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莆田市黃石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莆田市黃石鎮古屬於莆田,該鎮全部使用莆田話,位於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南部。

北為、東北部分為、東為興化灣。該鎮正北、東北為涵江區。福廈高速,莆秀、笏涵公路過境。

黃石鎮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元代的涵黃交通要道寧海橋,寧海橋位於涵江與黃石兩地交接處,木蘭溪下游的入海口。每年端午節,拂曉站在橋上觀日出,蔚為奇觀;旭日初升,極似一面大圓鏡,放射出萬道金光;橋下波光粼粼,猶如金龍逐波,十分壯觀,故有「寧海初日」之雅稱,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黃石鎮地處福建莆田市木蘭溪下游,是莆田市城廂區涵江區、秀嶼區的交通樞紐,涵港大道、福廈高速公路、省道涵黃路、荔秀路、黃北交戰公路貫穿境內,交通便捷。

1984年12月社改鎮,轄36個行政村、3個居委,境內有莆田二十四景中的「寧海初日」、「天馬晴嵐」、「谷城梅雪」三景以及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寧海橋、 省級文物浦口宮、鎮海堤、「金墩黃氏祖祠」(黃府進士三尚書,金墩入閣兩相國)等名勝古蹟。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6152公頃,常住人口154035人。[1]

中文名: 黃石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福建莆田市荔城區

面 積: 6152 公頃

政府駐地: 黃石街市下埕

電話區號: 0594

郵政區碼: 35114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54035人(2017年)

著名景點: 寧海橋

火車站: 莆田站

車牌代碼: 閩B

方 言: 莆田話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黃石鎮位於東經119°4′,北緯25°22′,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處木蘭溪下游,是莆田市城廂區、涵江、秀嶼的交通樞紐,涵港大道、福廈高速公路、莆笏路、福建202省道涵黃公路段、荔秀路、黃北交戰公路貫穿境內。

莆田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文化遺產、名勝古蹟星羅棋布。四年前,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莆田的寧海橋、平海天后宮、仙遊文廟、龍華雙塔4處古建築成了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的新成員,截至四年前莆田市「國保」單位已經增至11處。

經濟發展

綜述

2001年,黃石鎮社會總產值39.8億元,財政收入263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788元,分別比2000年增9.8%,308%,2%。

2009年,黃石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70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20.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20元。

木蘭溪邊上的黃石鎮橋兜村對岸的鎮前村和白塘湖公園有發往涵江火車站的212早班和212路夜班公交車,票價都是僅2元錢,還有發往涵江區城區的211路公交車、途徑涵江區城區往梧塘鎮、白沙鎮等的215路公交車。

2014年,黃石鎮全鎮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9.02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0.5%,同比2013年增長5.52%;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164.51億元,完成區年度調度計劃,同比2013年增長17.5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6億元,完成上級下達的年度任務,同比2013年增長21.48%;財政稅收達到5.15億元,歷史上首次突破5億元大關,完成年計劃4.65億元的110.71%,同比2013年增長39.19%;限上商貿產業銷售額達到25.19億元,完成年計劃20億元的125.95%,同比2013年增長50%。

2015年,黃石鎮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11.7億元,完成年計劃9.34億元的125.27%,比增29.71%;規上工業產值完成201.62億元,完成年計劃196億元的102.55%,比增22.56%,完成情況為全區最好;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28億元,完成年計劃60億元的100.47%;財政收入完成4.88億元;限上商貿業銷售額(含工藝城、鞋服城)完成55.33億元,完成年計劃48.5億元的114.08%,比增119.65%。

第一產業

做實水稻、蔬菜等特色農業基地建設,近3年平均每年實施2-3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農業綜合開發面積達3.5萬畝,百畝蔬菜種植專業戶有55戶,萬畝土地整理項目進入第四期施工階段,清前蔬菜市場規劃建設中。

2013年,黃石鎮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0.9萬畝;水稻全程機械化規模2.2萬畝,水稻畝均產量達到465公斤。

黃石鎮完成早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示範片1300畝,早稻工廠化育秧技術1000畝,新農藥示範片4000畝。以華龍、溝邊等農機合作社為龍頭,推進全省農機推廣示範鎮建設,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完善土地流轉平台,完成土地流轉登記10500多畝,促進集約化規模經營。

第二產業

黃石鎮有大中小企業2000多家,有鞋業服裝、石材石雕、機械、印刷包裝、食品加工等特色支柱產業,已初步形成集群優勢化發展。黃石工業園區作為工業發展平台,重點發展鞋服業、機械設備製造、包裝印刷業、工藝品業,形成「布局科學、結構優化、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園區產業鏈,呈現明顯的產業集聚效應,現已入園企業有12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76家,2009年創稅收5400萬元。

