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萊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萊西山東省轄縣級市,由青島市代管, 位於膠東半島中部,是國務院確定的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縣市之一;地形總趨勢是北高南低,北部為低山丘陵,中部為緩崗平原,南部為碟形窪地,境內氣候為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都比較明顯;總面積1568.2平方公里,轄8個鎮、3個街道,另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019年常住人口76.24萬人。

萊西市系膠東半島交通樞紐,境內青榮城際鐵路、龍青高速、同三高速縱貫南北,濰萊高速、藍煙鐵路以及在建的濰萊高鐵橫穿東西,境內有大沽河小沽河、洙河等61條河流,擁有總庫容4.02億立方米的產芝水庫和總面積25平方公里的姜山濕地,大沽河貫穿萊西全境。2019年12月,成為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單位和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濟青片區)。2019年12月6日,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2019年,萊西市實現生產總值526.3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6.88億元,增長2.4%;第二產業增加值193.01億元,增長0.5%;第三產業增加值266.46億元,增長13.0%。[1]

概述

全市土地總面積為156883.53公頃,農用地面積為123476.0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9%。其中,耕地85679.04公頃,園地14574.9公頃,林地6280.43公頃,水面2392.14公頃,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54%、9%、4%、1%。建設用地總面積25285.6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6%。未利用地面積8121.8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5%。全市土地利用率達95%。  

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3.65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為518.8立方米,畝均水資源量160.1立方米,屬缺水區。建國後,境內建有大型水庫1座,中型水庫3座,小〈一〉型水庫4座,小〈二〉型水庫49座,塘壩447座,機電井1萬多眼,總庫容5.12億立方米,興利庫容2.16億立方米。  2007年底,境內已發現的各類礦產資源中,探明儲量的有25種,以非金屬礦為主。其中,金屬礦產有鐵、鈦、金、銀4種,稀土礦產1種,查明輕稀土礦產(鐠、鈰、鑭、釹)以及伴生鈮、伴生鉭6種,礦產非金屬礦產有重晶石、鉀長石、石墨、大理石、沸石、珍珠岩、膨潤土、透輝岩、飾面片麻岩、安山岩、磚瓦用粘土、伴生硫鐵礦13種,水氣礦產有礦泉水和地下水2種。優勢礦種為石墨、沸石、透輝岩、金。已發現各類礦產地114處,其中大型礦床5處,中型礦床4處,小型礦床26處,礦點和礦化點79處。  

動物資源除飼養的奶牛、肉牛、生豬、肉羊、雞、鴨、鵝、兔外,還有豐富的野生動物,其中林中鳥類15目40科136種,占青島地區鳥類資源種類的45.9%,野生動物18種,陸棲、兩棲爬行動物22種,森林昆蟲298種,隸屬14目102科。植物有樹木種類和品系58科250餘種,國家級古樹名木65株,用於園林綠化的主要花木113種,草木花卉、宿根花卉101種。還有山棗樹等野生植物;有木本藥用植物26種,草本藥用植物63種。  

農產品資源豐富,主要有花生、果品、蔬菜等,年加工農產品120萬噸,產品銷往日本、美國、德國、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全國第二位,人均產量列第一位,被譽為「中國花生之鄉」。萊西市畜牧業發達,是山東省最大的奶牛養殖基地,奶牛存欄5.27萬頭,日產鮮奶380多噸。礦產資源豐富,現已發現探明儲量的礦產有19種。石墨、沸石、透輝岩、膨潤土、黃金等優勢礦ef> 均在50億元以上。其中,石墨探明儲量687.11萬噸,現保有儲量639.93萬噸;沸石探明儲量1127.8萬噸,現保有儲量993.9萬噸;透輝岩預計儲量3000萬噸,已探明1300萬噸;膨潤土探明儲量500萬噸;岩金保有儲量8.8萬,2002年探明中型金礦1處,儲量8.4噸。淡水資源充足,充足,境內有產芝、北墅、高格莊3座大中型水庫和大沽河、小沽河、瀦河、五沽河4條主要河流,其中產芝水庫是膠東半島最大的水庫,也是青島重要的水源地,設計庫容量為4.02億方,每年向青島市供水8000萬方;大沽河是膠東半島最長的河流,可利用水資源量約占全青島市的40%,整個大沽可流域也是萊西市和青島市高效農業與「菜籃子工程」基地。[2]

