰有井。先生題以思源而名其希,蓋其孝也。昔蔡氏家井棉朽,念前人舊物,不忍易,旋有藤生蟠固,以為孝德之瑞,而蔡氏昌思源之義不格近之矣。」汪藩本是一位被家庭耽誤了的才子,因其父和其兄離世較早,不得已擔起了家庭的重擔,雖然自身並未從教,但為地方教育事業嘔心瀝血費盡心機。縱觀汪藩一生,在教育方面幹了三件大事:其一,設立「義塾」,勉勵當地貧寒子弟就近入學讀書;其二,設置賓與費,資助品學兼優的貧寒子弟可以赴長安參加鄉試,張渭和其弟汪來溪曾肄業關中書院,並分別取得了第四和第五的優異成績;其三,汪藩是一位有格局的鄉賢,辦學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開放理念,他從郡城請來頗有文名的李典來汪家衙執教,李典從此在汪家衙安居樂業,李典之子李敦文繼承父志,汪藩之弟汪來溪即受業李敦文門下。汪藩長子汪彥昌,曾求學蘭州蘭山書院,汪來溪和張渭曾肄業關中書院。所以說地方教育之興與有識之士的力推不無關係。

時四川候補直隸州州判安康 張鵬飛為汪藩《思源齋詩草》有序,高度評價汪藩的所作所為:「余聞價人居鄉以孝友任䘏,紹其先其行已也。方其接物也,仁其尤著者,憫寒士多不能赴鄉會試,倡捐多金以生息俾驤首皇路者,皆得遂梯青雲志,以此登甲乙科者先後不絕,洮岷士大夫類能頌之,然豐於德,嗇於遇,鬱勃不平之氣,往往露於吟詠間.識者靡不哀其學之不展,而志之不舒也。」

清代以汪藩、李淳溪和李敦文為代表的私塾教育首創「賓與費」辦義塾興教一事周邊鮮有聽聞;李淳溪與汪藩是姻親,為汪藩妹夫,與汪荷,汪藩和汪來溪三兄弟以及李敦文等人結成蓮社,因為李淳溪因為缺少盤費無力赴長安參加鄉試,汪藩等人決意設立賓與費專款,用來資助貧寒且稟賦優異者赴長安考試。馬疏在《汪藎臣先生家傳》一文中有如是記載:「汪衙茂文學,先生設置賓與資,科第不絕」。設立「賓與費」相當於助學金,至於設立賓與費的原因,有一人最有發言權,他便是接受過汪藩賓與費資助的張渭。

​ 李淳溪碑

張渭字南谷,其在為汪藩的詩集所寫的《思源齋詩草跋》中寫道:「居邑西汪衙,向多力學士,游泮者濟濟,而艱於資斧,鄉試絕跡。先生繼兄志糾賓資,獨力經理,既英俊蔚起.科第聯解,無不滿厥由來,相激頌雲。張翰山學使校士至鞏,倡修南安書院,先生久不入城,聞此舉。欣然馳七十里至郡,以百金助。每逢鄉會試,必預籌某某困頓,潛為送資,不使他人知之.有甲者,亦不任也。鄉黨所識窮乏,其醉謹自好者,無不同恤,籌面必使得所面後止。」如果說張渭是千里馬的話,汪藩就是伯樂,汪藩是一位識才愛才,有着滿腔教育情懷的有識之士,:「張渭,字南谷,隴西人嘉慶庚辰舉人,善學,為汪價人器重,助資肄業關中。遂知名,中嘉慶庚辰科第四,大挑任甘泉教諭」,見於《甘肅新通志 卷六十七 人物誌群材二 二十七》。汪老夫子的赤誠之心,倡導設立賓與費,每次考試前暗中資助貧寒之士,資助其完成學業。張渭也不負所望,於1820年(嘉慶庚辰)中舉,名列陝甘兩省鄉試第四,主講隴西襄武書院期間,武尚仁翰林、張敏行進士及通渭牛樹梅按察史等求學時得其教益甚深。

隴西著名學者戴楚石在其《隴西金石文存》中認為李半榜應有兩人,即李淳溪和李敦文。在《李淳溪夫子德教碑》上時人南園太史馬疏與李淳溪有交往,從淳溪先生的殘碑上斷續的有些字句雲:「君少孤,承母氏訓攻儒書」,「遂插文譽,設墊於間裡」,「口口學之盛,首推汪衙,歲科試之,入膠庫者半中」,「筆耕數十年籍之贍家」,「口口克卒業乃助之費、弗索其橋,蓋其樂於盛口口追其愛而終不誼也」,「嗚呼,淳溪行敦諸已惠及於人」。最後立碑時間為「道光十七年歲次丁西冬十月」。撰碑文者為「歷任陝西府谷縣口口寧縣知縣愚口口口」。馬疏在其《日損益齋文集》中有《李淳溪誄並序》當作於《李淳溪夫子德教碑》之後。


