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莫 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莫 言
出生 1955年2月17日
山東省高密市大欄鄉
國籍 中國
別名 管謨業
職業 作家
知名作品 《紅高粱》, 《檀香刑》, 《豐乳肥臀》, 《酒國》等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謨業,生於山東高密縣,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代表作有《紅高粱》、《檀香刑》 等,其中《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1980年代以來,他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着「懷鄉」以及「怨鄉」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

2012年10月11日,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稱莫言「用魔幻般的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1]

諾獎評委會前主席謝爾·埃斯普馬克曾說,魔幻現實主義這個詞會讓人們錯誤地將莫言和拉美文學聯系在一起。但是莫言的寫作雖然受到了馬爾克斯的影響,但莫言的幻覺現實主義主要是從中國古老的敘事藝術當中來的,比如中國的神話、民間傳說,例如蒲松齡的作品。

莫言將中國古老的敘事藝術與現代的現實主義結合在一起。馬爾克斯君特·格拉斯的對他影響不是直接的,他們真正的重要性在於讓中國式的故事講述方式變得合法了,他們讓中國作家知道可以利用自己的傳統藝術寫作。所以,將虛幻的與現實的結合起來是莫言自己的創造,因為將中國的傳統敘事藝術與現代的現實主義結合起來,是他自己的創造。

2019年7月30日,被秘魯天主教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2]。 

主要成就

莫言用色彩表達作品,「色彩作為文化的載體往往代表某種象徵,承擔特定的含義」。莫言對色彩語言情有獨鍾。從其小說題目就可見一斑: 《紅高粱》、《紅樹林》、《紅蝗》、《白棉花》、《透明的紅蘿蔔》、《金髮嬰兒》、《白狗鞦韆架》等五彩繽紛的色彩的廣泛運用是其小說的亮點之一。他常用於描繪風景,顯示自然的生機與活力:也用來描寫外貌、描述心理、刻畫人物形象。在五顏六色中,莫言對「紅」與「綠」兩色賦予獨到的內涵。 「紅色」在傳統文化中原本具有諸如熱情、力量、神聖、尊貴、權威、喜慶等豐富語義。而莫言在小說中卻用紅色營造一種悲感氛圍。

綠色,有青春、生機、智慧、希望的象徵。莫言顛覆了傳統的意義,以綠色表達落後愚昧、髒亂卑賤、憤激不安、災禍死亡等意蘊。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莫 言,在莫言的小說中,可以很容易發現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影響。這種影響是多方面的,有意識流小說的內心獨白、心理分析、感覺印象、幻覺夢境、時空顛倒等;有魔幻現實主義的隱喻、象徵、預言、神秘、魔幻;也有荒誕派戲劇的誇張、變形、荒誕;還有結構主義、感覺主義、象徵主義等等。在西方作家中,莫言最推崇兩位,即威廉·福克納和加西亞·馬爾克斯。莫言小說結構的最大特點就是不斷的場景切換和時空顛倒,具有明顯的空間形式小說的特徵,與福克納的風格遙相呼應。而他引用神話傳說以及動物角度敘事則明顯帶有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色彩。 1955年2月17日,莫言(管謨業)出生在山東省高密縣大欄鄉平安莊。

莫言的童年正值中國近代史上的「三年困難時期」,當時全國餓殍遍野,莫言曾在香港公開大學演講時回憶道:「我們村里一天之內餓死了18人。」

莫言小學時便經常偷看「閒書」,包括《封神演義》《三國演義》《水滸傳》《儒林外史》《青春之歌》《破曉記》《三家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

莫言在小學五年級時因「文化大革命」輟學,在農村勞動長達10年,主要從事農業,種高粱、種棉花、放牛、割草。在文革期間無書可看時,他甚至看《新華字典》,尤其喜歡字典里的生字。後來,莫言靠着《中國通史簡編》這套書度過了文革歲月,接着又背着這套書走出家鄉。

成名之路

1985年初,莫言在《中國作家》雜誌發表《透明的紅蘿蔔》而一舉成名。 同年,馮牧在北京華僑大廈主持莫言創作研討會,汪曾祺、史鐵生、李陀、雷達、曾鎮南都高度評價了《透明的紅蘿蔔》。

1986年,莫言在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畢業。同年在《人民文學》雜誌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引起文壇極大轟動。

1988年2月,由《紅高粱》改編的同名電影在柏林電影節獲得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國際A類電影節最高榮譽的中國電影。


1988年4月,莫言發表長篇小說《天堂蒜薹之歌》,後來這部社會批判作品受到當時的政治風波影響,

一度只能在港台出版。美國著名漢學家葛浩文在看到這部小說後,感到非常震撼,決定開始翻譯莫言小說,葛浩文也成為了日後莫言作品走向世界的功臣。[3] 。

軍旅生涯

1976年,莫言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班長、保密員、圖書管理員、教員、幹事等職。在部隊擔任圖書管理員的四年時間裡,莫言閱讀了大量的文學書籍,將圖書館裡1000多冊文學書籍全部看過。他也看過不少哲學和歷史書籍,包括黑格爾的《邏輯學》、馬克思的《資本論》等。