地理位置

萊西

位於膠東半島中部,隸屬於青島市,是國務院確定的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縣市之一,也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之一,居全國第64名。在青島市「一小時經濟圈」內,素有「青島後花園」之稱,屬山東最適合居住和創業的城市。 

萊西市地處東經120°12'—120°40',北緯36°34°—37°09',東臨煙臺萊陽市,北靠煙臺招遠市,西隔小沽河與平度市相望,南臨五沽河與即墨市為鄰,南北長63公里,東西寬36公里,總面積1522平方公里。全市轄11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經濟開發區,總人口72.8萬人。

自然氣候

萊西市地處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乾濕顯著,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11.3°C,氣溫年溫差較小;月平均氣溫最高24.9°C,最低-3.8°C;年平均降雨量732毫米;歷年平均風速2-3級,海陸風較明顯。萊西環境優美,大氣質量、水質和噪音等環境質量指標達國家標準。近幾年為建設膠東半島最適合人類居住和創業的花園式生態城市,萊西市不惜斥巨資實施了「碧水、綠樹、藍天」3大環保工程,先後榮獲山東省一控雙達標先進單位、水污染防治先進單位和青島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突出貢獻單位等榮譽稱號。[3]

旅遊景區

萊西湖位於山東青島萊西市境內,又名產芝水庫。位於大沽河幹流的中上游,距萊西市區10公里,興建於1958年,是一座集防洪、灌溉、供水、養魚、旅遊於一體的綜合性的國家大型水庫。水庫大壩長2.5公里,流域面積879平方公里,最大水面積56平方公里,總庫容4.02億立方米,是膠東半島第一大水庫。距市中心約5公里,同三高速公路、濰萊高速公路、小萊路、龍水路、青黃路等主要幹線貫穿全區,地處青島、煙臺、威海、濰坊四個對外開放城市的輻射中心,距四市均為100公里,交通便利,是一處獨具特色的湖泊型綜合性生態休閒區。

休閒區始建於1987年,1989年開始對外開放,年接待中外遊客50萬人次左右,有「半島明珠」之稱,並先後被授予「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省級休閒漁業示範點」、「旅遊企業誠信單位」等稱號。

休閒區以萊西湖為主體,以四周田園風光、林木與自然景觀、宗教、民俗文化為依託,既有煙波浩淼的千頃湖面,又有蒼松翠柏一望無際的大片天然林地,自然環境優美,負氧離子含量高,有天然氧吧之稱;休閒區占地4800公頃,其中水域面積4000公頃,森林面積800公頃,湖周圍建有16米寬的環湖大道;湖內盛產魚類,多達30餘種,自產的鯉魚、鯽魚、鰱魚、銀魚等肉質肥美、營養豐富,藉助該優勢,休閒區推出了全宴共包括128品的「一餐吃遍天下魚」的「全魚宴」,享譽膠東。

休閒區建成的景點主要有:湖濱廣場、湖濱公園、釣魚湖、馬銀山、堤壩立體花園、西山公園、釣魚競技場、直角山等, 其中釣魚湖和垂釣競技場規劃面積900畝,可同時為3000多人提供垂釣服務,釣魚湖內建有融馨島,規劃面積100畝。馬銀山位於萊西湖水域東北處,面積250畝,四面環水,為丘陵地貌,登山遠眺,水天一色。島內蒼鬆勁柏,綠樹成蔭自然風光秀麗,其岸懸崖高峙有水拍雲崖之奇觀,是休閒觀光的絕佳去處。

