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出自宋代晏幾道的《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1]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你揮舞彩袖手捧酒杯殷勤勸酒,回想當年心甘情願醉倒於顏紅。舞姿曼妙,直舞到掛在楊柳樹梢照到樓心的一輪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轉,直唱到扇底兒風消歇。

自從那次離別後,我總是懷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夢裡與你共同歡聚。今夜裡我舉起銀燈把你細看,唯恐這次相逢又是在夢中。

注釋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 此詞黃升《花庵詞選》題作《佳會》。

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玉鍾:古時指珍貴的酒杯,是對酒杯的美稱。

拚(pàn)卻:甘願,不顧惜。卻:語氣助詞。

「舞低」二句: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掛在楊柳樹梢照到樓心的一輪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轉,直唱到扇底兒風消歇(累了停下來),極言歌舞時間之久。 桃花扇,歌舞時用作道具的扇子,繪有桃花。歌扇風盡,形容不停地揮舞歌扇。這兩句是《小山詞》中的名句。「低」字為使動用法,使······低。 同:聚在一起。

剩把:剩:通「盡(jǐn)」,只管。把:持,握。

銀釭(gāng):銀質的燈台,代指燈。

賞析

言為心聲,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一首《鷓鴣天》,寫悲感,寫歡情,都是那樣真摯深沉,撼人肺

腑,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雖然這首詞的題材比較窄,不外乎傷離怨別,感悟懷舊,遣情遺恨之作,並沒有超出晚唐五代詞人的題材範圍。小晏寫情之作的動人處,在於它的委婉細膩,情深意濃而又風流嫵媚,清新俊逸。白居易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古往今來,膾炙人口的詩詞,大抵不僅有情,而且情真。所謂「真字是詞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脫稿。」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新月,歌盡桃花扇低風。

一個是殷勤地勸酒,一個是拚命地喝,為伊消得人憔悴。當年一夕初逢的傾心難忘,別後夢中的飄忽難尋,今宵突然重逢的恍惚難信,景境幾轉,人事劇變,一切都「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而重逢時的驚疑和驚喜之狀也就自然而然,毫無忸怩作態。

多情似小晏,天下能有幾何?小晏詞工於言情而能真,故陳廷焯雖嫌其不免思涉於邪,有失風人之旨,然又不能不稱其措辭婉妙,一時獨步。又言「淺處皆深」、「情詞並勝」、「曲折深婉,自有艷詞,更不得讓伊獨步。」小晏善寫風流之情,歡娛之境,盡極沉鬱之致,盪氣迴腸之勝,又能表現出純真無邪的品性,使人不覺其卑俗,不感其淫褻,雖百讀之而不厭。這一點,小晏受五代詞尤其是後主詞的相當影響。馮煦《宋六十家詞選例言》曰:「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把小晏、李後主、秦少游並稱「詞中三位美少年」,可見其三人之風格的確比較接近。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云:「李後主、晏叔原皆非詞中正聲,而其詞則無人不愛,以其情勝也。情不深而為詞,雖雅不韻,何足感人?」王國維先生也說:「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小晏之作,已然近之。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回憶相會時的歡樂肆意,酣暢淋漓,正是為了反襯鍾情至深,相思至極,魂牽夢縈,不免寤寐求之。而夢中的相會終歸是空,清醒後的相思卻越更深邃,越徹骨。以至於當真正相會之時,分不清眼前是夢是真,害怕再次醒來更加痛徹心肺的相思。

小晏出身書香門第,不少婉雅佳言也化用了前人詩句。雖然前人言在,但是為己所用,和諧融貫,讀來仍是自然生輝,更自有別一番情趣含蘊其中。夢的意境在小晏筆下,採用遞進的方式,前一句的相思之情已是極限,後一句則遞進一步,產生了循環往復的藝術效果,意象更為豐滿。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晏幾道以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的典雅風格和「秀氣勝韻,得之天然」的清麗詞風冠蓋一時。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云:「北宋晏小山工於言情,出元獻(晏殊),文忠(歐陽修)之右,然不免思涉於邪,有失風人之旨。而措辭婉妙,則一時獨步。」陳振孫則贊曰:「其(叔原)詞在諸明勝中,獨可追逼花間,高處或過之。氣磊落,未可貶也。」毛晉在《跋小山詞》中稱小晏詞「字字娉娉,如攬嬙、施之袂,恨不能起蓮、鴻、苹、雲,按紅牙板,唱和一過」。可謂傾倒之至。而其「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的佳句,千百年來一直為世人所傳唱,至今仍有鳧鳧不息的聲韻。