1981年5月,莫言的小說《春夜雨霏霏》發表在河北保定的文學雙月刊《蓮池》上,成為莫言公開發表的第一篇小說。

1984年秋,著名作家徐懷中在解放軍藝術學院創建文學系,他看到莫言的《民間音樂》後,十分欣賞,破格給

了莫言參加考試的機會,莫言順利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

個人作品

長篇小說11部

小說名稱 發表時間 《紅高粱家族》 1987年 《天堂蒜薹之歌》 1988年 《十三步》 1988年 《酒國》 1993年 《食草家族》 1993年 《豐乳肥臀》 1995年 《紅樹林》 1999年 《檀香刑》 2001年 《四十一炮》 2003年 《生死疲勞》 2006年 《蛙》 2009年

中篇小說(27篇)

《透明的紅蘿蔔》(1985年) 《球狀閃電》(1985年) 《金髮嬰兒》(1985年) 《爆炸》(1985年) 《秋水》又名《流水》(1985年) 《築路》(1986年) 《歡樂》(1987年) 《紅蝗》(1987年) 《你的行為使我恐懼》(1989年) 《父親在民夫連里》又名《野種》(1990年) 《懷抱鮮花的女人》(1991年) 《白棉花》(1991年) 《紅耳朵》(1991年) 《戰友重逢》(1991年) 《幽默與趣味》(1992年) 《模式與原形》(1992年) 《夢境與雜種》(1992年) 《牛》(1998年) 《三十年前的一場長跑比賽》(1998年) 《長安大道上的騎驢美人》(1998年) 《師傅越來越幽默》(1999年) 《我們的七叔》(1999年) 《藏寶圖》(1999年) 《野騾子》(1999年) 《司令的女人》(1999年) 《掃帚星》(2001年) 《變》(2009年) 《白狗鞦韆架》 《與大師約會》

聞名世界

1992年,莫言作品的第一部英譯本中短篇小說集《爆炸》(Explosions and other stories)在美國出版,由Janice Wickeri和Duncan Hewitt翻譯。美國重量級文學評論雜誌《World Literature Today》評價說:「有如福克納,莫言帶領讀者進入一個想象力鮮活豐富、圓滿自足的世界。」

1993年,由葛浩文翻譯的《紅高粱》英譯本在歐美出版,引起熱烈迴響,被《World Literature Today》評選為「1993年全球最佳小說」。《紐約時報》評論說:「通過《紅高粱》這部小說,莫言把高密東北鄉安放在世界文學的版圖上。

2001年,莫言的《紅高粱》成為唯一入選《World Literature Today》評選的75年(1927-2001)40部世界頂尖文學名著的中文小說。

2003年,莫言的短篇小說集《師傅越來越幽默》在美國出版,美國《時代周刊》評論說:「莫言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遺珠。」

2005年,《檀香刑》全票入圍茅盾文學獎初選,當時獲獎的呼聲很高,最後以一票之差落選,無緣獎項。《檀香刑》的落選也再次引發了文學界關於茅盾文學獎的爭議。同年,莫言獲得意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評委會讚揚他的作品「語言激情澎湃,具有無限豐富的想象空間」。

2006年,莫言獲得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成為繼巴金之後,第二個獲得該獎的中國作家。

2008年,莫言憑藉《生死疲勞》獲得紅樓夢獎以及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

2011年,莫言獲得韓國萬海文學獎,成為首個獲得該獎的中國作家,並且憑藉《蛙》獲得茅盾文學獎。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諾貝爾獎官網摘錄了《天堂蒜薹之歌》一章節,作為對莫言作品的介紹。

2016年12月,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個人生活

莫言經常說他的成功不在寫作上,而是有個幸福的家庭。莫言的妻子杜勤蘭,也是「高密東北鄉」的孩子,兩人識於兒時,感情深篤。1981年,結婚兩年後,女兒管笑笑出生。管笑笑熱愛寫作,也夢想成為一名作家。

人物評價

老實講,莫言的長篇小說,我大部分都沒看過,但我清楚記得,1985年莫言在《人民文學》雜誌發表了一篇中篇小說叫《爆炸》,我看完後非常激動,我到處跟人說,我那時候剛過50歲,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老過,但看完莫言這篇小說後,我得承認我老了。——王蒙

諾貝爾文學獎給予莫言的授獎詞是歷來最不恰切的,」魔幻「二字就把莫言的成就抹殺掉一半!最適合的定位應該叫做」狐幻「。西方給予莫言的讚譽,其實不及其成就。——閻連科

視頻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眼中的網絡文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