萊西湖生態休閒區開業以來,陸續推出了水上娛樂、休閒垂釣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娛樂項目,豐富了景區的展示內容,提升了景區的人氣。活動項目主要為:垂釣及釣魚比賽、划艇等各種水上體育活動及軍事演習活動、沙灘排球比賽、越野自行車比賽、特色餐飲、自助捕魚、葡萄長廊、兒童娛樂活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觀光果園、農業風光園、生態濕地觀賞。

產芝水庫除對防洪、灌溉有巨大作用外,還發展淡水養殖,目前養殖水面達2.5萬畝,主要有鯉魚、草魚、鯽魚、鯿魚、鰱魚、白條魚、甲魚,鲶魚等20多個品種。上世紀90年代年,又發展起名貴魚類--大銀魚,其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水庫還設有魚種場,有魚苗孵化池200畝,年孵化能力達3000萬尾,是周圍縣市的魚苗、魚種生產基地。[4]

歷史文化

萊西歷史悠久,有遠至55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痕跡。現轄區範圍商、周時期屬萊子國。萊子國後被齊國所滅,齊侯滅萊時,於今周格莊鄉築古城。周格莊境內現有古城莊,其城牆遺址就在該村西邊,現如今仍可看到一點古城牆的遺蹟。秦時屬齊郡。漢代於古城設鄒盧縣治。北魏於今牛溪埠鄉建長廣縣城。隋文帝十六年,又於鄒盧故址置盧鄉縣治。唐太宗貞觀元年,併入萊州昌陽縣,後者於唐莊宗同光年間改名萊陽縣,其名稱一直延續。

1940年5月,萊陽縣抗日民主政府在境內成立。

1941年2月,析置萊東縣,本境仍稱萊陽縣(此時萊陽縣習稱萊西縣)。後,萊西縣析出萊西南縣、萊東縣析出五龍縣,原萊陽縣分成萊西、萊東、萊西南、五龍4個縣。1950年3月,萊西南與萊西兩縣合併,稱萊西縣;五龍與萊東兩縣合併,稱萊陽縣。1958年10月,萊西萊陽兩縣合併,稱萊陽縣。

1961年10月,萊西、萊陽兩縣分立。

1983年10月,萊西縣由煙臺地區劃歸青島市至今。

1988年,被國務院定為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縣,後撤縣為市。 市名由來:因地處萊陽之西而得名。

1990年12月18日,撤銷萊西縣,設立萊西市。 

1993年10月18日,撤銷牛溪埠鄉,設立牛溪埠鎮;撤銷周格莊鄉,設立周格莊鎮;撤銷李權莊鄉,設立李權莊鎮;撤銷院裡鄉,設立院裡鎮;撤銷朴木鄉,設立朴木鎮;撤銷孫受鄉,設立孫受鎮;撤銷馬連莊鄉,設立馬連莊鎮。 

1994年8月26日,撤銷店埠鄉,設立店埠鎮;將水集鎮的南龍灣莊、北馬家莊、譚家院西、臧家院西、劉家院西、黃花觀村和院莊村劃出,設立濱河路街道辦事處,其駐地設在煙臺中路與濱河路之間。 

