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蘋果酸奈諾沙星氯化鈉注射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蘋果酸奈諾沙星氯化鈉注射液蘋果酸奈諾沙星氯化鈉注射液案例--【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奈諾為新型無氟喹諾酮,雙靶點抗菌,其特殊結構具有廣譜抗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及非典型病原體活性,對耐藥肺炎鏈球菌和MRSA抗菌效果佳,降低潛在毒性,且不會致關鍵耐藥基因ParC突變,更不易耐藥。臨床研究顯示,蘋果酸奈諾沙星氯化鈉注射液治療CAP的臨床有效率為92.2%,不良反應主要為輸液部位局部反應,多屬輕微、一過性。特殊人群PK研究顯示,輕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及CLcr≥50ml/min的腎功能不全患者均無需調整劑量。 傳統氟喹諾酮類藥物抗結核分枝桿菌活性強。2021年《中國多中心回顧性隊列研究肺結核延遲路徑分析》提示我國結核的診斷延誤長達20天,其中延誤因素包括診斷前氟喹諾酮的使用。奈諾沙星[1]對結核分枝桿菌的抗菌活性弱,不會延誤結核診斷或導致結核耐藥發生。

1、研發背景、研發設計、研發歷程及亮點事件

喹諾酮類藥物因其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組織吸收好等特點在臨床應用中占重要地位,但其安全性不斷受到各國監管機構警告,耐藥問題也隨之而來。

奈諾沙星的設計和開發主要針對解決氟喹諾酮類藥物的安全性及耐藥性問題。利用文獻報道的喹諾酮構效關係及對突變點的分析和研究,合成出無氟喹諾酮結構的衍生物,再經過多重篩選得出足以抵抗耐藥型菌株,結合良好的物理化學性質、工藝可行性、藥品穩定性、安全性等多方考慮,進而選擇了蘋果酸奈諾沙星進入臨床研究。

亮點:去掉傳統喹諾酮6位氟原子,增加7位游離氨,保留8位甲氧基等結構改造後奈諾沙星增強了抗菌活性的同時增加了安全性(如光毒性、神經毒性、心臟毒性減少)。

2、該藥物作用機制、作用靶點、毒副反應等藥理作用分析

奈諾沙星抗菌作用機制為抑制細菌DNA複製、轉錄、修復和重組所需的DNA迴旋酶(gyrase)和第四型拓樸異構酶(topoisomerase IV)。肺炎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對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耐藥性與其耐藥決定區(QRDRs)上自發性位點突變有關,包括編碼拓撲異構酶ⅣparC和parE基因突變,以及編碼DNA促旋酶的gyrA和gyrB基因突變。而奈諾沙星很少發生parC基因的突變,因此未觀察到本品與其它含氟喹諾酮類抗菌藥之間有交叉耐藥性產生。

結合注射液臨床研究及膠囊上市後安全性監測結果,發生的ADR多為輕微、一過性,尚未發現肌腱炎或肌腱斷裂、中樞神經系統相關反應、重症肌無力惡化、外周神經系統病變、尖端扭轉型室速及光毒性等全身氟喹諾酮說明書黑框的嚴重不良反應,安全性總體良好。

3、該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與結果分析

蘋果酸奈諾沙星膠囊和注射液的I-III期,膠囊IV期臨床試驗及特殊人群PK等臨床藥理學研究均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抗生素所牽頭完成。

III期臨床結果顯示試驗藥奈諾沙星500mg和對照藥左氧氟沙星500mg的臨床治癒率分別為92.2%和86.1%,微生物學有效率分別89.3%和87.8%,綜合痊癒率分別為88.5%和87.8%,蘋果酸奈諾沙星氯化鈉注射液的臨床療效、微生物學療效和綜合療效均非劣於左氧氟沙星[2]氯化鈉注射液。安全性結果顯示:不良反應主要為輸液部位局部反應,多屬輕度,對症處理可緩解,呈一過性,患者多可耐受。

另,特殊人群PK研究結果顯示:輕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及CLcr≥50ml/min的腎功能不全患者均無需調整劑量。

4、上市批准情況

(批准適應症、批准號、批准時間、註冊分類)

蘋果酸奈諾沙星氯化鈉注射劑,批准號:國藥准字H20210024;批准時間:2021年6月;註冊分類:化學藥品1類。

批准適應症:用於治療對奈諾沙星呈現敏感的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副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以及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和嗜肺軍團菌所致的成人(≥18歲)社區獲得性肺炎。

此外,蘋果酸奈諾沙星膠囊於2016年5月獲批,適應症也為CAP,後續可依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及耐受性選用注射劑或口服製劑,也可選用序貫治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