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聯立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聯立制

中文名: 聯立制

定 義: 單一選區兩票制選舉制度

主要代表: 德國

選舉制度弱點: 與比例代表制一樣

聯立制(Mixed-Member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MMP)又稱「補償制」(Top-Up system;Compensatory system)、「德國制」,是單一選區兩票制選舉制度的一種,更接近於比例代表制。以第二張圈選政黨的票,決定每個政黨最終總席次。德國為採用此制度的主要代表。[1]


席次分配

各政黨總當選名額,以全國總應選名額依各政黨在第二張投政黨名單的得票比率分配,扣除該黨在選舉區已得議席,其差額再由政黨比例代表名額中補足。此選舉制度弱點與比例代表制一樣,容易導致無一黨得過半數議席,需要組成聯合政府。另外,在德國政黨得票率要跨越5%門檻或在小選區得3席以上,才能分配議會席次。


假設某次議員選舉,預計會產生100席,其中60名為全國分區席次,另外將有40名為比例代表席次。

政黨B在政黨票獲百分之五,它在國會的席次就是100席中的百分之五,就是5席,但政黨B在全國分區議員選舉中卻獲得6席。因為已經超 過數額,故乙黨將不再獲得任何政黨代表。所以最後,乙黨獲得6席。這多出的一席稱為「超額席次」(overhang seats)。


政黨ABCD在本次選舉中總共有101席,超過原先預定的100席,所以採用此制度的議席數多半是不固定的。因此聯立制比較並立制,更加偏向比例代表制。


採用國家

除了德國聯邦議院之外,還有玻利維亞墨西哥以及新西蘭等議會選舉採用此種制度。


參考來源