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自殺論》,研究自殺問題的社會學著作。埃·迪爾凱姆(見「社會學方法的原則」)著。初版發行於1897年。1950年美國出版英譯本。中譯本1988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鍾旭輝、馬磊、林慶新譯。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中譯本約27萬字,包括序言、導言和3卷18章。序言敘述研究範圍和方法。導言闡明對自殺的定義。
第1卷非社會因素,包括4章,批駁那些將自殺歸為自然因素。某些心理機能因素或模仿行為的觀點。第1章自殺與精神變態,研究不同階層居民中自殺率的變化情況並證明在精神變態和自殺率之間不存在固有的聯繫。第2章自殺與正常心理狀況——種族、遺傳,通過比較不同種族和具有不同遺傳特性的居民的自殺率,否定了認為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的觀點。第3章自殺與天象因素,通過比較不同季節、不同氣溫下的自殺率,認為自殺與天象因素無關。第4章模仿,認為自殺與模仿無關。
第2卷社會原因與社會類型,包括6章,將自殺分為利己型、利他型和動亂型3類,從統計學的角度探究自殺的社會原因與自殺的分類。第1章如何確定社會原因與社會類型,指出其方法。第2、3章利己型自殺,從自殺率與其社會背景——宗教和家庭——之間的相互聯繫上分析利己型自殺。第4章利他型自殺,指出社會對個人介入過多是導致利他型自殺的原因。第5章動亂型自殺,揭示自殺與社會動盪之間的聯繫。第6章不同自殺類型各自的形式,對比自殺的社會類型和心理學類型。
第3卷自殺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的實質,包括3章。從社會學的角度研究自殺的因素,並提出預防自殺的措施。第1章自殺的社會因素,揭示影響自殺行為的社會集合性力量。第2章自殺與其他社會現象的關係,探討自殺與道德、自殺與殺人的關係。第3章預防自殺的措施,着重闡述重建社團對預防自殺的作用。本書是現代最早在社會調查中使用統計方法的論著之一,揭示了作者社會學研究的基本原理在實踐中的具體運用。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凡例
1.本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
2.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立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
3.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自殺論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 ↑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