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舞陽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舞陽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 舞陽鎮

所屬地區: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

舞陽鎮,隸屬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地處鎮遠縣中部,東與猛溪毗鄰,南與金堡鄉相連,西與施秉縣甘溪鄉接壤,北連羊場鎮, 行政區域面積299.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舞陽鎮戶籍人口為63888人。 北宋大觀元年(1107年),為安夷縣治;1980年,復名舞陽鎮(區級鎮);1992年,由原舞陽鎮的府城辦事處、衛城辦事處與文德鄉、兩路鄉、黃桑鄉成立新舞陽鎮。 截至2020年6月,舞陽鎮轄13個社區、12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文德社區。 2019年,舞陽鎮有工業企業55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6個。 [1]

位置境域

舞陽鎮地處鎮遠縣中部,東與猛溪毗鄰,南與金堡鄉相連,西與施秉縣甘溪鄉接壤,北連羊場鎮, 行政區域面積299.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舞陽鎮地處雲貴高原東部,由於可溶性岩層和非可溶性岩層褶皺或斷裂之後,在內外力作用下,逐步形成多種溶岩地貌和常態地貌。又由於地殼經幾度較大的間隙性抬升及其上升速度、上升量不同,致使鎮境西部升高,南北隆起,河谷深切,形成鎮境內西北、西南部高,中部低,逐漸向東北方向傾斜的總體地勢形態,故境內具有多山,溝谷縱橫,起伏變化較大等特徵。

氣候

舞陽鎮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冷熱同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秋溫涼,光照時數少,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氣溫16.5℃,1月平均氣溫5.3℃,極端最低氣溫-8℃(1977年1月30日);7月平均氣溫26.4℃,極端最高氣溫40.1℃(2003年年8月3日)。最低月均氣溫2.4℃(1977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32.6℃(1961年7月)。平均氣溫年較差25.7℃,最大日較差20.7℃(2003年8月3日)。無霜期年平均292天,最長達341天(1998年);最短為237天(1974年),年平均降水量1063.5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394.7毫米(1967年),極端年最少雨量768毫米(196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4—9月,6月最多。

水文

舞陽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最大的河流為㵲陽河,其中蜿蜒貫穿轄區23.4千米,流域面積502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3.2立方米/秒。其他主要支流有相見河、鴨溪河、鐵溪河、翁仲河、松溪河、犀牛洞河等。

自然災害

舞陽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倒春寒、冰雹等。春旱主要出現在4月,對夏收作物和春播影響大。夏旱一般3—5年發生一次,出現時段多在7—8月,尤以7月最常見。1950年至1982年33年中6至8月出現大小夏旱54次,平均每年1.6次,其中6月平均旱日7.3天;7月為14.5天;8月為14.2天,尤以1972年和1981年旱情最重,造成糧食減產51.3%和46.7%。1950年以來較嚴重的倒春寒出現45次,其中大於7天的15次,占33.3%,多於10天的4次,占8.9%,其他情況占57.8%。最嚴重的一次倒春寒發生在1971年,長達10天。使部分農作物生長受損。冰雹一般出現在3—5月,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發生。

自然資源

舞陽鎮境內地下礦藏有鉛鋅、磷、釩、硅、水泥灰岩等。鉛鋅礦主要分布在兩路一帶,磷礦、釩砂分布在城郊,硅礦主要分布在柏楊坪、朝陽壩、魏家屯一帶,水泥灰岩主要分布在城郊及兩路口一帶。礦產以鉛鋅礦、釩礦為主,面積約12.4平方千米,已探明鉛鋅礦金屬資源儲量2.1萬噸。 2011年,舞陽鎮有耕地面積4.6萬畝。

人口

2011年末,舞陽鎮轄區總人口6203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4815人,城鎮化率56.1%。另有流動人口7726人。總人口中,男性32063人,占51.7%;女性29967人,占48.3%;14歲以下10002人,占16.1%;15—64歲45443人,占73.3%;65歲以上6585人,占10.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5000人,占56.4%;有苗、侗、回、土家、布依等少數民族,共27030人,占43.6%。2011年,人口出生率12.9‰,人口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長率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07人。 截至2019年末,舞陽鎮戶籍人口為63888人。

視頻

黔東南州鎮遠縣舞陽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