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舒國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舒國瀅
出生 1962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法學家

舒國瀅教授,男,1962年5月出生於湖北省隨縣(現隨州市)。1979年入北京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學習法律,1986年畢業並獲法學碩士學位。同年留校法律系法理學教研室工作。1993-1994年獲中國政府獎學金赴德國哥廷根大學進修法哲學和法社會學。1995年首批入選「北京市跨世紀理論人才百人工程」。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理學研究所所長。研究領域為:法理學/法哲學,法學方-,法美學。精通英語和德語。

舒國瀅教授長期擔任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的授課工作,先後講授《法理學》、《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西方法學名著選讀》、《現當代西方法學專題研究》、《法學方-》等課程,培養法學理論碩士研究生15人,招收博士研究生5名。其採用講授與研討相結合的授課模式,授課內容深入淺出、高屋建瓴,深受學生愛戴。2002年5月中國政法大學五十周年校慶期間,經過學生評選和學校遴選,其分別獲得「最受學生歡迎的青年教師」稱號和「優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稱號。

舒國瀅教授長期擔任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的授課工作,先後講授《法理學》、《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西方法學名著選讀》、《現當代西方法學專題研究》、《法學方-》等課程,培養法學理論碩士研究生15人,招收博士研究生5名。其採用講授與研討相結合的授課模式,授課內容深入淺出、高屋建瓴,深受學生愛戴。2002年5月中國政法大學五十周年校慶期間,經過學生評選和學校遴選,其分別獲得「最受學生歡迎的青年教師」稱號和「優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稱號。

舒國瀅教授在法學研究領域著述豐富。其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出版個人專著、譯著4部,與人合著論著5部,主編大學法科教材10餘種,承擔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重點課題、教育部「十五」規劃課題等部級研究項目4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經費超過100萬元(人民幣)。參與組織創辦《法哲學與法社會論叢》(1997年),組織《當代德國法學名著叢書》、《西方法哲學文庫》等大型翻譯工程。

舒國瀅教授通曉英語和德語,與國際上一些知名的法理學家(如英國約翰·菲尼斯德國羅伯特·阿列克西日本鈴木敬夫)素有交際。其治學嚴謹、追求創新,注重文字表述的簡潔優美,自成一家風格。1995年發表《戰後德國法哲學的發展路向》,填補國內該項研究空白,得部級科研一、二等獎勵多項。1999年發表《從司法的廣場化到司法的劇場化》,2000年出版文集《在法律的邊緣》,2001年發表《從美學的觀點看法律》,充分展現了在法哲學、法美學研究上的才華,報章多篇書評稱讚其文字及思考「空靈」、「雋永」、「雄渾」、「飄逸」。

自2001年起,舒國瀅教授開始翻譯德國當代法學理論,尤其是在介譯拉德布魯赫著作及其相關研究方面用力最勤,相繼移譯出版拉德布魯赫的《法律智慧警句集》(2001年)和考夫曼的《拉德布魯赫傳》(2004年),受到日本學者關注。他在法律論證理論和法學方-方面的研究也用心投力,2002年翻譯出版德國當代法哲學家羅伯特?阿列克西的《法律論證理論》,填補了德語法學文獻翻譯上的多項空白。被鈴木敬夫教授譽為中國目前「拉德布魯赫翻譯第一人」。[1]


人物履歷

1962年出生,隨縣小林鎮人。

1979年入北京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學習。

1986年畢業並獲法學碩士學位。同年留校在法律系法理學教研室工作。

1993年至1994年獲中國政府獎學金赴德國哥廷根大學進修法哲學和法社會學。

1994年被聘為副教授。

1995年首批入選「北京市跨世紀理論人才百人工程」。

1999年被聘為教授。

2002年獲中國政法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青年教師」、「優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稱號。

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法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法理學研究所所長。[2]

社會職務

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理事

比較法研究會理事

外交學院兼職教授

主講課程

法理學

法哲學與法社會學

法學方法論

代表作品

《古斯塔夫·拉德布魯赫傳》(譯著)   

《法律論證理論》(譯著)

教材與專著

《法理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版

《法理學》(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司法考試大綱》,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法律碩士聯考考試指南》(修訂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法律基礎》(修訂版),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國際人權法教程》(教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論文

《走出"明希豪森困境" --羅伯特·阿列克西 <法律論證理論>述評》, 中國書評,2006年第五輯

《在歷史叢林中行進的中國法理學》,政法論壇,2005年第1期

《從方法論看抽象法學理論的發展》,浙江社會科學,2004年10月

《尋求法治的技術之路》,法治日報,2003年3月

《法治與人類形象》,法制時報,2002年10月

《律師之心性》,時事出版社,2002年10月

《法律職業呼喚法治學》,人民法院報,2002年4月

《從司法的廣場化到司法的劇場化》,律師文摘,2002年1月[3]


參考資料

  1. 舒國瀅博雅人物網
  2. [轉載舒國瀅著作目錄]新浪博客--weiguo_999的博客2014-02-08
  3. 舒國瀅教授法通法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