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中潛藏的人性(王仕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背影,中潛藏的人性》是中國當代作家王仕恩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背影,中潛藏的人性
我在給學生上課的過程中突然頓悟,《背影》中除了深沉的父愛,竟還有這種人性潛藏在裡面。
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們能夠理解本文里深深的父愛,課下我做了不少功夫,翻看事先準備好的PPT,並在了課本上做筆記,提前備課。圍繞「父愛」這一主題,規劃好上課的步驟。
在講解到本文寫作背景的時候,我提前將在網上找到的作者朱自清與「父親」之間的故事,照本宣科的讀了一遍,其實同樣的內容我早就在辦公室讀過。我設計是在讀完背景資料後,給學生們設置一個具有強烈反差的問題「既然,朱自清和他父親多年來如此的不和,鬧矛盾,為什麼還要寫《背影》這篇課文來宣揚父愛呢」?以此來貫穿全文,從而引導學生去這篇文章中尋找答案,進一步順理成章得出:父親的「關心」「關懷」、父親深沉的愛成為了原因,而「背影」就是其中的體現者。
本以為我的設計,上課過程步驟等都符合教材理念。課上着上着,我就開始發現不對勁,我好像忽略其中很重要的東西,特別是當前對學生們最具有教育意義的「人性」藏在了裡面,我必須深挖出來,給他(她)們。我們講到這篇文章背景中父親和兒子「不和,有極大的矛盾」,甚至是從小時候沒得到老師表揚的文章,通通都會被「父親」燒掉,可能在那時候就埋下了種子。家庭的發展史中「父親」是個絕對的權力中心,而「我」必須要服從,這與逐漸接受「新思想」下長大的「我」來說,勢同水火!更何況後來兩者因為經濟、家庭、思想層面上種種的不愉快,最終鬧成了明面上的父子、實際上的仇人。
但在《背影》中,卻反覆體現着父子情深,這又是為什麼呢?僅僅是因為「父親」送我去車站,買橘子那一刻的關心關懷嗎?
我給學生們講,潛藏的「人性」就在這裡——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主動的去包容一切,甚至是錯誤,不然那就是既不肯放過他人,也不肯放過自己。正如《背影》中的「我」和「父親」,家境敗落的「父親」處於事忙也要堅持送我,「我」也由原來的「反感」「排斥」父親到逐漸釋懷,最終思念父親,從而走向個體的成熟。兩個曾有着怨恨的人,並沒有揪着過去不放手,都選擇原諒和理解對方。所以,後者才專門寫《背影》一文,表現父愛。
於是我抓住機會,進一步引導學生說道: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也不一定非要分出誰對誰錯,往往都只是站的角度不同,所以最終的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存在差別。往往越是親近的朋友、我們的親人,一旦有了某些方面的「間隙」,我們越是難以去原諒,去理解他們。相反,恰恰陌生人能夠更快的得到我們的諒解。尤其在當今中學生和父母親之間,往往鬧得不可開交。學習了本文過後,我想讓同學們都成為最先伸手與父母親握手言和的那一方。講到這裡,我還給學生們舉出了很多類似的例子,順帶教他(她)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的與他人在「破鏡」之後更好的「重圓」,看着他(她)們聽得入神的樣子,我想這一堂課,我們都沒有迷失,學生們還有可能悟到了一些。
下課時,我丟給了學生們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為何而讀書?我給出了我自己的答案:終其一生都是為了走出自己的偏執!
留下學生們在教室深思,我拿着書走出了教室。
2024年11月26日深夜[1]
作者簡介
王仕恩,筆名,莫何,湖北利川人,畢業於湖北第二師範學院,目前工作於利川柏楊壩鎮柏楊初級中學,長期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兼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