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塘趣事多(本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荒塘趣事多》是中國當代作家本思的散文。
作品欣賞
荒塘趣事多
在我們北小莊東北方向,姚莊西南角,有一個大大的塘子,四四方方的,名叫荒塘。之所以叫荒塘,可能是這地方比較荒涼吧。荒塘裡面有幾個大大小小的土堆子,南側靠岸的地方還有個方形的土台子,上面長着一棵三四米高的柳樹,還有大片的蘆葦。東南角有一條小溝,向南連着家門口的古溝。東南角有另一條小溝,環繞着姚莊。
荒涼用我們老家話說叫「寥」,是鬼神出沒的地方。一個人大晚上走在荒塘邊上的小路上,確實感覺很寥,心撲通撲通地跳。據說裡面有什麼妖精之類的,每次路過都要加快腳步。遠遠地看過去,那棵柳樹黑乎乎的,枝條在風中輕輕擺動着,倒真像一個人在那裡揮舞着手臂,張牙舞爪。不知道大家所說的妖精是不是這棵柳樹。
小學放學後,常常路過荒塘。見到有大人拿着罩子,按在淺淺的水裡摸魚,一會兒摸上來一個,放到網兜子裡。看着看着,就按捺不住了,把書包扔到一邊,衣服脫掉,撲通一下跳進去。把魚兒趕到淺淺的水窪里,在黃黃的泥水裡摸啊摸啊,總算掐住了一條泥巴狗(泥鰍)。正得意間,滑溜的泥巴狗就從手指縫裡溜掉了。接着繼續,一次次掐住了,又一次次溜走了。抓了老半天,沒抓住一條上來,就在乾淨的地方打幾個嘭嘭(蛙泳),洗洗身子,上了岸。
荒塘里長着一大片的蘆葦,蘆葦根是一種美味。放學回家的路上,走到荒塘的水邊,挖一個蘆葦根,用水洗乾淨,就會露出白中帶黃的色澤,嚼起來嘎巴嘎巴脆,甜絲絲的,淡淡的甜味中有一點清香,很爽口。在清風中吃着蘆葦根,看着魚兒悠遊自在地游着,一條條漣漪蕩來蕩去,倒真是一種享受。
那些年養的扁嘴子(鴨子)多,有空就去下水摸點老河瓢(河蚌),讓它們嘟嚕(吃)。除了古溝之外,就去荒塘里摸老河瓢。荒塘的底部有厚厚的淤泥,手在淤泥里滑動着,不多會兒就能摸到一個大大的老河瓢,半個鐘頭的樣子就能裝滿一大盆。老河瓢厚厚的殼上有着一道道明顯的紋路,像是人臉上的皺紋,寫滿了歲月的滄桑,應該在淤泥里躺了很多年吧。
抓魚的手段有很多種,那些年還有一種手搖電機來電魚。開始集體抓魚的時候,村裡的一位二叔帶着那台手搖電機上場了。電機固定在一個板凳上,放在荒塘裡面的土堆上,電線接到水中,手搖起電機的把手,嗡嗡地響起來,一條條魚嘭嘭嘭從水中跳起來。不一會兒水裡面就漂滿了大大小小的魚,有鯉魚、鰱魚、草魚、鯽魚,還有細長細長的穿魚。看到魚兒浮上來,大家你爭我搶用網兜子去撈。撈上來的魚拌上麵粉炸一炸,夠吃上幾天。
除了摸魚、電魚之外,還有一種稀奇古怪的抓魚方法,我只在荒塘裡面見過。大夏天的時候,大伙兒都喜歡到荒塘裡面游游泳,抹抹澡(洗澡),衝去身上的汗水,舒服舒服一下。會傑家的那條大狼狗也會跟着我們,跳到水裡面游啊游啊,十分得意。這麼多人下水,自然會驚得魚兒上竄下跳,大狼狗去撲過去咬。看着它在水裡面追着魚兒游來游去,真的很有意思。沒想到狗兒除了會看家護院,還能下水抓魚,而且抓得這麼起勁兒。
游得累了,就爬到土台子上晾一晾,小小的身體在空氣中裸露着,讓風和陽光帶去身上的水分。土台子的柳樹周圍長着密密的青草和蘆葦。土台子上蹲一會兒,在草叢裡面扒拉幾下,有時候會有意外的收穫摸到一兩顆鴨蛋,有白色的,也有綠色的。看起來,鴨子喜歡在這地方下蛋。
到了發水的時節,荒塘很快就會漲起來。愛抓魚的大人小孩們就閒不住了,帶着各種各樣的家什到荒塘去撈魚。爸爸愛抓魚,老大爹也愛抓魚。他們兄弟倆就把撒網四角固定住,用竹竿架起來,放在黃塘的出口--小溝裡面等着魚兒上網,在暴雨中穿着雨衣,在暴雨中日夜不停地看着。我負責一次次運送撈上來的魚兒。走到跟前,經常看到爸爸嘴巴翹起來,揮舞着手,對着老大爹說,「喲,魚來了,快,快,快呀。」老大爹趕緊拉起繩子,魚兒在網上蹦着跳着,最終還是沒能掙脫。這一刻,他們倆仿佛和我們一樣,都成了小孩子。
這就是小時候的荒塘,趣事真的很多很多。如今,老家沒有多少人了,也沒有那麼熱鬧了。荒塘裡面的土堆子和土台子都挖掉了,也看不到什麼蘆葦和柳樹了,除了一潭清水之外,就沒什麼看頭了。荒塘的北面蓋上高高的樓房。有了樓房的陪伴,荒塘也就不再荒涼了,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塘子。 [1]
作者簡介
李應登,筆名本思,出生於1986年,安徽臨泉人,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