創作背景

在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晏殊就已亡故,歐陽修則因反對新法,逐漸失勢,後於熙寧五年(1072)病故,這使晏幾道失去了政治上的依靠,生活景況日趨惡化。晏幾道採用憶昔思今對比手法寫下了許多追溯當年回憶的詞作,《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便是這其中的佼佼之作。

賞析二

這首詞是晏幾道與幾個相熟的女子久別重逢之作。這個女子可能是晏幾道自撰《小山詞序》中所提到的他的朋友沈廉叔、陳君龍家歌女蓮、鴻、蘋、雲諸人中的一個。晏幾道經常在這兩位朋友家飲酒聽歌,與這個女子是很熟的而且有相當愛惜之情的,離別之後,時常思念,哪知道現在忽然不期而重遇,又驚又喜,所以作了這首詞。[2]

上半闋寫當年相聚時歡樂之況,下半闋寫今日重逢的驚喜之情。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這首詞上半闋是說,憶當年,你手捧玉鍾把酒敬,衣着華麗人多情;我舉杯痛飲拼一醉,醉意熏熏臉通紅。縱情跳舞,直到樓頂月挨着樹梢向下行;盡興唱歌,使得桃花扇疲倦無力不扇風。

上半闋敘寫當年歡聚之時,歌女殷勤勸酒,自己拚命痛飲,歌女在楊柳圍繞的高樓中翩翩起舞,在搖動繪有桃花的團扇時緩緩而歌,直到月落風定,真是豪情歡暢,逸興遄飛。詞中用了許多漂亮的顏色字面,如「彩袖」、「玉鍾」、「醉顏紅」、「楊柳樓」、「桃花扇」等,寫得非常絢爛。但是這一切並不是作詞時當前的情況,乃是追憶往事,似實而卻虛,所以它不像一幅固定的圖畫,而像一幕電影,在眼前一現,又化為烏有。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下闋是說,自從離別後,縱向重相逢,多少次,你我重逢在夢中。今夜果真喜相逢,挑燈久坐敘別情,還恐怕、又是虛幻的夢中境。

下半闋敘寫久別重逢的驚喜之情。「銀釭」即是銀燈;「剩」只管。末二句雖是從杜甫《羌村》詩「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兩句脫化而出,但是表達得更為輕靈婉折,不像杜甫詩那樣悲愴沉重。詞中說,在別離之後,回想歡聚時,常是夢中相見,而今番真的相遇了,反倒疑是夢中。情思委婉纏綿,詞句清空如話,而其妙處更在於能用聲音配合之美,造成一種迷離惝恍的意境,有情文相生之妙。下半闋共計二十七個字,其中有十六個字是陽聲等鼻音者為陽聲,即是「從」、「相」、「逢」、「魂」、「夢」、「君」、「同」、「今」、「剩」、「銀」、「釭」、「恐」、「相」、「逢」、「逢」、「中」。而在這十六個陽聲字中,收尾是ONG韻母者有八個字。即是「從」、「逢」、「夢」、「同」、「恐」、「逢」、「夢」、「中」。這八個ONG雲母的字,分散在這幾句中,反覆出現,使我們讀起來,仿佛是聽一個諧美的樂曲,其中經常有嗡嗡的聲音,引入一種似夢非夢境界,恰好與詞中所要表達的情思相配合,而增強其感染力。

晏幾道這首詞的藝術手法,上半闋是利用彩色字面,描摹當年歡聚情況,似實卻虛,宛如銀幕上的電影,當前一現,倏歸烏有;下半闋抒寫久別相思不期而遇的驚喜之情,似夢而卻真,利用聲韻的配合,宛如一首樂曲,使聽者也仿佛進入夢境。全詞不過五十幾個字,而能造成兩種境界,相互補充配合,或實或虛,既有彩色的絢爛,又有聲音的諧美,這就是晏幾道詞藝的高妙之處。

晏幾道

晏幾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 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工於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表達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