李半榜,名淳溪,字復園,隴西康膳生。半榜,是別人給他起的雅號。世居隴西汪家衙(即今渭源蓮峰鎮)。生於清乾隆四十二年,道光十四年十月十日逝世(即1777 -1834年),享年57歲。先生家道清貧。9歲喪父,承賢母之訓誨,使攻儒書。嘉慶元年考中秀才,名列前茅。當時鄉試(考舉人的試場)在西安,家貧無力去應考,遂在鞏昌府考補為稟膳生,即在家鄉蓮峰(汪家衙)設塾授徒,因其品學兼優,譽滿聞里,不但附近鄉村投門求學者甚眾,且有漳縣的三岔、車場等地的學子也遠道來投。先生對家貧無力供給子弟者,不但不收束修(學費),且予以資助,使克卒業。先生勤勤息懇,筆耕三十餘年,一直到逝世為止。他的學生每次在鞏昌府的考試中,都成績顯著。在道光某年的鞏昌府所屬十州(縣)的一次考試中,他所教的學生一榜竟考中秀才12個,這在當時是極為罕見的,使知府、學台、縣知事等官員大為驚異,於是特邀請先生到知府衙門去參加宴會。在宴會上,知府、學台向與會的官員及地方晉紳讚揚介紹淳溪先生時說:「這位李淳溪師傅,把我們的半個榜抬去了。"因此,半榜便成了李淳溪先生的雅號,這正好恰如其分地表明了淳溪先生為地方文教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與功績。當時蓮峰地方還是隴西文風鼎盛之地。

李敦文的半榜之譽來自光緒《隴西縣誌》的記載。李敦文,字子厚,縣廩生李典之子,世居郡城。初汪家衙少游泮者,鄉人以典有文名,相延為塾師,遂家焉。生敦文,幼穎悟,成童入庠(乾隆秀才)旋食餼,品學為時重,少孤,事孀母極孝,雖甚怒,母至即解,教學經嚴,敦行士多其門,每院考,其門人居半榜。終身從教,教學有方,參加府試,學生錄取占半榜,故外號李半榜。據《隴西金石文存》記載,蓮峰曾有李敦文德教碑。

清代隴西人楊凌霄在《襄武人物誌》中《田增廣彧何廣文書帶合傳》一文中有如是記載:「壤三氏曰'教化之所關大矣,遠矣,予聞莫學博沛霖言,城西汪家衙一帶,習尚勇悍,文人寥寥。乾嘉間,有伏邑李先生,遊學西鄉,教訓童蒙,啟迪誘掖,改文諭詩,有造小子,咸為就學,得有半榜之稱,由是汪家衙文風盛於東南北三鄉,優拔副舉功名,接踵而出焉。」

隴上學人王海帆在其《戊辰消夏錄》記載了蓮峰的教育一事:「邑當前代科舉時,登科者四鄉甚鮮,惟西鄉汪家衙間有之。如汪價人藩,汪溪川來溪,汪克庵彥昌,張南谷渭,李西村朝棟,陳小泉邦彥,莫雨村沛霖,皆其地人也。價人、溪川為昆弟,價人有《思源齋詩草》,定西馬南園序以行世。溪川在關中,與南園及武威牛鏡堂鑒齊名,後僅中道光壬午第五名舉人,官四川酉陽、清溪知縣。南谷弱冠食餼,中嘉慶庚辰第四名舉人,官陝西甘泉教諭。著作皆散佚。」

清代的汪家衙教育成績斐然,結出教累累碩果,在各級史料中有案可稽的有汪藩刻印詩集《思源齋詩草》,1820年(嘉慶庚辰)張渭中舉陝甘鄉試第四名,1822年(道光壬午)汪來溪陝甘鄉試第五名,題名長安大雁塔;1825年李朝棟(道光五年)乙酉科拔貢,刻印有《也園書譜》和《五體豳風七月詩帖》,1855年(咸豐乙卯)舉張克銘中舉,1870年(同治庚午科)陳邦彥中舉人,汪岷山歲貢,1876年莫沛霖(光緒丙子)舉於鄉,還有張誠(任成縣知事)、閻舉人裴舉人等。

​ 李朝棟像

《甘肅新通志》記載了汪家衙教育的一個感人的故事:「張克孝字南陔,隴西汪家衙人,友於甚篤,初與弟克悌俱從勢師.讀師器之,及親歿,克孝乃輟讀,理家事,專供弟讀,克悌入庠後,肆業蓮峰山,克孝竭力供給,弟偶言某書為友借去,相距百里何以得來,克孝即日裹糧走取。自奉常不足而弟需用不少缺,所讀悉為背誦,咸豐乙卯弟應舉,克孝翹望好音,每夜踽踽東行數里外,及報捷人至,喜極而悲,不能自己,聞者感之。」

