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茨菰(小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茨菰》是蘇童所著的短篇小說,發表於《鐘山》2007年第4期,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茨菰》藉助中國特定時期一名鄉村女孩到城市「逃婚」的故事展開追述,細節真實,筆調鮮活,對鄉村與城市不同人物在身份、性格以及文化差異性上的描寫相當出色,既顯示了作者蘇童對時代背景及其地方環境的把握,也顯示了作者成熟而出眾的藝術塑造能力。 《茨菰》是一次試圖打通兩片園子的嘗試,樹木與泥土不必交換,但灌溉可以一體。作者引了鄉村的水到城市裡,或者說是引了城裡的水到了鄉村,於是有了鄉下姑娘彩袖和一群城市居民的故事。 蘇童,男,江蘇蘇州人,現為江蘇省作協專業作家,副主席。從1983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代表作為中篇小說《妻妾成群》《紅粉》《罌粟之家》《三盞燈》,長篇小說《米》《我的帝王生涯》《城北地帶》《菩薩蠻》《蛇為什麼會飛》《碧奴》《河岸》。其中小說《妻妾成群》被改編為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多部作品被翻譯成英、法、德、西班牙、意大利、荷蘭、日、韓等國文字出版。

作者簡介

蘇童,原名童忠貴,中國當代著名作家。1980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江蘇分會駐會專業作家、江蘇省作協副主席。代表作包括《園藝》、《紅粉》、《妻妾成群》、《河岸》和《碧奴》等。中篇小說《妻妾成群》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並且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獲提名第6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蜚聲海內外。 2015年8月16日,蘇童《黃雀記》5部作品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2016年12月,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85年底,蘇童被《鐘山》雜誌招納到麾下,成為《鐘山》雜誌最年輕的編輯。 1987年,蘇童與中學同學魏紅結婚。這一年蘇童的短篇小說《桑園留念》發表在《北京文學》第二期,這篇小說被蘇童認為是自己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小說。該年蘇童在《收穫》的第五期發表了《1934年的逃亡》而一舉成名,同洪峰、格非等一起成為先鋒小說的領軍人物之一,小說別具一格的敘事方式、敘述語言,成為先鋒小說的代表作。 1988年9月,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了蘇童的小說集《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同年,蘇童在《收穫》雜誌發表個人最著名的代表作《妻妾成群》,後被張藝謀改 ……

內容預覽

姑媽回家先看見了兩隻蘆花大公雞,它們被網線袋包圍着,一隻坐,一隻站,但看上去都還乖巧。看見蘆花大公雞,姑媽就知道我表哥回家來了,她仔細地看了看地上,也不知道是雞講衛生,還是餓着肚子無法便溺,總之地上很乾淨。姑媽抓過一隻公雞的雞冠檢查了一下,說,不會是病雞吧,光知道帶公雞回來,又不能燉湯,又不能下蛋的,早晨還吵死人。姑媽走到廚房邊,正要去抓米給雞吃,看見天井裡坐着一個穿桃紅色襯衣的陌生姑娘,正在用瓷片刮茨菰。  她以為是我表哥帶女朋友回來了,有點喜悅,又有點緊張,像做賊一樣地往廚房裡一閃,閃進去了,又出來,抿着頭髮,站在那裡咳嗽。刮茨菰的姑娘抬起頭來,抬起一張黑里透紅的臉,一看就是個鄉下姑娘。她從板凳上跳了起來,說不上來是害羞還是禮貌,正努力地向姑媽笑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