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臆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臆測

臆測,漢語詞彙。主觀的推測猜測、憑想象揣測。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六:"《風詩》三百,用意各有所在,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故能感發人之性情。後人強事臆測,系以比、興、賦之名,而詩義轉晦。"[1]

漢語詞語

用法:動詞 表示主觀地推測

近義詞:揣測、臆度

反義詞:明察 [2]

意思:主觀地推測、猜測、憑想象揣測。

臆測1.jpg

引證解釋

主觀地推測。①清 魏源《聖武記》卷十三:"二臣皆身歷戎行,曉洞賊情,故動中窽會,非書生臆測所及。"②《"五四"愛國運動資料·學生終止罷課之宣言》:"外界不察,妄肆臆測,或謂排外,或謂熱中。"③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若夫影響,則眇眇來世,臆測殊難。" ④孫犁 《秀露集·由於紀昀的通信》:"事隔久遠,我的歷史知識很差,不能憑空臆測。"

主觀的測度。①劉復《序贅》:"最要緊的是求之於科學的實驗,而不求之於一二人的臆測。"②魯迅《後記》:"這不過是我一時的臆測,此外也並無什麼堅實的憑證。"③夏衍《觀劇偶感》:"我沒有眼福看到這個劇本的上演,所以我的臆測只根據了散在 滬 港 各報的批評。" 摺疊英文釋義 conjecture,surmise,guess

示例

勃蘭兌斯《人生》:他們告訴自己:一種經驗(無論那可能是多麼痛苦的經驗),一個微不足道的觀察,一次徹底的調查,歡樂和憂傷,失敗和勝利,以及夢想、臆測、幻想,無不以這種或那種方式給他們的工作帶來益處。

臆測2.jpg

心理學解釋

心理學上所講的臆測,是指在某一客觀條件下人的主觀猜想、揣測。這是十分重要的心理現象。人們做任何事情,不管情報來源何處,信息是否準確,都要對可能變為事實的結果或行動的結果加以估計和推測。多數情況下,這樣的估計和預測是建立在科學分析計算機基礎上的,但是,並不排除人的主觀臆測。

事實證明,人們做任何事情,都喜歡臆測。多數是自然的根據習慣、經驗進行推測,所以臆測是影響人的思維和行為活動的主要因素。正如專家指出的:"臆測不易顯現,因此,我們常不知道它的存在,象冰山一樣,臆測有9/10是埋藏在下意識里。"

人們喜歡作臆測的本能使人們對犯更多錯誤有一定的防衛性。因為如果事先推測出事情可能發生的結果,人們就會做好心理準備或採取一定的預防措施。但是,更要注意的是許多情況下,人們把臆測當作事實,形成主觀斷想,如果與實際情況不符,會帶來損失,導致犯錯誤。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先入為主地下結論,這就是臆測的影響。

臆測是一種猜測和概率。如果把臆測作為肯定,不僅會影響談判者清楚、真實地了解現實,而且還可能被對手加以利用。著名談判專家尼倫伯格曾介紹這樣一個事例,說明臆測的反作用。他與某一公司在簽定一個房地的議時,對方聘請了一位專業律師。

臆測3.png

而交易所涉及的內容主要依照美國的《不動產租約手冊》這種範本內容包羅萬象,即使是執業五十年的律師,也不可能記住全部的條文。談判中,尼倫伯格的同傘對對方的律師說:"這是標準的租約手冊,像你這樣資深的律,早已熟悉全部的內容了吧,"這樣一來,這位律師就覺得有必要維護自己的權威、專家地位,他不使用標準本了,認為再看它,就表示自己缺乏經驗,他希望別人把他作為真正的專家對待。結果他忽視了主要條文,反倒被對方利用了。這種臆測在談判中經常發生,並被有經驗的對手利用。

臆測最為典型的是,常常根據習慣經驗對某事的結果加以推斷、假設。專家們用試驗證明了一點。試驗者手中握有一物,讓被試者猜測是什麼?於是大家根據日常經驗,紛紛猜專家手中之物是橡膠做的鉛筆,當被猜之物拋到桌子上後,大家才發現是金屬一類的物質,這說明了按常規推斷的東西並不一定如此。也證明了臆測的主觀性。

常常對他人的動機、行為存在着臆測,有時會產生很大的副作用。這就是常常帶有個人的主觀偏見去看待有些事物,而卻不覺得。例如,常常不聽完別人的講話,就認定他要講什麼,結論是什麼。甚至別人還未講話,就喜歡推斷他可能說什麼。

這不僅僅喪失了傾聽對方的機會,也失去了了解真實情況的機會。因此,在談判中,臆測的作用是重要的,它一方面幫助我們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另一方面,不要被頭腦中想當然的思想所左右,克服的最好辦法就是談判的雙方都參與發現事實,分析論證,尋找真實情況,單方面的事實,很容易因個人的觀點而發生偏差。

經過雙方確定的事實是解決問題的基本要素,只要有充裕的時間分析和發現事實,就能找出雙方的分歧,同時又能發現有價值的事實,那麼,談判時所堅持的或不可改變的一切就不會那樣不可動搖,一切都可以商議,都可以談判。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