1995年12月7日,撤銷南嵐、唐家莊、武備鄉,設立南嵐鎮唐家莊鎮武備鎮

1996年8月26日,撤銷繞嶺鄉,設立繞嶺鎮(魯政函民字[1996]44號)。 

1997年12月5日,撤銷韶存莊鄉、河裡吳家鄉,分別設立韶存莊鎮、河裡吳家鎮(魯政函民字[1997]45號)。

1998年12月7日,撤銷水集鎮、望城鎮,分別設立水集、望城街道辦事處(魯政函民字[1998]34號)。 

2000年,萊西市轄3個街道、20個鎮。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728796人,其中:水集街道 101697人、望城街道 45906人、濱河路街道 21083人、周格莊鎮 19837人、河頭店鎮24157人、馬連莊鎮 28123人、南嵐鎮 17355人、唐家莊鎮 25343人、河裡吳家鎮 12839人、南墅鎮31185人、院裡鎮 24391人、日莊鎮32782人、韶存莊鎮 22669人、牛溪埠鎮 38871人、武備鎮 29418人、院上鎮40571人、店埠鎮 30394人、朴木鎮 25359人、夏格莊鎮32982人、李權莊鎮 40395人、姜山鎮 30051人、繞嶺鎮 19724人、孫受鎮 33664人。

2001年,萊西市將河裡吳家鎮合併入南墅鎮;南嵐鎮合併入河頭店鎮;朴木鎮合併入店埠鎮;唐家莊鎮一分為二,西半部併入南墅鎮,東半部併入馬連莊鎮;繞嶺鎮大部分併入姜山鎮,少部分併入望城辦事處;院裡鎮割為三塊,大部分併入日莊鎮,部分併入南墅鎮、武備鎮;周格莊鎮改稱為周格莊辦事處;韶存莊鎮改稱為韶存莊辦事處;撤銷濱河辦事處改為萊西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區劃歸望城辦事處。全市由原來的20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調整為12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市總面積1522平方千米。轄4個街道(水集、望城、周格莊、韶存莊)、12個鎮(河頭店、南墅、日莊、院上、夏格莊、姜山、馬連莊、李權莊、孫受、牛溪埠、店埠、武備)和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35個社區、862個村委會(《山東年鑑2003年》數據:861個行政村)。年底全市總人口72.3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33萬人。 

2003年6月25日,萊西市撤銷牛溪埠鎮,以原牛溪埠鎮的行政區域設立沽河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牛溪埠鎮人民政府駐地;韶存莊街道辦事處更名為梅花山街道辦事處,其管轄範圍不變;周格莊街道辦事處更名為龍水街道辦事處,其管轄範圍不變。 

2003年,全市總面積1522平方千米。轄5個街道、11個鎮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862個行政村。全市年底總人口72.1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1.58萬人,非農業人口10.53萬人。 

2004年,全市轄11個鎮、3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522平方千米,總人口72.1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1.50萬人。水集街道:面積100.5平方千米,轄58個行政村和24個居委會、11.54萬人。望城街道:面積70.8平方千米,轄39個行政村和4個居委會、4.43萬人。沽河街道:面積97.5平方千米,轄49個行政村、3.93萬人。姜山鎮:面積122平方千米,轄57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4.6萬人。李權莊鎮:面積90.8平方千米,轄37個行政村、3.49萬人。孫受鎮:面積69.5平方千米,轄50個行政村、3.45萬人。夏格莊鎮:面積107平方千米,轄54個行政村、3.32萬人。店埠鎮:面積107.3平方千米,轄66個行政村、5.7萬人。院上鎮:面積80.2平方千米,轄56個行政村、4.15萬人。武備鎮:面積75平方千米,轄47個行政村、4.08萬人。日莊鎮:面積102.5平方千米,轄87個行政村、4.85萬人。南墅鎮:面積165平方千米,轄75個行政村、5.06萬人。馬連莊鎮:面積146.5平方千米,轄77個行政村、4.89萬人。河頭店鎮:面積122平方千米,轄70個行政村、4.27萬人。山東省萊西經濟開發區:轄40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人口5.6萬人;建成區面積2.35平方千米。

2011年5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市常住人口75.02萬人。[5]

政治經濟

綜合經濟

201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72.5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49.77億元,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234.52億元,增長13.8%;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88.23億元,增長16.5%。三次產業的比例由2010年的11.10:50.15:38.75調整為2011年的10.53:49.63:39.84。

