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果小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腰果小檗 |
中文學名:腰果小檗 拉丁學名:Berberis johannis Ahrendt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毛茛目 科:小檗科 屬:小檗屬 |
腰果小檗(學名:Berberis johannis)為小檗科小檗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西藏等地,生長於海拔3,000米至4,0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高山松林、冷杉林下和灌叢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腰果小檗
拉丁學名:Berberis johannis Ahrendt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目:毛茛目 Ranales
科:小檗科 Berberidaceae
屬:小檗屬 Berberis
分布區域:西藏自治區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1.5-2米。老枝灰色,幼枝淡褐色,微具槽,無毛,散生黑色疣點;莖刺細弱,三分叉,長0.5-1.5厘米,枝先端刺常單生。葉紙質,倒披針形或倒卵形,長0.8-3厘米,寬3-12毫米,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楔形,上面暗綠色,背面灰色,微被白粉,兩面細脈明顯隆起,葉緣平展,全緣,有時每邊具2-5刺狀小鋸齒;近無柄。傘形花序具3-10朵花,長2-3厘米,總梗長3-10毫米,基部常有1至數花簇生;苞片三角狀卵形,長約1毫米;花梗細弱,長5-12毫米;花黃色;萼片3輪,外萼片長圓狀三角形,長約2.5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急尖,中萼片長圓狀卵形,長約4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近鈍形,內萼片橢圓形,長約5毫米,寬約2.5毫米;花瓣倒卵形,長4.5毫米,寬約3毫米,先端缺裂,裂片急尖,基部呈短爪,具2枚緊靠的倒卵形腺體;雄蕊長2.5毫米,藥隔先端稍延伸,平截;胚珠4枚,具柄,與胚珠等長。漿果長圓狀橢圓形或長圓狀卵形,亮紅色,長11-13毫米,直徑3-4.5毫米,中部縊縮,常彎曲,頂端不具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期5-6月,果期7-10月。[1]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松林、冷杉林下或灌叢中。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中國大陸的西藏等地,模式標本采自波密。
參考文獻
- ↑ 對腰果小檗你了解多少?腰果小檗知識大全,百度, 2018-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