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自行車之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自行車之歌》是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童。所屬叢書:我們小時候。

內容簡介

《自行車之歌》一書由英仕曼亞洲文學獎得主蘇童寫作。該書以優美至極的散文格式寫就,講述了作者在蘇州街頭晃晃悠悠成長的南方童年。行船、流水、城北的橋及夏日街頭三三兩兩的人群等瀰漫着南方水氣氤氳的生活讓人悠閒中又感覺說不出的悵然。全文細膩寫實,真情流露。

我們的小時候 節選

這套書

是連接大作家和小讀者的橋樑

是連接「彼童年」和「此童年」的橋樑

是連接兒童和文學的橋樑

【一個時代的童年「老照片」】

「我們小時候……」長輩對孩子如是說。接下去,他們會說他們小時候沒有什麼,他們小時候不敢怎樣,他們小時候還能看見什麼,他們小時候夢想什麼……翻開這套書,如同翻看一本本珍貴的童年老照片。老照片已經泛黃,或者折了角,每一張照片講述一個故事,折射一個時代。

【一套大作家寫給小讀者的兒時回憶】

王安憶、遲子建、畢飛宇、蘇童、張梅溪、郁雨君……作家們沒有美化自己的童年,沒有渲染貧困,更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是從童年記憶中汲取養分,把童年時的心靈感受訴諸筆端。

【一套*適合家長與孩子共讀的名家美文】

我們希望,少年讀了這套書可以對父輩說:「我知道,你們小時候……」我們希望,父母們翻看這套書則可以重溫自己的童年,喚醒記憶深處殘存的兒時夢想。

翻開這套書,如同翻看一本本珍貴的童年老照片。老照片已經泛黃,或者折了角,每一張照片講述一個故事,折射一個時代。這是一套大作家寫給小讀者的兒時記憶,也是一套文字優美至極的名家文集,讀來趣味盎然,齒頰噙香。很少人會記得小時候讀過的那些應景課文,但是課本里大作家的往事回憶卻深藏在我們腦海的某一個角落裡。朱自清父親的背影、魯迅童年的夥伴閏土、冰心的那盞小橘燈……這些形象因久遠而模糊,但是永不磨滅。我們就此認識了一位位作家,走進他們的世界,學着從生活平淡的細節中捕捉永恆的瞬間,然後也許會步入文學的殿堂。

王安憶、蘇童、遲子建、張梅溪、郁雨君、畢飛宇……作家們沒有美化自己的童年,沒有渲染貧困,更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而是從童年記憶中汲取養分,把童年時的心靈感受訴諸筆端。

我們希望,少年讀了這套書可以對父輩說:「我知道,你們小時候……」我們希望,父母們翻看這套書則可以重溫自己的童年,喚醒記憶深處殘存的兒時夢想。

童年印象,吉光片羽,雋永而清新。

作者簡介

蘇童 1963年生於江蘇蘇州。1980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1987年發表《一九三四年的逃亡》使其成為「先鋒派」的主將。代表作品《妻妾成群》曾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小說《米》、《紅粉》、《婦女生活》也先後被搬上銀幕。現任江蘇省作協副主席,多部作品被譯成英、法、德、意等文字。

讓·雅克·盧梭•兒童文學史

讓·雅克·盧梭的兒童傳記性小說《愛彌爾》寫於1762年,是世界兒童文學史上第一部把兒童作為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來描寫的小說[1]。西方認定18世紀末期為兒童文學的發端期。然而,盧梭認為以幻想方式構成的讀物對孩子會產生有害影響的論斷阻滯了 以貝洛、弗朗索瓦和博蒙夫人(代表作《美妞與怪獸》[2],1756年)為開端的幻想文學的發展。

視頻

自行車之歌 相關視頻

純享版:胡瑋煒-蘇童《自行車之歌》
朗誦《自行車之歌》

參考文獻

  1. 《愛彌兒》,讀書369
  2. 美妞與怪獸,可可詩詞,201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