截至2011年末,全市工商註冊個體戶達到23518戶,私營企業4317戶。

工業經濟

2011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205.95億元,比上年增長13.9%。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35%;總產值完成741.36億元,比上年增長26.8%;主營業務收入完成721.40億元,比上年增長27.3%;實現利稅62.71億元,比上年增長29.0%;實現利潤50.19億元,比上年增長27.9%;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15.34%,比上年增加1.33個百分點。

受招商引資、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等投資拉動,我市建築業發展實現較快增長,全年完成建築業增加值28.57億元,比上年增長13.0%。

農業經濟

2011年,農村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糧食再獲豐收,農產品價格全面上漲,農民收入穩步增長,各項惠農政策全面落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農村水、電、路、氣、房建設繼續加強,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改變,農村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制度逐漸健全,農村民生狀況明顯改善。

全市種植業增加值完成26.80億元,比上年增長4.1%。年末實有耕地107.28萬畝,與上年基本持平。糧食播種面積147.43萬畝,比上年增長2.7%。總產量達到66.95萬噸,比上年增長5.0%。畝產達到454.1公斤。

全市畜牧業增加值完成20.42億元,比上年增長6.2%。大牲畜年末存欄11.88萬頭,比上年減少6.46%。其中奶牛8.46萬頭,比上年增長1.93%;生豬年末存欄42.92萬頭,比上年增長3.62%;家禽出欄8618萬隻,比上年增長4.31%。

全市林業增加值完成0.16億元,比上年增長2.4%。完成造林面積2251公頃,實有林地面積45932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33.9%,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全市漁業增加值完成0.8億元,比上年增長1.1%。水產品總產量11291噸,增長0.74%。

2011年末,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25.305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0%;農用拖拉機41085輛,比上年增長3.1%。

經濟投資

2011年,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達到304.87億元,比上年增長23.2%。其中,房地產完成投資9.53億元,比上年減少11%。商品房施工面積193.2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3%。商品房新開工面積74.62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4.9%。商品房竣工面積63.85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03.6%。商品房銷售(包括預售)面積64.01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7.3%。[6]

交通與通信

2011年完成客貨運周轉量376044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1.6%。其中,完成公路客運周轉量49704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5.9%;完成公路貨運周轉量371074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1.7%。市區共有營運公交汽車110輛,運營線路網長度為175.9公里。

2011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089.93萬元,比上年增長7.09%;國內函件498.59萬件,比上年增長40.18%;國際函件284件,比上年下降36.75%;代理出口匯票5.95萬張,比上年增長5.31%;代理特快專遞4.39萬件,比上年增長8.4%。

2011年,全市程控交換機總容量達到19.2萬門,比上年下降8.58%。861個村全部開通程控電話,固定電話用戶數11.01萬部,比上年減少5.29萬部,其中農村用戶6.67萬部。移動電話用戶達到61.84萬部(以上內容不包括電信數據)。

2011年,全市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共完成增加值37.25億元,比上年增長7.0%。

國內貿易

2011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8.49億元,比上年增長17.1%。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138.70億元,比上年增長15.7%;住宿餐飲業19.79億元,比上年增長28.0%。

對外招商

2011年,全市進出口總額實現23.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0.4%,其中,出口總額為17.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2.1%。全市新批准利用外資項目46個,其中過千萬美元外資大項目6個。外資到賬2169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12%。

2011年,全市實際利用內資90.5億元。全年投資5000萬元以上在建內資項目80個,其中投資5000萬元以上新開工內資項目59個。

財政金融

2011年,全市實現財政總收入29.61億元,比上年增長30.1%。其中,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3.64億元,比上年增長30.8%;地方稅收收入10.04億元,比上年減少23.2%。全年財政總支出為37.71億元,比上年增長34.8%。其中,地方財政支出26.19億元,比上年增長28.4%。