隴上鐵漢安維峻在編撰的《甘肅新通志》中記錄有蓮峰鄉賢十五位,大多為樂善好學之士。晚期與民國之交出現了有一個蓮峰教育上舉足輕重的鄉賢,即廟裡師傅汪荷亭先生,在其德教碑中有雲:「步淳溪先生之後而振興地方文教事業者,必此人也。」汪荷亭在隴西南安書院求學時師從隴上鐵漢安維峻,安維峻是1875年陝甘分闈後甘肅首次鄉試考試第一名。汪荷亭在甘肅名進士安維峻門下受業三年文章書法,俱為一時同年中之佼佼者。先生童年天資聰穎,敦品好學,為鄉里先輩所器重,為同年所讚許。在本鄉受聘為私塾教師,假關帝為學址,設館教學,勤勤縣懇,教學於私塾者九年,深得鄉里尊崇和學生之欽敬。因此人皆尊稱為廟裡師傅。1917年辦起了汪家衙高等小學堂,為當時隴西、渭源和漳縣三縣最早的地方學堂,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為地方教育事業勤勞四十餘年,所教學生遍及隴渭。他在教學之餘,善好書寫,筆力雄渾挺秀,為當地稱佳。其學生遍及隴西渭源周邊,李占春,建國初曾任隴西師範校長;趙牧,字惠民,曾任寧夏靈武縣縣長,與汪永潔編撰了《隴西西鄉採訪錄》,當為續寫縣誌的補充材料;柴桂勛師從汪荷亭,柴氏私立乙垣學堂後成為今天的老莊學校;陸進賢,畢業黃埔軍校,參與了甘肅的解放。

據《隴西教育志》記載:「第四區該區公立完全小學校:1917年成立.校址在西南鄉汪家衙鎮(今屬渭源縣)。1931年,共有高小學生27人,初小學生48人。1943年,改為蓮峰鎮中心國民學校。該區初級小學校分設7處:(1)汪家新鎮初級小學校,在汪家衙鎮楊家嘴。1943年,併入蓮峰鎮中心國民學校。(2)徐家堡初級小學校,在汪家衙鎮東五里徐家堡。1943年,改為蓮峰鎮保國民學校。(3)太和村初級小學校,在西南鄉太和村。1943年,改為蓮峰鎮保國民學校。(4)白家坪初級小學校,在西南鄉白家坪。1943年,改為蓮峰鎮保國民學校。(5)史家後溝初級小學校,在西南鄉團結村。1943年,改為蓮峰鎮保國民學校。(6)黑爺廟初級小學校在西南鄉蒲川村。1943年改為蓮峰鎮保國民學校。(7)長安村初級小學校,在西南鄉蒲家河。1943年,改為蓮峰鎮保國民學校。」另據雒玉麟著《渭源縣教育志》記載1946年登記的蓮峰鎮當時的學校概況:1946年有汪繼先任校長的蓮峰鎮第一中心國民學校,蓮峰鎮第二中心國民學校(蒲川),張守銘任校長的蓮峰鎮文昌保國民學校,李映藻任校長的蓮峰鎮泰和保國民學校,周永泰任校長的蓮峰鎮陽和保國民學校,李茂任校長的蓮峰鎮五台保國民學校,李映江任校長蓮峰鎮首陽保國民學校,楊枝俊任校長的蓮峰鎮將軍保國民學校,焦獻廷任校長蓮峰鎮久安保國民學校,孟淵(玉清)任校長的蓮峰鎮私立孟氏小學,和李禎任校長的蓮峰鎮女子國民學校,柴桂勛創立柴氏私立乙垣學堂。

家鄉先賢敢為人先的教育事跡可圈可點,為有識之士津津樂道,念念不忘。為了代表希望的薪火世代相傳,陸進賢撰寫《鄉賢李半榜淳溪先生軼事》《汪荷亭先生傳略》了兩篇文章,隴西人莫沛霖之孫莫方信莫方信與杜克俊作《清朝晚期的汪家衙教育》和渭源文史專家楊世明作《清朝後期汪家衙的教育事業》。

繼往開來,新中國成立後蓮峰的教育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建立了從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形成了完整的教學體系,如今立足於百年未見之變局的新時代,蓮峰的教育也在演繹着春天故事[1]

作者簡介

周新琪,渭源縣政協第十屆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員,渭源縣蓮峰鎮渭源縣第四高級中學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