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茂陵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茂陵博物館,位於陝西省咸陽市興平市南位鎮漢武帝陵東1000米,是一座以漢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而蜚聲海內外的西漢斷代史博物館。博物館占地面積86580平方米,建築面積7700平方米,館內文物藏品總計5240件(組),其中一級文物69件,二級文物54件,三級文物577件,一般文物3972件,按質地分為陶器、銅器、金器[1]、銀器、玉器等。

基本介紹

茂陵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墓,它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茂陵博物館館院格局分前後兩個部分,基本上按南北中軸線對稱布局,建築風格為仿漢懸山式瓦屋。前半部分以魚池假山為中心,東、西兩個展廳左右對稱。後半部分以天然巨石壘成,仿祁連山勢而建的霍去病墓冢為中心,墓冢上的原有石刻呈對稱式分布於東、西兩廊。茂陵博物館現有的西漢石雕藝術、出土文物和珍貴文物[2]三個基本陳列。西漢石雕藝術陳列展出霍去病墓前的16件西漢大型石雕,這些石雕分別兩組陳列於霍去病墓冢東、西兩邊的廊房內,珍貴文物和出土文物分別陳列於東、西兩個展室內,陳列面積600平方米,出土文物陳列展主要展出一批西漢時期具有代表性的館藏文物。

茂陵博物館西漢大型石雕展中有人物形象題材的文物「馬踏匈奴」、「人與熊」、「石人」3件,有動物題材的文物「躍馬」、「臥馬」、「臥牛」、「臥象」、「伏虎」、「野豬」、「怪獸吃羊」等,有水生動物題材的文物魚、蟾、蛙等;珍貴文物展以展出茂陵部分陪葬墓從葬坑出土的珍貴文物為主,具有代表性的為陽信長公主墓出土的幾件大型鎏金銅器和帶款識的銅器;出土文物陳列展展出大型空心畫像磚、水管道、字紋瓦當等陶器及人物俑、動物俑,弩機、箭鏃、漏壺、銅鏡等銅器。

館藏實力

西漢鎏金馬

西漢鎏金馬,1981年5月1日茂陵一號無名冢南60米處平地時出土。高62厘米,長76厘米,重26千克,通體銅鑄鎏金,馬呈站立姿態,勻稱、合乎解剖比例,頭部造型生動,為以西漢時大宛產的汗血馬為模特鑄造而成。

西漢鎏金銀竹節薰爐

西漢鎏金銀竹節薰爐,1981年5月茂陵一號無名冢南60米處平地時出土。銅鑄,通體鎏金銀,底座透雕兩條蟠龍,口銜竹節狀高柄,柄上端有三條龍形支撐,以架爐盤,盤外壁環鑄四條水龍,爐蓋呈博山形。蓋沿和圈足均刻有銘文,燃香後,青煙自博山式薰爐的透雕孔隙中而出,漫至蓋上山谷間。

西漢錯金銀銅犀尊

西漢錯金銀銅犀尊,1963年出土於興平縣西吳鄉豆馬村,長58.1厘米,寬20.4厘米,高34.1厘米,重13.34千克。尊為古代盛酒器,此尊為犀牛形,通體飾錯金銀流雲紋,背上有蓋,可以開合,嘴右側有管狀短流,用於注酒,反映了當時青銅工藝的發展水平。

西漢鎏金銀銅漆耳杯

西漢鎏金銀銅漆耳杯,1981年5月茂陵一號無名冢南出土,整體分為座、杯上下兩部分,座為盤足,柿蒂狀支架,承托耳杯。酒杯平面呈橢圓形,圓形底,兩側附耳,為研究西漢工藝美術史的實物資料。

西漢四神紋青玉雕鋪首

西漢四神紋青玉雕鋪首,1975年7月於興平縣道常村出土,長34.2厘米,寬35.6厘米,厚14.7厘米,重10.6公斤。鋪首是中國古代裝飾門環的獸首底座,此鋪首用質地瑩潤的藍田玉精製而成,屬茂陵陵園的遺物,銜環孔呈卷鼻狀。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布局在饕餮紋兩側。

西漢馬踏匈奴

西漢馬踏匈奴高1.68米,長1.90米,歷來被公認為霍去病墓石刻中的主體雕刻,是一件有代表性的紀念碑式的傑作。它以寫實與浪漫相結合的手法,使用一人一馬對比的形式,構成一個高下懸殊的抗衡場面,揭示出正義力量不可摧的主題。雕刻家把馬的形象刻畫得堅實有力,姿態威武,氣宇軒昂,似乎象徵着當時漢軍實力的強大,氣勢磅礴,具有凜然難犯的莊重氣派。馬腹下的匈奴人,仰臥地上,左手握弓,右手持箭,雙腿拳屈,作狼狽掙扎狀,蓬鬆零亂的鬚髮,更顯得驚慌失措,聲嘶力竭,帶着既不甘心就縛,又無可奈何的表情。這顯然是用以歌頌霍去病將軍的業績,昭示出來犯者的下場。表現技法是運用圓雕、浮雕以及線刻的綜合方式,使作品顯得樸實、渾厚,題材處理得相當大膽而且巧妙,有豐富的表現力和高度的概括性。

視頻

茂陵博物館 相關視頻

茂陵博物館
茂陵博物館為了宣傳,竟然展示鎮館之寶,竟然是鎏金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