2011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本外幣)餘額達到193.26億元,比年初增長12.88%。其中儲蓄存款139.19億元,比年初增長10.93%。各項貸款(本外幣)餘額達到112.08億元,比年初增長13.14%。其中個人貸款42.97億元,比年初增長31.01%;涉農貸款77.35億元,比年初增長6.53%;新增短期貸款3.77億元,比年初增長6.32%;新增中長期貸款7.78億元,比年初增長20.44%。

科學技術和教育

2011年,我市實施青島市級以上科技計劃24項,比上年增長14.3%。其中,國家科技發展計劃14項;取得科技成果23項,比上年增長21%,4項成果獲省、青島市科技進步獎。農村信息化工程順利推進,年末有線數字電視用戶達到16.18萬戶,比年初增加0.24萬戶。

2011年末,全市擁有普通中學36處,在校學生40891人,其中高中2處,在校學生11730人;擁有職業學校4處,在校學生5748人;擁有小學106處,在校學生36031人。教育投入進一步加大,為城鄉義務教育階段65192名中小學生免除雜費以及補助公用經費共計5390萬元。

文化衛生和體育

2011年,編輯出版《萊西歷史概覽》上、中、下三冊,共100多萬字;《萊西方言》,共32萬多字。全市編創人員及業餘作者共在地市級以上報刊雜誌發表各類文化藝術作品71件,其中32件獲獎。農村文化設施得到改善,全市現有農村文化大院861個,農家書屋861個。

2011年,投資156萬元,全面完成了2處鎮(街道)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為1875.65萬元。2011年末,醫療衛生機構達到826處(含診所、衛生室),醫療床位達到2571張,每千人醫院衛生院床位數為4.5張,專業衛生人員數達到3915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達到3293人。全年醫院病床使用率為68%,衛生機構診療人次數達到35萬人次。

積極爭取青島市財政加大對我市新農合的轉移支付力度,將我市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250元。通過深入廣泛的宣傳發動,農民參合人數達到613885人,參合率提高到100%,發證率達到100%。全年累計共為53779人次發放了14626.46萬元住院補助,平均住院結報比例達到70.98%。

社會保障、紅十字救助、社會救助、災民救援和社會互助體系更加完善。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月人均270元,10月份後,增加到360元;農村人口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每人每年1800元,10月份後,增加到每人每年2604元。

2011年,共向青島市級以上體校和體育專業隊伍輸送體育人才18名。全市運動員參加青島市級以上體育比賽共獲得87枚獎牌,其中金牌31枚,銀牌30枚,銅牌26枚。

城建環保

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工程53項,城市的承載能力和龍頭帶動作用進一步提高。新硬化道路7萬平方米,鋪設雨污管道9公里,鋪裝人行道板3萬平方米,園林綠地面積10公頃,安裝路燈56基。城市環境不斷改善。城鎮化水平由55.9%提高到57.4%。全市主城區建成面積達到31.08平方公里,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供電:全市實際用電量159427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0.13%。其中工業用電100212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25%。

供水:全市供水總量達到3352萬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555萬立方米,日人均生活用水157.61升。

供熱:全市實際供熱面積299.4萬平方米,其中住戶面積277.9萬平方米。

供氣:城市天然氣總戶數達到26278戶,用氣總量達到2501萬立方米。液化氣總戶數達到52200戶,用氣總量達到3380噸。

道路和交通:城市道路長度達到480公里,道路面積達到756萬平方米,路燈17033盞。

環保及綠化: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處理率分別達到45.3%、95.23%、100%。

人民生活

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2048元,比上年增長18.66%;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為6640.73元,比上年增長20.22%;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8.28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524元,比上年增長14.62%;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15809元,比上年增長11.1%;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0.5平方米。全市社會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25738元,比上年增長15.9%。

2011年末戶籍總戶數25.06萬戶,全市戶籍總人口736323人,比上年增加849人;當年出生人口5220人,死亡人口604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1.1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