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肩背上的搖籃(樵夫)

肩背上的搖籃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肩背上的搖籃》中國當代作家樵夫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肩背上的搖籃

父子無緣,除了生命。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傷感也有點悲涼,事實就是如此。從生下來到長大成人再到參加工作,細數起來和父親在一起的時間零零碎碎加起來也不過一兩年。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我算是標準的「留守兒童」。

「你剛到洛陽就『要帶背和婆』」。父親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他是輕輕地,又是隨意的,還是短促的。可是它卻讓我記憶終身。我記住它是因為這是我唯一一次如此地靠近父親、親近父親,而這種靠近、親近又是由父親說出來我才知道的,否則在我記憶的天空里就再也尋找不到靠近父親的體驗,親近父親的經歷了。所以,每每念及他就覺得一身的蒼涼,一心的酸楚;父親的感情就是這樣渺渺遠遠和不可企及;父親的懷抱就在眼前,寬大溫暖卻無法投入。就是這樣糾結,這樣的無可奈何。思想在黑夜裡鬱抑,情緒卻在靠枕上纏繞。它讓我無法抉擇,無法判斷,怎樣去找回,怎樣去面對父親的那一點親情。或者怎樣走進他的心靈,探究他對於我情感的點點滴滴。

「要帶背和婆」。帶就是「背帶」,「婆」就是我的奶奶,我的祖母。在我的故鄉把奶奶叫「婆」,把爺爺叫「公」,把外婆叫「皭(jiao)婆」。在異鄉的幾十年,但凡和故鄉親人有聯繫說到他們的時候這種稱呼從未改變。關於「皭(jiao)婆(外婆)」我查遍詞典也得不到結果。「皭(jiao)」是「譯音」,是我生拼硬湊、想象出來的字,或許它就是一句方言,是水族(外婆是少數民族)方言。「要帶背和婆」完整的意思就是:給我拿背帶來,讓奶奶背我,我不要你(父親)背我。那是母親帶着我從故鄉廣西來到河南洛陽解放軍第八步兵學校。父親在那裡做軍事教官。我不習慣陌生的環境,不習慣陌生的父親,所以這樣說了。父親沒有告訴我那一年我多大,我也沒有問過父親那一年我多大。只是記得這句話,只是按照我的理解去記憶這句話。而我之所以牢記了這句話,是因為在我和父親相處的有限的、可憐巴巴的日子裡說話不多,找不到要說的話題,所以這樣的一句話就記得很清楚,記得很牢固。也就是說除了這句話里隱含的親近讓記憶牢固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到親近的蹤影了,當然除了生命。而對於父親,我不了解他的性格,所以不知道他是外向還是內向,更不知道他對於我感情的程度。還在於:我對他的陌生;他對於我的也是陌生。我在想:如果他想說他自然會說。不想說也沒有必要一定要他說。事到現在自然清楚,呀呀學語,表達不出一個完整意思的「嬰兒」,至多也就是兩歲的年齡。這在我後來與故鄉親人的言談中得到證實。得到證實的還有:我只是隨母親到父親那裡小住一段時間,之後返回故鄉,之後母親就獨自去了父親那裡,然後有了兩個弟弟,有了他們的家。而我的家的實體是那間由竹籬笆、破木板和土牆圍攏,每每下雨就用木盆接漏的茅草屋。除此之外還有冬天禦寒的袷衣(雙層衣服),還有那盞如豆的油燈。當然還有祖父和祖母。二老已是風燭殘年。

於是,祖母的肩背就成了我童年的「搖籃」。

當然,我的記憶尚不可以追溯到四五歲甚至兩三歲的年齡,所以並不知道我是如何在祖母的肩背上啼哭,不知道我是如何將祖母的腰壓成歲月的虬枝,消耗她一天天老去的時光,勞頓她羸弱的生命。但是,父親說過的「要帶背和婆」可以告訴我;七個月出生的「米筒仔」曾經奄奄一息的生命可以告訴我。特別是:當弟弟妹妹(叔叔的孩子)的重量壓在我只有九歲的童年肩背時,我更清楚了這份重量和責任;更清楚了祖母的艱辛和歲月的不易,更清楚了祖母在我生命中的地位。

那一次,我將妹妹從背帶上解下來,把她放在球場邊上的一個土坎上,我去玩乒乓球,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也不知道贏了多少場次的球。現在想來肯定是贏了很多場,要不然妹妹在那裡哭、在那裡鬧,阿了滿地屎,在那裡抓屎玩我怎麼會不知道!突然同學停止了擊球,發愣地看着我的身後。當我轉過身來就有一根「咔啦棍」(竹竿做成,前端破成細條,後端留有手握的地方,手一揚「咔啦」響)打過來,我根本沒有招架的餘地。這是爺爺對我不認真看護弟妹的懲罰。顯然這是責任,由此我想到了祖母,想到了祖母對我的責任。這是母親對她的囑咐嗎?

那一次,我看見村里一位表姑背着她的孩子,背帶將孩子束在肩背上,還要去挑水,她把肩背上的孩子放得很低,換肩的時候扁擔在孩子的頭上來回掠過,不小心扁擔過得低了一點就碰到孩子的頭,孩子大哭,表姑沒有理睬,照樣挑水走路。表姑肯定知道孩子啼哭的原因,她是無暇顧及。生活的重擔和艱辛壓在她的肩膀上,壓在她的歲月里,使得孩子處於低等級的生存狀態。假如那位表姑的扁擔將孩子的脖子擠傷、擠斷怎麼得了。由此想到我的祖母,在我生命的雛期不知道她要付出怎樣的艱辛,付出怎樣的責任才將我撫養長大,撫養成人。這是父親對她的囑託嗎?

諸如妹妹,諸如這位表姑,在我的村子裡見得太多。見得太多就照見自己,照見自己弱小的生命是怎樣在祖母風燭殘年的歲月里勞累她的身心,重壓她的腰肢。照見自己是怎樣在祖母肩背的「搖籃」里長大成人。這些付出,這些責任難道是母親給祖母的囑咐?難道是父親給祖母的囑託?我想都不是,那是一份血肉親情,它與生俱來。

[1]

作者簡介

樵夫,散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