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脾俞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脾俞穴,Pǐ shù(BL20),經穴名。出《靈樞.背腧》。屬足太陽膀胱經,脾之背俞穴。脾俞穴的位置: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中醫認為刺激脾俞穴有治療脘腹脹痛、胃出血、消化不良、貧血、月經不調、腎炎等作用。

穴位含義

脾臟的濕熱之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脾俞穴」,「脾」,脾臟也。「俞」,輸也。脾俞名意指脾臟的濕熱之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概況

【取穴】在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脈)左右旁開兩指寬處。取穴時,採用俯臥位取穴。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濕熱之氣。
【運行規律】外散之熱循膀胱經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經下行。
【功能作用】外散脾臟之熱。

作用功效

【功效應用】:健脾化濕、利濕升清
【主治病症】:主治脾胃等疾患:如嘔吐,噎膈,胃痛,胸脅脹痛,黃疸水腫,不欲飲食,食不生肌,痃癖積聚,泄瀉痢疾,痰瘧寒熱,四肢不收,虛勞,尿血,遺精,白濁,吐血,便血,喘息,腰背痛,脘腹脹痛,胸脅支滿,嘔吐噎膈,黃疸,泄瀉,鼓脹,痢疾,帶下,胃炎,消化性潰瘍,胃下垂,肝炎,糖尿病,消化不良,貧血,腹脹,水腫,背痛,納呆,食不化,現代又多用脾俞穴治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神經性嘔吐,肝脾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腸炎,神經衰弱,自細胞減少症,子宮下垂,蕁麻疹,胃潰瘍,胃痙攣,胃擴張,胃出血,進行性肌營養不良,肝脾腫大,腎下垂,月經不調,腎炎,小兒夜盲等。
【配伍應用】:
脾俞穴配章門穴,為俞募配穴法,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腹脹。
脾俞穴配膈俞穴、大椎穴,有扶脾統血、清熱止血的作用,主治吐血、便血。
脾俞穴配中脘穴、足三里穴,可治療嘔吐。
脾俞穴配胃俞穴、中脘穴、章門穴、足三里穴、關元俞穴主治泄瀉。
脾俞穴配足三里穴治腹脫 、便秘。
脾俞穴配腎俞穴、三陰交穴主治消渴。
配太白穴、三陰交穴治療脾氣不足者。
配神門穴、水溝穴,治療健忘者。
配肺俞穴、膏肓穴、腎俞穴、太淵穴、太溪穴、足三里穴、定喘穴。
配氣海穴、脾俞穴,治療肺氣不足。
配關元穴,治療肺腎兩虛。
配天突穴,治療喘甚。
配脾俞穴、太白穴,治療脾胃虛弱。
配期門穴、太沖穴,治療肝氣鬱滯。
配腎俞穴、命門穴、關元穴,治療腎陽虛衰。
配公孫穴,治療腹脹。

穴位療法

【針刺】脾俞穴,向內斜刺0.5~0.8寸,局部酸脹,針感可擴散至腰間。 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氣胸或刺傷肝臟。
【艾灸】將艾條點燃置於脾俞穴上,距離穴位皮膚2-3厘米處進行施灸,以穴位皮膚溫熱,但無明顯灼痛感為度。溫和灸脾俞穴5-20分鐘,每天一次,可用於治療胃寒、寒濕泄瀉等病症。
【拔罐】用火罐吸拔在脾俞穴上,留罐10分鐘,隔天一次,可緩解嘔吐、腹脹、水腫等病症。
【刮痧】用面刮法從中間向外側刮拭脾俞穴5分鐘,隔天一次,可治療痢疾。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脾俞穴100-200次,長期堅持按摩,可以有效地治療腹脹、嘔吐、泄瀉等病。[1]

視頻

【每日一穴】脾俞穴——人體脾臟排毒的主要穴位

參考文獻

  1. 脾俞穴,穴位密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