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自行反坦克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自行反坦克炮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自行反坦克炮

武器: 二戰時期主流反坦克武器之一

自行反坦克炮(又稱坦克殲擊車)是專門用於摧毀敵方坦克的。它們擁有比同級其他戰車更強大的火炮,能夠擊穿所遇到的大多數目標。[1]

基本信息

在二戰期間,自行反坦克炮(坦克殲擊車)是自行火炮的主流。二戰後至今,自行反坦克炮已經風光不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各種反坦克武器及主戰坦克發展迅速,而對支援火力的需求,又使自行榴彈炮迅猛發展。兩方面作用的結果,使自行反坦克炮已經退居一隅。但是,一些國家仍然在發展一些以反坦克作戰為主的自行反坦克炮,如:奧地利的SK105、德國的"美洲豹"、瑞典的IKV91、意大利的"半人馬座"、南非的"大山貓"以及中國的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等。

從總體上看,自行反坦克炮穿甲威力強大,戰鬥全重較輕,機動性較好,裝甲防護力一般,採購價格較低。綜合這些優缺點,使得自行反坦克炮在裝甲戰車家族中,也有它一定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各國現裝備的自行反坦克炮中,有的只是以反坦克作戰為主,但兼有武裝偵察、追擊等作戰任務,如"半人馬座"、"大山貓"輪式裝甲戰車等,連名稱也不叫自行反坦克炮;更有的甚至叫輕型坦克,如SK105、IKV91等。真正叫自行反坦克炮的,只有巴西的EE-118、德國的"美洲豹"和中國的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自行反坦克炮的彈種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脫殼穿甲彈、破甲彈等;兼有其他作戰任務的,還配有榴彈

20世紀70年代以後,除了自行榴彈炮外,其他各類自行火炮的發展也相當迅速,呈現出"滿園春色"之勢。對於當代的各類自行火炮,許多讀者已耳熟能詳,故這裡只匯總加以介紹,算是"自行火炮史話"系列文章的收盤之作。

1941年冬天,德國設計師們決定在3式或4式坦克(Panzer III/Panzer IV)的底盤上發展新的自行反坦克炮,但由於車體結構並不適合,這個設計沒有通過。同時埃克特Alkett公司發展出的新底盤Geschutzwagen III/IV,它結合了3式(主要是J型)和4式坦克(主要是F型)的部件,被認為很適合作為新的自行反坦克炮底盤。

1942年2月,埃克特Alkett公司在Geschutzwagen III/IV的底盤上裝備了43型71倍口徑的88毫米反坦克炮(88mm Pak 43 L/71),設計定名為"Hornisse" (大黃蜂)。1942年晚些時候,這種車體還被用於"野蜂Hummel"自行榴彈炮(編號Sd.Kfz.165)。引擎被移到中間,車體被延長以容納長身管的88毫米反坦克炮,同時還可以平衡整車的重量分布。由於火炮的巨大重量和車體承載能力的限制,乘員組只能受到輕型裝甲的保護。1942年10月,整車模型向希特勒本人做了展示,得到了批准,他還希望生產能於1943年5月開始。

1944年早期,駕駛室前裝甲板的布置在生產中有了變動,火炮也變為43/1型71倍口徑的88毫米反坦克炮(88mm Pak 43/1 L/71),這樣該車就有了兩種不同的型號。1944年2月24日(一說27日),希特勒下令將第二種型號命名為"Nashorn"(犀牛)。"大黃蜂"和"犀牛"除了駕駛室前裝甲板的布置和火炮型號外沒有任何區別,而這兩點變動都是無關緊要的。儘管缺少裝甲防護,二者都為威力強大的88毫米反坦克炮提供了急需的機動性。戰鬥室的有限空間使載彈量受到限制,通常在24-40發之間。"大黃蜂"和"犀牛"頂部敞開的戰鬥室僅依靠帆布來遮蔽風雨,而且缺乏一挺車體機槍,通常一挺MG34或MG42機槍會配備在車體內以提供近戰防禦。從1943年2月到1945年3月,由埃克特Alkett公司設計、德國埃森工廠Deutsche Eisenwerke製造的"大黃蜂"和"犀牛"自行反坦克炮產量很低,分別為20輛和474輛。

這兩種型號的自行反坦克炮都裝備了重型坦克殲擊炮營,第一次作戰是跟隨第655重型坦克殲擊炮營參加庫爾斯克會戰。它們表現得很成功,所以以後一共裝備了6個這樣的重型坦克殲擊炮營,出沒在各條戰線(例如1944年第525重型坦克殲擊炮營在意大利戰線作戰)。最後它們逐漸被威力更大、防護更好的自行反坦克炮如Jagpanzer IV(4式自行反坦克炮)和Jagpanther(獵豹)所取代,但它們的戰史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

"犀牛"自行反坦克炮也是唯一在歐洲戰場上摧毀過美軍新型的M26"潘興Pershing"中型坦克(配備長身管的90毫米坦克炮、重型裝甲防護)的武器。1945年3月6日,一輛美軍第3裝甲師的M26在250米的距離上被一炮擊毀,這個"犀牛"自行反坦克炮的傑作發生在Cologne以北的Niehl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