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府城大東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臺灣府城大東門別稱迎春門、東安門,是清朝臺灣府城的14座城門之一,位置位於今日臺灣臺南市東區勝利路口,為中華民國三級古蹟。迎春門是臺灣現存最具規模的城樓。
歷史
清雍正三年(西元1725年),是臺灣府建城第一座動工興建的城門,是一座木造有樓臺的柵門。城門位於東安坊,也稱東安門。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改木柵門為磚石城門。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1786年),臺灣爆發林爽文事件,平定之後,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城垣改為三合土,大東門改為兩層的城樓,重簷歇山式屋頂,臺灣府城各門的城臺加高,臺上加建城樓,加強府城的防禦能力[1]。大東門週圍民宅遍佈,居民依城門石壁築屋而居。
西元1895年爆發乙未戰爭,日方由三面圍攻臺南府城,日軍入城以後,城垣開始遭遇被拆除的命運,城門因年久失修,日漸傾朽。
日本明治三十四年(西元1901年),日方發佈市區改正計畫,大東門才被規畫為圓環綠園獲得保存。
二次大戰後,大東門遭違章建築占用,城樓在民國41年(西元1952年)時便已拆除。民國44年(西元1955年)8月艾瑞絲颱風帶來連日豪雨,以致城垣崩塌,大東門僅存基座。
民國64年(西元1975年)修建城樓,古貌未減,窗的造型多變化。
配合臺南市觀光年的「臺南市整修名勝古蹟三年計畫」,政府於民國66年(西元1977年)將大東門依原外貌形式重建。
民國74年(西元1985年)11月27日,政府公告大東門為三級古蹟[1]。現在的大東門位於臺南市東門路與勝利路口,為臺南市的地標,以圓環形式坐落於道路中央。
建築結構
大東門在石砌城臺上建有城樓,外有甕城環繞,甕城今已不存在。
大東門城樓高兩層,為重簷歇山式結構,二樓開有八角窗和扇型窗[1],為臺灣現存最具規模的城樓。
大東門的基座以花崗岩為材料堆砌而成,西側拱門刻著「迎春門」,東側有石質橫額一塊題「東安門」。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作者不詳(1736)。[台灣府城大東門]。《數位典藏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URN=3140581 (2010/02/11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