黃石工業園區在全市首家獲得「省級標準化示範園區」稱號。鑫龍鞋業、東方獵狼、鵬飛包裝等3家公司被授予「莆田市和諧企業」稱號。工業企業稅收實現持續增長,經濟支撐效應日益增強。

2010年,黃石鎮工業產值完成75.23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34.94%。

第三產業

發揮黃石區位優勢,推動物流業和電商業共興、共榮。網貿倉儲物流基地配套設施更加完善,吸引4家快遞公司和36家電商企業入駐,聚集自創品牌11個,扶持雙贏等物流企業做大做強。加快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以工藝城為依託,聚集傳統工藝、人才技術、資源品牌等優勢,結合黃石木雕、石雕、玉雕、根雕、貝雕等特色產業和人文底蘊,積極推進發展文化創意項目。

把握海西建設契機,依託福廈鐵路、向莆高速鐵路、福泉高速公路拓寬、商貿物流園區、黃石工業園區、疏港大道等重點項目建設,黃石鎮功能定位為「區域工商貿一體化物流中心」。銜接荔城新區南進,黃石鎮力爭用十年時間,分三個階段,打造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集工業、行政商務、商貿金融、休閒服務和生活居住等功能為一體的荔城區中心經濟板塊。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0年,黃石鎮轄區內現有2所完全中學(莆田八中和田家炳中學),3所獨立初中校(清江、東洋、沙堤中學),1所職業中學(海峽職校),33所小學(其中5所中心校),基本能滿足適齡兒童就近入學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需要,商貿物流園、新鎮政中心、七境片區、院前片區布等小學和幼兒園規劃建設中。

文化事業

截至2010年,黃石鎮有惠洋「十音」、澄雲柴腳(高蹺)、和平弄九鯉、沙坂舞獅、江東男女舞龍等特色民間藝術,節日踩街民俗活動的彩車、彩架、男女車鼓隊、十音八樂隊、腰鼓隊、採茶舞、傘舞等民間藝術表演隊達100多支。2007年,惠洋「十音」和溝邊「九鯉舞」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5年,黃石鎮獲得「市級宣傳思想文化示範鎮」稱號。

醫療衛生

有荔城區醫院、黃石衛生院二所醫院,醫療技術和設備先進,2009年全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5%。

基礎建設

鎮舊街自明代倭亂後重建,長2公里,寬不足7米。沿街多土木結構平房,商店只50多家。鎮內有古代建築物寧海橋、浦口宮、紅泉宮。

建國後,建有鎮政府綜合樓、公安派出所、法庭、稅務、郵電、銀行和鎮辦企業等單位辦公樓、住宅,建築總面積21683.76平方米;文教衛生區,建有三層磚混結構,跨度23米,1616個座位的影劇院,圖書館閱覽室、文化中心站各—座,建築面積4537平方米;黃石一中、黃石鎮中學的教學樓、實驗室、教學園地,建築面積15810.37平方米;鎮衛生院占地3公頃,精神病院和福利院占地1.09公頃。

1985年,在安興頭路新建商業街,長350米,寬16米,路面鋪棋格石,路旁建有3層磚混結構樓房150幢,底層為店房,2、3層為住房,建築面積10326平方米。1986年由群眾集資興建汀壇新街,有磚混結構的3層樓房82幢,建築面積9764.42平方米。1989年建四腳亭至度尾新街,寬16米,路旁建3~4層磚混結構樓房,建築面積3959.52平方米,自來水廠建築面積822平方米,與供電、給排水、泄防工程相配套。

設立了全市第一個寬帶網視頻監控系統。投資150萬元建設15個治安崗亭,投資202萬元安裝202個視頻探頭。

獲得榮譽

1995年被確認為國民生產總值上10億元的全省10個鄉鎮之一,並被省科委評為「科技示範建設達標鄉鎮」,1998年被省政府評為「全省鄉鎮企業百強鎮」,1999年被省政府評為「全省鄉鎮企業工作先進鎮」,2003、2004連續兩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經濟工作先進鄉鎮」,2005、2006年兩年被區政府評為「荔城區經濟工作第一名」。 2007年被省經貿委評為「福建省商業重鎮」,被市委、市政府評為「經濟工作先進單位」。

2012年3月,黃石鎮被列為第三批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也是莆田市目前唯一的國家級小城鎮建設試點。

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0月,黃石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視頻

2012莆田市黃石鎮 西洪村 出遊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