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茨中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茨中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堂,這座法國傳教士建造的天主教堂,1909年動工,1921年修建完成,氣派的教堂成為了「雲南鐸區」的主教禮堂。

人文歷史

佛教是內化的生活藝術。迪慶的藏民們大多是虔誠的佛教徒,把它作為生活的重要部分,茨中教堂的存在可謂是個奇蹟。

18世紀中葉,西方天主教士進入迪慶,竭力將其勢力滲透到滇西北併力圖擴展到藏區腹地。他們建立教堂、發展信徒,在強大的藏傳佛教勢力中,極艱難的存在着。信徒甚少,並且日益被信仰藏傳佛教的百姓所仇視。百姓們不能容忍天主教士的傳教活動,引發了阿墩子教案和維西教案。

在1905年的維西教案中,憤怒的群眾焚毀了瀾滄江、怒江沿岸的10所教堂,殺死了法國傳教士余伯南和蒲得元。當時清政府迫於帝國主義的勢力,派重兵鎮壓僧俗民眾,反洋教的群眾抵抗了三個月,最終被鎮壓下去,教會因此而獲得了巨額賠款,在茨中約三分之二的土地上興建茨中教堂。

1921年,茨中教堂竣工,成為天主教「雲南鐸區」主教坐堂,下轄2個分堂,先後辦過一所學校和一所修女院,1951年在此成立省立第一完全小學。

建築風格

教堂風格整體上體現了巴斯利卡式教堂的特徵,又兼羅馬教堂的特色。主體建築坐西朝東,為磚木結構。其正面為高大的鐘樓,鐘樓的上部,雖為中式亭閣,中式飛檐瓦頂,但它兩頭頂端的十字架標記還是引證了它西式的身份。在歷史風雨中飄搖多年之後,政府的出錢修繕、保護,使它重現當年的風采。

走進茨中教堂的時候,教堂里空無一人,時間仿佛凝固在斑駁潮濕的牆壁上。

地理位置

茨中村位於傳說中的香格里拉區域,紅色的瀾滄江從村旁奔流而過,一座懸索橋跨過河流,把茨中村和公路連接在一起。由於村莊坐落在對岸綠樹掩映的山坡上,行駛在德欽前往維西的途中,一不留神就會錯過。

藏在大山皺褶里的茨中之所以有別於滇西北其他村落,是因為它擁有一座天主教堂。這座法國傳教士建造的天主教堂,1909年動工,1921年修建完成,氣派的教堂成為了「雲南鐸區」的主教禮堂。

著名景點

從空中俯瞰,這座哥特式建築為十字造型。教堂正面的鐘樓為三層,屋頂有着典型的中國式傳統飛檐,鐘樓的最高處豎立着十字架。教堂的大門入口處和教堂內部有着不少內容也已經中國化了的對聯,大多是「極仁極愛,至善至謙」這樣的詞語。正中的耶穌像左右分別掛的是:宣仁宣義聿昭拯濟大權衡無始無終先作形聲真主聞。

「文革」中,教堂因為被用作小學課堂,才免於被搗毀的厄運。牆上的聖經故事壁畫已經脫落殆盡,但是,斗拱上方的花卉依然清晰可見,天花板上的植物圖案色彩如新。紅色的地毯上有板條釘成的座椅,周末的時候村民們都會前來行禮拜。茨中除了天主教徒之外,還有佛教、東巴教的信徒,並且各有宗教活動場所。

教堂的後院有兩座並排的墳墓,墓穴均為圓拱造形,墓上有十字架,北側墓穴的墓碑上刻着法國傳教士伍許冬神父的名字,他死於1920年。另外一座已經沒有姓名的墓穴埋葬的是瑞士傳教士於伯良,於伯良來茨中不久,就因腦膜炎去世。茨中的傳教士在1949年以後都返回了歐洲。

後院有兩棵枝葉茂盛的大樹,一棵是桉樹,一棵是月桂樹,都是傳教士當年為聊解思鄉之愁,用歐洲帶來的樹種種下的,至今已近百年,高大的桉樹要四個人才能合抱,這可能也是雲南樹齡最長的桉樹

大樹四周是大片的葡萄園,深秋季節,葡萄藤上已經果實纍纍。茨中的葡萄比常見的葡萄要小得多,僅指甲蓋大小,顆粒小而飽滿,口味甜中帶酸。這種名叫玫瑰蜜的法國葡萄,在法國本土已經絕跡,但是在雲南偏僻的深山中依然生長良好。茨中的山坡上到處種滿了葡萄,家家戶戶都有製作葡萄酒的器具。老百姓從傳教士那裡學會的葡萄栽種和釀酒技術承襲至今,村里每年釀製的葡萄酒由酒商包裝後運到市場上銷售。

文物保護

2006年05月25日,茨中教堂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羅馬式建築

「羅馬式建築」起源於古代羅馬建築[1],就像「羅曼語」從羅馬語中發展出來的語言一樣,它通常建成十字架的形狀,有一座長的宮殿、兩間短的耳堂和一間半圓形的後殿,屋頂、門道和小窗都有一個圓弧形的拱環。羅馬式建築中最有名的是比薩的大教堂和著名的斜塔[2]。它的藝術價值在意大利得以發展,11世紀到12世紀的時候傳播到德意志、諾曼底和英格蘭,除了模仿之外,還具有大膽的創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