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胡士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胡宛春)
前往: 導覽搜尋
胡士瑩
出生 1901
國籍 中國
別名 胡宛春
職業 教授
知名作品 話本小說概論,彈詞寶卷書目,詞話考釋,霜紅詞

胡士瑩(1901-1979) 字宛春,室名霜紅簃。平湖人。杭州大學中文系教授。

研究範圍主要為說唱文學、戲曲、小說三個方面,而以話本小說的研究成就最大。

中華書局出版的《話本小說概論》,是他的代表作。

善書法,亦能畫,又善圍棋。畢生從事古典文學教學工作。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胡士瑩

別名:胡宛春

國籍:清

民族:漢族

出生地:浙江平湖

出生日期:1901

逝世日期:1979年3月8日

職業:教授

畢業院校: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代表作品:話本小說概論,彈詞寶卷書目,詞話考釋,霜紅詞

配偶:陳穠

子女:胡石言

人物生平

自左至右:胡士瑩、向達、陸維釗、王煥鑣

熱心於地方教育事業。

胡士瑩幼承家學,十分用功。4歲時因患麻疹,致兩耳重聽;從此便養成沉靜的性格。

6歲時,由父教識字,10歲進小學前,已能熟讀《古文觀止》,並能背誦《四書》如流。

14歲考入浙江省立第二中學校,16歲時因病輟學,轉入俞氏私塾,讀《詩經》《禮記》《左傳》《戰國策》等古籍,並作詩填詞,學習書法和棋藝。

民國9年

胡士瑩(1920)以同等學歷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為文史地部特別生。

畢業後在平湖詒谷學堂和稚川中學任國文教員,後又相繼在南京私立東方公學、揚州中學和嘉興中學等校任教。

1929年,應聘到暨南大學中文系任教,翌年在復旦大學兼課。暨大內遷,又執教於聖約翰大學

1932年,應聘為光華大學教授。抗戰勝利後,遷居杭州,任之江大學文學院教授。

解放後,先後任浙江師範學院、杭州大學教授。

1961年應聘兼任中國科學院浙江分院語言文學研究室(後屬杭大)研究員,擔任研究生導師。

其間曾參與《辭海》編纂工作。

晚年主要從事古代文學史教學和小說、戲曲、通俗文學的整理研究。患病期間,還在籌劃編寫《中國古代小說提要》。

胡士瑩在青年時代,博覽群書,大力搜求文獻資料,為其後治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東南大學攻讀期間受教師劉毓盤(子庚)、王瀣(伯沆)、吳梅(瞿安)等名宿影響甚大。其詩詞創作,早在15歲前就被譽為"小詩人",平湖詩人金兆蕃陳伯敘等,以年邁古稀之齡,與他結為忘年交。

入大學後,詩詞作品更為同輩所推重,撰有《集玉溪生詩20首》等。

在揚州執教時,自選從民國10一18年間所填詞84首,結集成《霜紅詞》刊行。

抗戰初期,他在上海參加冒鶴亭夏劍丞等所結的午社,吟詩填詞,抒發愛國抗日的思想感情。

1934年輯30歲之後所作成《霜紅詞續編》,未及刊行,詞稿散失殆盡。抗戰勝利後,胡士瑩在作品中對國民黨統治表示強烈的不滿。

其書法初學趙孟頫,中年以後專力學鍾繇王羲之,自說得力於"十三行"。

書法作品曾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多次展出,被譽為"傑出書家"。亦能畫,又善圍棋。畢生從事古典文學教學工作。

抗日戰爭期間

胡士瑩避居上海時,與鄭振鐸趙景深譚正璧等交遊,研討小說、戲曲、通俗文學。

此後,即以此為治學重點,研究範圍主要為說唱文學、戲曲、小說三個方面,而以話本小說的研究成就最大。

1980年中華書局出版的《話本小說概論》,是他的代表作。

趙景深讚許此書為"精心結撰的、論斷比較恰當的、內容豐富的、總結性的著作",是一部"研究話本的百科全書"。

晚年主要從事宋元明清文學史的教學。

胡士瑩對黨和人民充滿深厚的感情,晚年在臥病中猶念念不忘研究工作。

於1979年3月8日去世。

他還著有《彈詞寶卷書目》、《變文考略》、《詞話考釋》、《彈詞簡論》、《漫說鼓詞》等。參見本志《著作目錄》篇。

主要成就

研究範圍:說唱文學、戲曲、小說三個方面,而以話本小說的研究成就最大。

晚年主要從事古代文學史教學和小說、戲曲、通俗文學的整理研究。[1]

中國科學院浙江分院語言文學研究室(後屬杭大)研究員,擔任研究生導師。

曾參與《辭海》編纂工作。

出版著作

《話本小說概論》,《彈詞寶卷書目》、《變文考略》、《詞話考釋》、《彈詞簡論》、《漫說鼓詞》等。[2]

書法欣賞

人物評價

其詩詞創作,早在15歲前就被譽為"小詩人"。

趙景深讚許《話本小說概論》為"精心結撰的、論斷比較恰當的、內容豐富的、總結性的著作",是一部"研究話本的百科全書"。

善書法,被譽為"傑出書家"。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