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聖彌愛爾大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聖彌愛爾大教堂
圖片來自kknews

聖彌額爾主教座堂,又稱浙江路天主教堂聖彌愛爾大教堂,是天主教青島教區的天主教主教座堂[1]

介紹

大教堂坐落於青島老城區浙江路的高坡上,始建於德國租借時期。1934年德國人維昌祿(Georg Weig)任青島教區首任主教期間(1925-1941)新建了今天的這座大教堂。磚石雙塔建築,鐘樓高55米,曾經長期是青島最高的建築物。平面為拉丁十字形,正門朝南。

立面屬於仿哥特式羅曼式的折衷。整體建築面積為3223.58平方米,共占地約2470平方米。教堂的兩座鐘樓塔身高56米,頂尖各豎有4.5米高,1噸多重的大十字架,西塔上部懸掛一口大鐘,東塔上部懸有三口小鍾。教堂內部採用古典圓拱屋頂,面積為1896平方米,主廳高18米,所有的大小窗戶都以《聖經》中的故事為題材的彩色玻璃圖案拼成。教堂內牆柱和屋頂用黃、白色粉刷,花紋和線腳為金黃色,屋頂共裝有7盞大型銅吊燈。原先教堂前門上方有一架管風琴,以亞洲最大聞名於世,文革時遭到破壞。

教堂的設計者是德國天主教聖言會修士阿爾弗雷德·弗萊波爾(Alfred Fräbel, SVD),由克雷曼(Theophorus Kleemann, SVD)修士從德國帶來圖紙。原計劃由克雷曼負責施工監理,但是克雷曼於1931年9月突然去世,臨時改為由畢婁哈(Arthur Bialucha)負責施工。由於資金不足,畢婁哈修改了圖紙,將原圖紙的巴洛克風格鐘樓頂改為四稜錐形鐘樓頂。

聖彌額爾主教座堂在相當的長的時間裡曾經是青島最高的建築,是青島城市輪廓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也是浙江路和肥城路兩條馬路的對景。教堂在文革時期曾遭到破壞。修復後,於1981年復活節恢復做彌撒,唱詩等宗教活動。自1999年起,在非宗教活動時間向遊客開放。

1984年,教堂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又作為青島德國建築的擴充部分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