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臭常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臭常山

中文學名:臭常山

拉丁學名:Orixa japonica Thunb.

別稱:大山羊、大素藥、白胡椒、和常山
、臭山羊、臭苗、臭藥、日本常山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芸香目

科:芸香科

屬:臭常山屬

臭常山(學名:Orixa japonica Thunb.)是芸香科臭常山屬植物,高1-3米的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或淡褐灰色。葉薄紙質,全緣或上半段有細鈍裂齒,下半段全緣。雄花序長2-5厘米;花序軸纖細,初時被毛。成熟分果瓣闊橢圓形,每分果瓣由頂端起沿腹及背縫線開裂,內有近圓形的種子1粒。花期4-5月,果期9-11月。
分布於日本中國;在中國分布於河南(伏牛山、大別山、桐柏山以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貴州四川雲南(麗江)。生長於海拔500-1300米山地密林或疏林向陽坡地。[1]
中國民間有零星栽種,取其果作藥用。根、莖用作草藥。味辛,性寒。據載有小毒。清熱利濕,調氣鎮咳,鎮痛,催吐。治胃氣痛、風濕關節痛等。鮮葉搓汁,可殺牛馬身上虱。

形態特徵

高1-3米的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或淡褐灰色,幼嫩部分常被短柔毛,枝,葉有腥臭氣味,嫩枝暗紫紅色或灰綠色,髓部大,常中空。葉薄紙質,全緣或上半段有細鈍裂齒,下半段全緣,大小差異較大,同一枝條上有長達15厘米,寬6厘米,也有長約4厘米,寬2厘米,倒卵形或橢圓形,中部或中部以上最寬,兩端急尖或基部漸狹尖,嫩葉背面被疏或密長柔毛,葉面中脈及側脈被短毛,中脈在葉面略凹陷,散生半透明的細油點;葉柄長3-8毫米。
雄花序長2-5厘米;花序軸纖細,初時被毛;花梗基部有苞片1片,苞片闊卵形,兩端急尖,內拱,膜質,有中脈,散生油點,長2-3毫米;萼片甚細小;花瓣比苞片小,狹長圓形,上部較寬,有3(-5)脈;雄蕊比花瓣短,與花瓣互生,插生於明顯的花盤基部四周,花盤近於正方形,花絲線狀,花葯廣橢圓形;雌花的萼片及花瓣形狀與大小均與雄花近似,4個靠合的心皮圓球形,花柱短,粘合,柱頭頭狀。成熟分果瓣闊橢圓形,干後暗褐色,徑6-8毫米,每分果瓣由頂端起沿腹及背縫線開裂,內有近圓形的種子1粒。花期4-5月,果期9-11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日本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河南(伏牛山、大別山、桐柏山以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貴州(印江、畢節、納雍、普定、貴陽、甕安、綏陽、赤水、道真、羅甸、荔波)、四川、雲南(麗江)。生長於海拔500-1300米山地密林或疏林向陽坡地。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在高寒山區生長不好,以肥沃的夾沙土生長較好。

繁殖方法

用種子和分株繁殖。 因種子發芽率低,生長緩慢, 一般多不採用,故以分株繁殖為主。 分株在冬季落葉後到第二年未發出新葉前, 挖取33厘米以上的小苗栽種。栽前先翻整土地,開133厘米寬的廂,行窩距各約33厘米,窩深16-20,每窩栽苗一株,填土踩緊,再蓋土比原來植株入土深度稍高,最後淋水。

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栽後1-2年,每年中耕除草三次,在4、6、11月進行。追肥在栽後1-2年的4月和11月中除後進行。四月施人畜糞水,11月撒施土雜肥。兩年以後,只在冬季撒施土雜肥一次。 收穫加工:臭常山葉多鮮用,在夏秋採摘。根和根莖,在三年以後,每年秋冬挖大留小,連續收穫。挖采後,抖去泥沙,砍去莖稈,切成1.5-3厘米長的短節,曬或炕干即成。臭常山用篾包包裝貯運,放乾燥通風處,防受潮發霉。

主要價值

中國民間有零星栽種,取其果作藥用。根、莖用作草藥。味辛,性寒。據載有小毒。清熱利濕,調氣鎮咳,鎮痛,催吐。治胃氣痛、風濕關節痛等。鮮葉搓汁,可殺牛馬身上虱。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截瘧,止痛,安神。用於風熱感冒,風濕關節腫痛,胃痛,瘧疾,跌打損傷,神經衰弱;外用治癰腫瘡毒。

參考來源

  1. 臭常山的介紹, 便民查詢網,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