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花葉蔓常春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花葉蔓常春藤

花葉蔓長春藤(學名:Vinca major)是夾竹桃科蔓長春花屬的一個種。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花葉蔓長春藤

拉丁學名; Vinca major

別稱; 纏繞長春花、蔓長春花

界; 植物界

科; 夾竹桃科

屬; 蔓長春花屬

形態特徵

葉對生,卵形或心臟形。單花生於葉腋間。花色紫紅,5枚花瓣呈五星狀排列,形似小喇叭。其花、葉和花蔓均美而雅致。

生長環境

喜半蔭,適應性強,生長快。

主要價值

適於作地被植物,與一些葉色較深的地被植物配植成色塊,也可垂吊,用於立交橋和花壇邊緣的垂直綠化。

尤適宜盆栽置於室內蒔養和觀賞。它四季不凋,尤為嚴冬不可多得的佳品。

繁殖方法

播種

4月春播。蔓長春花屬每克種子750粒,發芽適溫為18-24℃。用播種盤盛消毒腐葉土、培養土和細沙的混合土壤,播後14-21天發芽。出苗後在光線強、溫度高的中午,需加遮蔭2-3小時。待苗5厘米高,有3對真葉時可盆栽。

扦插

春季或初夏剪取蔓長春花的嫩枝,長8-10厘米,剪去下部葉,留頂端2-3對葉,插入沙床或腐葉土中,保持插壤稍濕潤,室溫20-24℃,插後15-20天生根。

組培

蔓長春花採用的莖尖作外植體。經消毒的莖尖,剪成數段,每段0.4-0.6厘米,接種在MS培養基附加6-苄氨基腺嘌呤5毫克/升和萘乙酸0.2毫克/升,經1個月培養,長出不定芽。再轉接到1/2MS培養基添加激動素0.2毫克/升和吲哚乙酸2毫克/升,半個月後開始長出白根,成為完整的蔓長春花植株。

栽培技術

蔓長春花忌濕怕澇,盆土澆水不宜過多,過濕影響生長發育。尤其室內過冬植株應嚴格控制澆水,以乾燥為好,否則極易受凍。露地栽培,盛夏陣雨,注意及時排水,以免受澇造成整片死亡。

蔓長春花為喜光性植物,生長期必須有充足陽光,葉片蒼翠有光澤,花色鮮艷。若長期生長在蔭蔽處,葉片發黃落葉。

蔓長春花適宜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士,耐瘠薄土壤,但不能使用偏鹼性、板結、通氣性差的黏質土壤,這會導致植株生長不良,葉子發黃,不開花。

待其高7-8厘米時摘心1次,以後再摘心2次,以促使多萌發分枝,多開花。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蔓長春花盆栽或花壇脫盆地栽,從5月下旬開花至11月上旬,長達5個多月。在花期隨時摘除殘花,以免殘花發霉影響蔓長春花生長和觀賞價值。8-10月為蔓長春花採種期,應隨熟隨采,以免種子散失。

對於蔓長春花的平時管理,還要注意保證給予蔓長春花充分的光照,長期處在蔭蔽處,光照不足,會使葉片發黃。如果土壤偏鹼板結,滲水不良,通氣性差,也會使蔓長春花生長不良,蔓長春花葉子發黃且不開花。冬季要移入室內,室溫保持在5度以上,並控制澆水,盆土以偏干為好。若室溫保持在15-20度左右,可持續開花不斷。開春後可移至室外管理。蔓長春花一般栽培兩年換一次盆。

蔓長春花在盆栽後宜放半陰處養護,夏季以給予明亮散射光為宜,避免陽光直曬,並適當噴水降溫增濕。蔓長春花在生長期水分要充足,並在每月施餅肥2-3次。入冬時要移入室內,只要放置在溫度不低於0℃的環境中就可安然越冬。[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