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臭阿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臭阿魏

阿魏,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K. M. Shen或阜康阿魏Ferula fukanensis K.M.Shen的樹脂。春末夏初盛花期至初果期均可採收,但以盛花期採收為佳。分次由莖上部往下斜割,收集滲出的乳狀樹脂,陰乾。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阿魏
  • 別稱;熏渠、哈昔泥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傘形目 科 傘形科
  • 屬;阿魏屬 種 阿魏
  • 分布區域;生於戈壁灘及荒山上,分布新疆 採收時間 春末夏初盛花期至初果期採收
  • 用量;1~1.5g
  • 毒性;無毒
  • 貯藏;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生理特性

本品呈不規則的塊狀和脂膏狀。顏色深淺不一,表面蠟黃色至棕黃色。塊狀者體輕,質地似蠟,斷面稍有孔隙;新鮮切面顏色較淺,放置後色漸深。脂膏狀者黏稠灰白色。具強烈而持久的蒜樣特異臭氣,味辛辣,嚼之有灼燒感。

產地

生於戈壁灘及荒山上,分布新疆

入藥部位

植物的樹脂。

炮製方法

收集滲出的乳狀樹脂,陰乾,除去雜質,剁成小塊。

性味

苦、辛,溫。

歸經

歸脾、胃經。

功效

消積,化瘕,散痞殺蟲

主治

用於肉食積滯,瘀血癮瘕,腹中痞塊,蟲積腹痛

相關配伍

1、霍亂煩滿,氣逆腹脹,手足厥冷:不灰木、陽起石、阿魏各半兩,巴豆(去心)、杏仁(去皮)各二十五個。為末,粟飯丸櫻桃大,穿一孔。每服一丸,燈上燒煙盡,研末,米薑湯下,以利為度。(《聖濟錄》)

2、消積破氣:石鹼三錢,山楂三兩,阿魏五錢,半夏(皂莢水制過)一兩,為末,以阿魏化醋煮糊丸服。(《摘玄方》)

用法用量

1~1.5g,多入丸散和外用膏藥

禁忌

孕婦禁用,脾胃虛弱忌用。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同炮蒜丸服,並主盤腸痛驚。

2、《唐本草》:殺諸小蟲,去臭氣,破症積,下惡氣,除邪鬼蠱毒。[1]

參考文獻

  1. 每日一味中藥:阿魏」,小喬養生堂,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