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荷之戀(池彥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荷之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荷之戀》中國當代作家池彥文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荷之戀

荷之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荷之戀》中國當代作家池彥文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荷之戀

七月荷花香。前段時間又去了興平十里荷塘。滿眼的碧綠和那點綴在其中的粉紅、乳白、嫩黃,在清晨朦朧的秦嶺山映襯下,真如同一首田園詩,一幅水墨畫。此番此景,令我難忘。

我是一個隨時令而動的人。春天萬物復甦,我喜歡出門攬翠;秋天絢麗多姿,我喜歡登高遠望;冬天雪花漫天,我喜歡踏雪尋梅。而在這美好的夏天,在風靜、雲歇、恬淡的清晨,我從不會放過賞荷這樣的樂事。

最早體會到荷花之美,以及賞荷所帶來的美妙感覺,是源於讀到的古詩詞。譬如那首漢朝樂府「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描述了在茂盛的蓮葉間採蓮之樂趣;又如南宋詩人楊萬里的名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道出了荷花之美在於色彩的映襯,在於成片的氣勢而非一支獨秀。而最直接表達這種喜愛之情的,則莫過於宋人周敦頤。周敦頤的《愛蓮說》,直接以「愛蓮」二字寫入篇名,並在「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的世風之下,說出「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邀,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些優美的詩詞,唯美了我的心,並讓我愛上了荷。

現代作家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把清華園裡月色下的荷塘美景展現的淋漓盡致。為了追尋朱自清筆下荷的意境,我出差順便去了趟北京的清華園。但遺憾的是,站在如今的荷塘旁,卻找不着當年《荷塘月色》傳遞給我的美。也許我去的不是時候,眼前的荷塘是枯黃乾澀,既沒有田田的葉子,也沒有裊娜的花朵。說真的,它比起我熟悉的「興平萬畝荷塘,比起「清水芙蓉碧連天」的美景相差甚遠。

近年來,每逢夏天,興平的十里荷花便會如約盛開,引來無數遊客的駐足。興平的荷花節早已在方圓百里內名聲赫赫,是周邊八鄉人眼裡的一處絕好風光。

面對一望無際的荷塘,面對一望無際的荷葉,面對一朵朵出水芙蓉,我沉浸於荷的靜美、荷的浪漫、荷的聖潔之中,感受着心靈的召喚。我喜歡荷花撐一把碧傘,從水中裊裊升起的樣子,就像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襖,懷抱碧玉盅;我喜歡荷花在似水的流年中,輕倚一襲心湖的斑斕,在純淨的音樂里,傾聽心靈的纖塵不染。

在我的作品中,寫入筆端的植物不多,唯有荷花卻常常出現在我的詩文里。我之所以喜愛荷花,一是因為它姿態的優雅與古典,顏色的淡雅與清新,常給人以美的享受;二是因為它亭亭玉立卓爾不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象徵着高風亮節的君子人格。三是因為荷花喚醒了我心中的詩意。在荷花面前,我感覺自己詩思澎湃,心靈像春水一樣豐盈、潤澤。那些未曾傾訴的話語,舒展在荷葉上;那些未曾表達的詩行,流動在花蕊間,釋放着淡淡的清香。

我沿着荷塘行走,突然發現,有一對白髮蒼蒼的老人也在賞荷。奇怪的是,丈夫一直緊緊拉着妻子的手,妻子鼻樑上架着一副茶色的大眼鏡。當妻子腳步略有不穩,丈夫的眼神里馬上閃過一絲關切和緊張。也許是清晨賞荷的心情,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我走進他們,向他們問好。攀談之後,才知道,夫妻倆在退休之前都是教師,丈夫教語文,喜歡寫作,每當站在荷塘邊,就會文思泉湧;妻子教美術,主要畫水墨畫,畫得最多的就是荷花。二十六年前,妻子得了白內障,眼睛幾近失明,之後就不能再授課了,而且去哪裡,丈夫都會陪在她身邊。為了照顧好妻子,丈夫提前退休了。他興奮地告訴我:「你阿姨喜歡荷花,眼睛好的時候還喜歡畫荷,畫的可好了,我把她畫的荷花都裱起來了」 。「謝謝你,他爸。你最懂我!」 妻子緊緊握住丈夫的手,靦腆地低下頭……

兩位老人十指緊扣的那一幕銘刻在我的心間,那份溫婉無語的眷戀,那份悠遠、深情與安恬,都寫在他們的眉間眼梢。懂得,是一種欣賞,一種默契,一種幸福;一份懂得,雖不是在最美的年華,卻如此的溫暖着心靈,潤澤着生命;輕握一份懂得的日子,便會有花,有蝶,有雨,有陽光。

種菏花的老農告訴我:粉紅色的荷花是觀賞用的,長藕的荷花大多是白色的。白色的荷花,不追求眼前的燦爛,而是默默地在地下孕育。我想,那一朵朵白色的荷花,多像是他倆的愛情,那是經過歲月打磨去除掉所有煙火氣的真愛。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陪伴,是最真情的告白……

[1]

作者簡介

池彥文,筆名:慕真,廣東揭陽人,現供職於中船重工第十二研究所,高級政工師。

參考資料

[1]

作者簡介

池彥文,筆名:慕真,廣東揭陽人,現供職於中船重工第十二研究所,高級政工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