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英賢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站酷網 的圖片

英賢學校多年來,學校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1]。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學生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指導思想(理念)。一方面堅持以德治教,全員育人,狠抓教師隊伍建設,另一方面明確德育目標,強化訓練,知行統一,不斷增強德育載體的效能。同時着力打造校園文化[2],營造良好育人氛圍,積極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

校園諮詢

英賢學校「紅色獎學金」喜圓學子夢

「感謝學校!感謝許老師!讓我有機會在風景秀麗的集美中學就讀!」近日,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英賢學校黨支部書記許克亮接到了學生梁金琳的感謝信,信中年輕學子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原來,梁金琳今年就讀集美中學高中一年級,是英賢學校里走出來的「尖子生」。然而,孩子的父母都是杏林台商投資區的企業工人,為了讓孩子安心上學,學校黨支部「紅色獎學金」特別向校董事會爭取到3500元專款,用於支持梁金琳繼續升學。

英賢學校雖然是民辦校,黨支部也才成立不到一年半。然而自從成立黨支部以來,學校里12名黨員終於有了自己的家,有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渠道。去年初,黨員許克亮和幾位老師作為考點老師一同參加了一次區里組織的活動,但只有副主考許克亮一人有資格領取補貼。當時,許克亮就想,參加活動的不只有一人,因此這筆200元的補貼不應該由我一個人獨享。於是,許克亮和其他老師商量,乾脆設立一個獎學金吧,用於獎勵成績優秀者和進步較大的學生。後來,慢慢地,返撥的黨費啦、校董的特撥款啦、黨員活動經費啦、社會捐助啦,一筆筆,源源不斷地充實到這個基金會裡,一批批學生也因此從中受益。這就是民辦校黨支部管理下的「紅色獎學金」。許克亮告訴記者,雖然每筆款項都為數不多,但是卻如涓涓細流一樣,在黨支部這裡匯成愛的海洋,並流向每個學生的心田。英賢學校90%以上是外來農民工子女,父母大多是企業「藍領」,絕大部分學生家境並不好。自從有了「紅色獎學金」,殘疾學生可以免交學費,進步者可以領到學習用品。

據介紹,一年多來學校黨支部努力探索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方式。學校黨組織與董事會保持經常性溝通,既取得業主的理解和支持,又督促業主依法辦學、依法管理,維護師生權益,促進學校發展。針對不同年齡層次學生的心理狀況,學校黨支部主動挑起重擔,與德育處聯合成立工作小組,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黨支部利用主題班會請市區心理專家為師生授課,把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放在首位,同時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加強學生思品和法紀教育,加強心理諮詢和心理健康教育。在黨支部的積極協調下,學校開設電影日、開放卡拉OK廳、利用電教室等增加師生的文娛設施,在學校里營造了一個積極向上的氛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